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3909名新生報到“刷臉”驗證,流程縮短至幾分鐘

“同學,到這邊刷臉!”29日,3909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稱“北航”)本科新生前往沙河校區報到。今年該校首次啟動了智慧迎新平臺,通過“刷臉”讓報到過程縮短至幾分鐘。

北航3909名新生报到“刷脸”验证,流程缩短至几分钟

“入學前,學生通過錄取通知書號或者人臉驗證進入平臺,填寫軍訓服裝大小、來校交通方式、上網賬號等,完成了一系列的預報到手續。”當日,北航信息化辦公室副主任劉金揚向澎湃新聞介紹稱,有了上述步驟後,學生到校無需人工查找和校驗信息,只要站在人臉採集設備前稍稍駐足,系統即可根據現場採集到的圖像與數據庫中的新生照片進行識別,並通過生物識別算法迅速抓取學生臉部圖像,就能精準識別出同學們的身份,簡化流程,節約排隊時間。

劉金揚同時表示,在該平臺上,學生還可以看到學長學姐寫的各種“攻略”,提前瞭解學校的文化等,到校就有“歸屬感”。

與此同時,平臺給學校工作人員也帶來了極大方便,“以前只能通過紙質版的表格來核對學生是否完成報到,但是現在通過人臉識別,學生數據自動記錄到後臺,報到全過程實時掌握。”劉金揚說道。

澎湃新聞在迎新平臺上看到,大概每隔1分鐘就有三四名學生順利完成報到,當天上午10點15分時,就已經有2845人報到。劉金揚表示,接下來,人臉識別還將運用到宿舍進出點名,防止學生晚歸。

“‘刷臉’真的節約很多時間。” 2017級的夏同學對新學期的“刷臉”報到羨慕不已。她告訴澎湃新聞,以前報到需要出示錄取通知書核對,報到人數一多就要長時間排隊等候,現在有人臉識別後,就不見擁堵狀況了。?

“很方便,快捷。”初入學校,“00後”新生龍夢翔也被報到“黑科技“吸引。讓他感到欣喜的還有宿舍成員的分配,“今年,我們(馮自如書院)可以自己選舍友,大家在群裡做自我介紹後,選合適的室友一起住。” 龍夢翔說,前期在網上跟幾個室友提前先認識了,很聊得來。據北航介紹,按照自願的原則,超過95%的新生組到了自己心儀的室友。

澎湃新聞從北航瞭解到,今年,該校共錄取本科新生3909人(不含雙學籍飛行員),生源質量得到全面提升。新生男女比例為3.16:1。其中理工科類學生3455人,文科類學生257人,綜合改革類學生139人,藝術類學生58人。年齡最小的僅15歲。工科試驗班類(航空航天類)專業錄取考生1520人,工科試驗班類(信息類)專業錄取考生843人,理科試驗班類專業錄取考生497人,社會科學試驗班專業錄取考生251人,四個大類專業錄取人數佔普通類專業錄取總數的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