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燈似換人,白宮成特朗普的“家天下”

走馬燈似換人,白宮成特朗普的“家天下”

邱 林

週三(12月19日),美聯儲如期宣佈年內第四次加息,美股應聲下挫,延續跌勢。而近期持續“炮轟”美聯儲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其主席鮑威爾的不滿情緒加劇,多次私下討論將其解僱。

但要解僱鮑威爾並非易事,只在其違反了法律的情況下存在——美國國會必須找到一個理由,通過投票和程序來實現。而根據美國法律,美聯儲及其他獨立機構的官員可以被“無故免職”。但到目前為止,從沒有一位美聯儲主席被總統免職。

美國彭博社12月24日發表的評論稱,鑑於特朗普承認沒法將鮑威爾免職,於是將繼續尋找替罪羊,而這次瞄準的目標,可能是幫他澄清“解僱美聯儲主席”事宜的美國財政部部長姆努欽。

有關特朗普對姆努欽不滿的消息,從上月開始已經出現。《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特朗普曾私下對顧問表達了些許悔意,懷疑當初是否應該任命他人擔任財長。在與支持姆努欽的人對話時,特朗普還提到了近來的股市動盪,表示“如果他(姆努欽)那麼好,為什麼會這樣?”

在特朗普看來,姆努欽的價值已經基本上發揮得差不多了,有可能將其放棄。事實上,特朗普對其政府成員的公開和私下抱怨,往往是他們離職的第一步,其中包括前司法部長塞申斯、他的第一任國務卿蒂勒森和即將離任的國防部長馬蒂斯。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統計顯示,特朗普2017年1月上臺以來,白宮高官離職率高達65%,超過里根政府55%的水平,在歷屆美國政府中顯得突出。分析此前主要高官辭職的原因可知,半數以上是由於白宮內部的對立和內鬥。這必然留給人們的印象——特朗普政府運作的不穩定越發突出。

針對在2017年1月特朗普政權上臺以後宣佈辭職的閣僚等28人,分析辭職原因發現,最多的原因是政權內部的對立和內鬥,達到16人。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卸任的原因是,對特朗普來說有可能成為致命傷的“通俄門”的調查。塞申斯曾是共和黨的參議院議員,其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早早宣佈支持特朗普,由於論功行賞等原因進入特朗普的內閣。

而馬蒂斯成為最新離去高官,下一個是否是姆努欽還有待於觀察。馬蒂斯與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和國務卿蒂勒森一起被驅逐,他經常被視為房間裡的少數幾個“成年人”,其軍事和戰略專長有助於他獲得特朗普的信任,並緩和總統最危險的外交政策衝動。即便如此,特朗普一樣毫不猶豫地放棄。

看過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人會發現,特朗普有點像中國古代三國時的曹操,總覺得身邊有蔣幹,任何在他身邊的人都是懷疑的對象。是否忠心成為特朗普選擇“身邊人”的一大標準,他的用人風格也與此有關——只要對某人產生質疑,即時更換,經絕不留戀,包括在他競選總統期間立下汗馬功勞的人。

正如他今年10月多次追問:副總統彭斯可還忠誠?對於特朗普來說,言聽計從才是他想要的。特朗普的這一舉動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感到震驚。他們認為,儘管特朗普還沒公開建議把彭斯從競選名單上除名或選擇另擇競選夥伴,但問這樣的問題通常表明“總統對某人感到惱火了”。

一句話,特朗普把白宮當成“家天下”了。由於走馬燈似的換人,他與曹操一樣,或許患上自信心缺乏症。現在,符合特朗普“忠心”標準的人越來越少:從前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前白宮首席戰略師班農,到最近被特朗普逼著辭職的國防部部長馬蒂斯,頻繁的人事變動只能證明,這位總統的“兄弟情”經常都是塑料花類型的,並不像他自己宣稱的那樣堅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