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1)老子說“知足者富”。心知足精神常富。心決定一切。心定自然生智慧,心平自然生公正,心淨自然生自在,心善自然生平安。心快樂,看世界處處都美;心善良,看世間人人都好。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2)《道德經》:“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房屋可以利人但無空間無門窗不能用,器皿可以利人但只實不空不能用,人心可以利人但塞滿私慾不能用。心中私慾清得越淨,心的空間越大人的作用越大。古聖先賢在空和無方面的深刻思考和精闢論述價值巨大。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3)祖先造字,字字智慧。亻+為叫偽,人為必定是偽,無為自然是真。“道法自然”,道之所以為道,在於它質樸自然,老實無為,因此能生萬物,無所不能為。連道都效法自然,更何況人?!效法自然,輕鬆自然,去偽存真,無為本真!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4)人心本真、本淨、本無為,私慾使人心變偽、變穢、變不安。釋迦牟尼佛教人“心無掛礙”,老子教人“復歸於嬰兒”,儒家教人“知止和定、靜、安”,他們教的都是去私淨心的妙招。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部公心和私慾孰優孰劣的比較史。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5)老子說“貴大患若身”。權貴之患如身體之患和人形影不離,權可貪汙腐化、以權謀私,身可殺盜淫妄、胡作非為。若管控權位象管控身體那樣,只讓它行善積德,不讓它作惡惹禍,象珍視和愛護身體一樣珍視和愛護權位,這樣的人可以把天下寄託給他。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6)為什麼天能長地能久?老子認為天地長生的秘訣在於它們不為自己而生,為所有生命而生。它們把全部生命元素融入到天地間,生養萬物而又不自以為生,不自以為是,不自以為功,所以他們生命永恆。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7)老子說“夫惟不爭,故無尤”。自覺的不爭、明智的不爭是沒有怨恨,沒有過失,沒有麻煩,沒有對立,沒有煩惱的唯一良策。不與任何人爭任何事是境界最高的人,是最自在最安全的人。不爭無往不吉,不爭無事不利。

太學說道(十七)知足 有無 無為 淨心 大患 長久 不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