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曾經我也是個小4和TF10粉,自此開始就玩上多單元動鐵塞,買這東西跟沾花惹草差不多,有第一次就有下一次,每次想買新品之前雖然手頭的聽起來沒有太大問題,但總還是對新歡越看越喜歡,越覺得同品牌的下一個產品,肯定在某一個方面彌補上一代的缺憾,對於處女座來說選東西是痛苦的(主要是窮)。你終會發現在物質欲面前,任何人都無法忍受【不收快遞】,尤其是不收器材快遞的時間。哈哈,各位看官是不是感同身受,咱們這幫器材愛好者啊。反正只要在公司收快遞的地方路過,總會瞅幾眼,就像那痴情郎望向她來的地方。

手頭慢慢攢了幾個動鐵塞子,不對比動圈塞子沒什麼,只要一對比(好奇害死錢包),對動鐵中高的寬鬆感等要求莫名的躁動起來了,可單元配置和分頻的方案就那麼幾種,你能怎麼辦?玩兒動圈總覺得中高缺點亮度和細節,要動鐵又想彌補那點不足的寬鬆和厚度。緣起是看了毒文PW那萬元的線(當時真沒動過買的心思),當然這種價格的線對我來說,一是浪費因為沒啥好塞子,二是看看也買不起。相信線材有用論,其實追究起來還是在玩大耳時候,朋友讓我聽的晶彩等線材,感覺確實好聽。從此對貴金屬合金線有了好感,但真讓我買,我是拒絕的。可PW出了這款三千多塊,貌似我買的起,有些東西不買別看、別關注,也別知道,一旦種草別猶豫,因為早晚都要買別折磨自己,花錢不就是圖個樂呵舒心。買之前那段日子,只要拿起動鐵塞子聽,就會想起它,最終還是買了。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先總結一句,還是值得的,其實大部分人對銀線有一定的誤解,會以為三頻都會偏向中高,可這線真的不是(因為之前玩過不錯的銀線,所以才敢果斷下手,PW線材介紹裡也大致寫了對聲音的影響)。好吧,我下面大致說下實際聽來這條線材對聲音改變的大致方向,具體還是看您自己的搭配和用途,以及打算改進的方面,當然我個人覺得線材是你比較滿意系統的最後一塊拼圖,如果剛開始玩,就不要在這個方面下太大的本錢,畢竟換個塞子和前端更靠譜,且這個提升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相信經驗不豐富的燒友,不一定能很好的判斷,參考前陣子貼吧發生的線材材質作假的事件,我只想說1 相信大廠 2 有經驗了最後再玩線 3 線材確實坑很大 請不要盲目感性,略參雜點理性,雖然理性人怎麼可能深入玩線。(我們還玩過電池哈哈哈)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好了廢話這麼多,直接說拿回來之後的聽感吧,先是原線和單晶銅聽幾首熟悉的歌曲,然後換PW。線換上的瞬間區別吧,最直觀的感受,整體的厚度有了(好的銀線就必須這個樣子),整體的豐潤度也更好了,就像有些直男經常洗完臉不塗東西,乾的起皮,換上PW之後,直男立刻成了奶油小生。嗯,就這麼個感受。人聲的豐盈度上會好很多,會變得略突出一些,顯得也更親切,整體伴奏與人聲等各個部分會更渾然一體,而不像之前的顯得各自為戰,反正感覺整體聲場沒那麼空了,密度上去了。另外高頻的聽感也從之前的凌厲和刺激,變得柔和動聽一些,順滑感倍增,但鮮活度還是保留的不錯。低頻雖然量感沒有增加,但下潛和質感要好不少。這個改變至少給塞子聲音增加了一個檔次,或者可以理解為起碼這點錢的投入是值回票價的。另外從聲音的凝聚力這個層面看,銀鍍金確實比單晶銅的效果要給力不少。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說說線材的配件以及其他細節,插頭很輕質,精度也很高,起碼不會像有些線材用到質量非常差的接插件,反正我有個朋友因為用了某作坊的線材,把它的塞子從小女孩變成了大媽。另外,線材沒有特別軟,略硬一點,但個人覺得太軟也不好,太硬也不好。整體的顏色個人覺得還是蠻高檔的,起碼跟大多數中檔價位的塞子放一起都蠻搭配,有高級感。木質線束也好用,硬核一點用放在後腦勺佩戴方式出街也算有品。當然不懂的人還會覺得你這樣二,不過無關的人怎麼想,這個其實並不用太在意。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好了說說分線器這裡,當年拆了索尼的4.4金寶線(因為這根線很長,我當時最早考慮把大耳做個隨身線1.2M長來玩4.4(當時考慮推力大一些麼),因為在家做事的時候,喜歡掛個大耳),分線器拆開看到巨大的焊點,我個人覺得挺坑的,工廠為了適配不同的插頭這麼偷工減料,我也真是服氣,不過當年也沒想過索尼的金寶4.4線聲音能怎樣,本身那個材質也不可能有什麼能耐會施展,只是為了顏值和索尼磚頭的4.4口。(那根線的拆解圖就是我發到綠壇的,對索尼又愛又恨真是有說不盡的話啊)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這條線材給的建議,就是感覺自己系統基本成型後,對塞子的高頻刺激想圓潤改善,但又不想磨滅高頻的鮮活感可換,對整體的厚度有怨言的可換,對整體動鐵感太強烈,銜接不太舒服的可換。當然線材這一塊,玩的話還是到最後再說,畢竟是個玄學範疇內的東西,自己耳聽為實,千萬別拿別人的看法當自己的,建議保持判斷力和質疑才是理智的,另外有些東西還是客觀證明的好,別輕信別人。反正別動不動做醬油貴過雞的事情,雖然確實有人這麼玩且玩的很滿意。我不贊成以價論聲,但是起碼你自己對比過,感受的到,現在很多朋友都不太敢說實話,因為跟大家不統一,朋友還是要相信自己耳朵的,當然別極端到閉門造車。


中檔動鐵的最後拼圖——PW Audio 黑羽Sliver Gold


個人覺得單晶銅就找臺灣萬隆(畢竟PW的銅線8K起,好聽是好聽,如果能接受價格,也是很不錯的),金銀可以考慮PW AUDIO,還有相信你自己的耳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