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延喜:道德經問答(38)怎樣解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董延喜:道德經問答(38)怎樣解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問:怎樣解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答:“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天地之間,不就像一個大風箱嗎?中間的空虛使它具有無窮無盡的生髮元氣,不息的鼓動使它具有生生不息的化育能量。為了進一步說明天理公平,聖人無心,天地萬物的生滅變化非天地有心而為,而是乘虛而來,還虛而去,老子把天地比喻成一個橐籥。老子說:“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橐籥是一種古代鼓吹通氣工具,俗稱風箱。橐,是外面的箱子;籥,是裡面的送風管。風箱中間是空的,靠籥管在裡面抽動而生出風來。在老子看來,天地之間的至真妙道,就像風箱中的虛空一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天地產生萬物,孕化萬物,就是靠一推一拉,一呼一吸,循環往復,層出不窮,以沖虛之機而生髮動力,以衝動之力而生生不息。人體也是一個風箱,也靠元氣的鼓動,才得以生生不息。不僅人體的呼吸好比風箱的抽動,而且人體的精氣神也像風箱鼓風一樣要不停地升降出入,不斷地吐故納新,生命才能得以在動態中生生化育,生生不已。

( 摘自董延喜《道德經傳家版》)

董延喜:道德經問答(38)怎樣解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作者簡介】董延喜,號延熹道人。退休記者,民間學者;文化傳播者,網絡佈道者。創辦《中國道學論壇》等道網傳媒,擁有會員粉絲超百萬;創作《道德經傳家版》,成為深受普通百姓歡迎的大眾讀本;研發“生活道學”系列講座,被列為國家圖書館公開課;為國內外作了大量道文化產業創意策劃,使得一大批道學景觀和道教宮觀得以恢復重建;在全國各地講授老子文化400餘場,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董延喜:道德經問答(38)怎樣解讀“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

▲延熹道人鹿邑佈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