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回原點,英國“脫歐派”的臉往那裡擱?

打回原點,英國“脫歐派”的臉往那裡擱?

邱 林

德國總理默克爾繼承人克蘭普-卡倫鮑爾1月20日史無前例的公開呼籲英國人留在歐盟。分析認為此舉能被理解為“推動英國邁向第二次公投”。在《泰晤士報》當天發表的公開信中,上個月當選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領導人的克蘭普-卡倫鮑爾稱:“沒有任何選擇是不可逆轉的”,“我們(歐盟)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

這封公開信強調了德國對英國的感激之情:即英國在“二戰的恐怖”之後“沒有放棄德國”,“歡迎德國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和歐洲強國的迴歸”。該信能被理解為“推動英國邁向第二次公投”,因為信中包含的願望——英國可能重新考慮退出歐盟的決定——只有通過第二次投票才能實現。

但德國政界這一動情的呼籲,未必能被打動以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為首的“脫歐派”的心,他們或對這一呼籲置之不理,並在“脫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近來,由於英國“脫歐派”與“留歐派”兩大勢力的較量越來越激烈,“留歐派”似乎佔了上風,因而出現了1月15日晚英國議會下院以432票比202票,壓倒性地否決了特雷莎·梅政府提出的脫歐協議。

1月16日,來自蘇格蘭民族黨、威爾士黨、英國綠黨、自由民主黨的領導人發表對英國工黨領袖科爾賓的公開信,呼籲科爾賓加入到他們中間,共同進行第二次公投,即“人民的投票”。

假如現在就舉行第二輪“脫歐”公投,預計56%的英國選民將投票支持“留歐”,而僅44%的英國選民將選擇“脫歐”。但是特雷莎·梅則表達不同觀點,反對舉行“脫歐”二次公投,稱如果英國舉行第二輪公投,將是“推卸責任”的表現,並將造成國家在未來的進一步分化。

同時,特雷莎·梅在與多位歐盟領導人通電話時表示,不會對現有的“脫歐”協議進行修正,這一表態讓歐盟高層感到驚訝。一些歐盟官員認為,特雷莎·梅不同意二次公投是在拖延時間,等到最後關頭讓議會無奈接受這份“脫歐”協議。

特雷莎·梅這一策略的最大問題在於,隨著脫歐最後期限(3月29日)臨近,“留歐派”認為僵局可能導致“脫歐”推遲或者舉行二次公投,而強硬“脫歐派”則願意看到僵局延續,直到“無協議脫歐”這一默認選項自然生效。

從政治角度來說,英國放棄“脫歐”選擇“留歐”,將迫使英國在政治層面改變固有親美而被迫選擇親歐,美國將失去英國這一傳統親美政治“飛地”,失去直接干涉歐盟的政治經濟海外跳板。那麼也可以說英國“留歐”對於英國和歐盟來說是合則兩利,分則兩害的結果。

英國“脫歐”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僅有美國而已。而英國“留歐”對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一件消除不確定性穩定政經週期和結構正面的結果,除了美國,或者說當前美國和世界主流國家的政經關係更多的呈現蹺蹺板效應,此消彼長。

如從宏觀角度來看,特蕾莎·梅政府以主張支持“脫歐”為國際政治態度,一旦最終“脫歐”協議失敗,現政府將倒臺。而繼任英國首相繼續延續“脫歐”行動的政治主張概率較小,那麼,英國“脫歐”行動很可能最終以失敗告終。

如今,英國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前的任何選項都令英國人體會到切膚之痛,歷時兩年半的“脫歐”大戲最後註定沒有贏家。回到2016年6月,英國人以51.9%同意“脫歐”,48.1%支持“留歐”的公投結果,展示了撕裂的民意,已為今天“脫歐”協議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問題是,如果“脫歐”真的被打回原點,那麼,英國“脫歐派”的臉往那裡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