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尋求連任,烏克蘭總統拿軍人的命去賭

為尋求連任,烏克蘭總統拿軍人的命去賭

邱 林

11月25日,3艘烏克蘭軍艦穿越俄邊境並向刻赤海峽航行,俄羅斯以未經許可為由阻撓烏克蘭軍艦通過。對峙期間,俄軍船隻向烏軍艦開火,造成烏克蘭軍人受傷,同時俄扣押了硬闖該海域的這些軍艦。此次事件成為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俄烏軍隊首次爆發面對面衝突。

隨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簽署戒嚴令,從11月28日起,烏克蘭部分邊境地區將進入為期30天的戰時狀態。波羅申科對法新社表示,他的軍隊將用生命準備保衛烏克蘭,但同時指望歐盟和美國能夠兌現支持烏克蘭的承諾。

烏克蘭軍艦被俄扣押後,歐盟、英國、法國、波蘭和丹麥都發聲支持烏克蘭,譴責俄羅斯。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後發表聲明,呼籲俄烏以對話方式化解糾紛,避免事態升級。

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莉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與西方領導人一道,立即將責任歸咎於克里姆林宮與普京。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26日的表態卻耐人尋味。他當天說,“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喜歡正在發生的事情。”他表示,自己將與歐洲盟友商討黑海事件。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顯然不願直接指責普京,以免充淡即將在布宜諾艾利斯G20峰會期間舉行的美俄首腦會談氛圍。此前當被問及克里米亞問題時,特朗普往往會把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歸咎於他的前任奧巴馬政府,很少直接指責俄領導人。美國不但沒有做出實質性動作聲援烏克蘭,還暗示歐盟鄰居不要插手此事,鐵了心準備當看客。

可以說,波羅申科的小算盤打錯完了,針對俄羅斯,歐盟和美國只是動口不動手。由於烏俄雙方軍力差距巨大,烏克蘭也很難採取“以牙還牙”式的報復行動,更大可能是動用外交資源呼籲對俄實行更嚴厲制裁,從而達到對俄施壓的目的。而俄羅斯實際控制著克里米亞並擁有刻赤海峽大橋,北約等外部勢力軍事威脅和干預恐也難收成效。

當然,也有觀察家指出,烏克蘭將於2019年3月底和10月份分別舉行的總統、議會選舉,波羅申科顯然有在大選前吸引選票的嫌疑。這次波羅申科主動挑起與俄羅斯的衝突,其目的是想把事情搞大,從而對自己參加總統大選更有利。

從烏克蘭總統選舉四個月前來看,波羅申科的支持率跌至最低點。據最近民調顯示,只有7.8%的烏克蘭人準備在選舉中投票給波羅申科。而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以18.5%的得票率領先,波羅申科甚至落後於烏克蘭著名喜劇演員澤倫斯基兩個百分點。澤倫斯基以10.8%的得票率位居第二,但他尚未證實自己是否會參選。

與俄羅斯發生衝突後,波羅申科急忙在國內實施戒嚴令就可見一斑。根據烏克蘭憲法規定,在戒嚴期間,既不能舉行總統選舉,也不能舉行議會選舉。但由於戒嚴令最多隻能持續60天,除非這一命令被延長,否則將在定於3月和10月舉行的投票之前到期。

波羅申科為了贏得自己連任,不惜拿烏克蘭軍人的生命去賭。如在此次交火中,烏克蘭三名軍人受傷,其餘軍人被扣留。據俄衛星通迅社報道,被扣留的烏克蘭軍官列索沃伊承認此次事件發生時,烏克蘭海軍行動具有挑釁性質。列索沃伊在觀看視頻裡後表現,在烏海軍艦艇編成內實施了通過刻赤海峽的行動。

大選前轉移矛盾,這一招很多國家的政治精英都用過。當年的特朗普就是靠中國作為假想敵成功“吸”了一波粉,最終登上總統寶座。一般來說,這一招只要選準時機,成功率可以達到百分七十。

現在,俄烏衝突沒有緩解的跡象,但波羅申科動用國家機器打壓競爭對手的支持率,從而使自己能夠連任。不過,波羅申科使用的這招並沒有收到奇效,相反,他不僅得不到烏克蘭民眾的支持,反而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其支持率不斷下降,導致在明年的選舉中徹底沒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