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喝了太多講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

又是中秋,又到了“仰頭望明月,寄情千里光”時。目光望著圓月,心向著故鄉,天涯共此時。當此之時,祈願所有人都能喜樂相通、嬋娟與共,無論已回到家還是在他鄉、在旅途,行經之處,都有家的溫情照拂。

家在國人心中,無疑是個特殊的存在。說到“家”,很多人會想到“歸宿”“港灣”等溫情語彙。但家還有超脫於個體感受之外的意義集束。

我們喝了太多講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

今年中秋與國慶雙節相逢黃金週,就成了某種隱喻:國慶之特殊著一“國”字,中秋則指向了“家”,二者接續,讓“家國情懷”在節點性召喚中更顯沉厚。家的公共價值由是凸顯:家是社會的細胞,“國之本也在家”。

但在今天,家的重要性似乎在流失。家在很多人心中的分量在削減;家的部分社會功用儼然也在耗散。這不是無謂的感喟:在流動性極強的陌生人社會、快節奏生活和互聯網時代的世代間鴻溝裡,“家庭觀念越來越淡”,正成為很多人的切實感受;有些家庭的內耗,也在變成社會問題。

隨著家庭結構從聯合家庭到主幹家庭,現在又在向核心家庭為主乃至“一人戶”轉變,還有交際核心邏輯由血緣向“業緣”切換,血緣在家庭關係的紐帶作用被削弱,加上現代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漸成“主流”,很多年輕人的家庭觀念確實變淡。

很多由家庭衍生或引發的話題,如原生家庭說、“血統”論、啃老、厭老症、相親逼婚催生等,動輒成為自媒體上“10萬+收割機”式的題材,就表明了社會對家庭問題的普遍關切。

我們喝了太多講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

▲李安電影《飲食男女》劇照。

鑑於此,有必要重新發現“家庭”。有學者就提出,對於公共生活中的某些問題,“政府”可能手無法伸太遠,“市場”則顯得過於無情,所以我們也許可以回過頭去,“重新發現社會”。

而要重新發現社會,不妨先發現家庭,打撈家庭溫情,讓它成為舒緩人們現世生活中疲憊感的緩衝器。

重新發現“家庭”,此處的“發現”也等於滋養,而最基本的親情滋養方式就是多些包容和互諒。

有句話說,“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把最差的脾氣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給了最親近的人”。因代際次元壁的橫亙,及高交往頻次下的起摩擦幾率,太多年輕人雖然喝了很多講親情、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這本不應該。

輿論場上,對“熊孩子”、“中年老男人”、“廣場舞老人”的標籤化很常見。可若我們能顧惜親情,那由親情倫理延展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普適性情懷,沒準還能折衝很多基於代際隔膜的群體汙名化。

我們喝了太多講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

▲我們總以為,那群跳廣場舞還的老人能代表老人,卻忘了更能代表這代老人境遇的,可能是空巢

重新發現“家庭”,不是要回到傳統的家庭形態,而是要保留家庭存在意義的精髓,及必要的陪伴和儀式感。

不論是時下《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訊錄裡》等爆款網文和此前“朋友圈裡出孝子”,還是此前的“常回家看看”入法針對的“親在而子難養”情景,都反映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能找到很多社會原因,即便如此,把忙在“喪”和花在信息垃圾上的時間挪點過來,不是難事。我們完全可以跟家人多些團聚與溝通,對他們多些關懷,而非一回家就“手機黨”上線。

我們喝了太多講感恩的雞湯,卻依舊學不會對至親包容

社會學家費孝通曾指出,中國人際關係“如同水面上泛開的連暈一般,由自己延伸開去,一圈一圈,按照與自己距離的遠近劃分親疏”,家庭就是最親密的關係圈。讓我們借中秋之機,重新發現“家庭”,找回寓於“最親密”中的密碼,並更加珍視家庭、顧惜親情。

作者 | 佘宗明。

首發媒體 |《新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