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片《地球》宣發的成與敗
《地球》這次的宣發,從觀眾角度來說是極為忽悠,從商業模式來說極為成功。
因為《地球》上映檔期的特殊性,以及一吻跨年的病毒式宣傳,再加上湯唯曾經的《北京遇見西雅圖》系列,還有《地球》在各電影節上的提名和獲獎的專業認證,讓《地球》在文藝片類型上,拿到了2億的票房預售!
但不出意料,《地球》口碑下跌嚴重,票房已經不能用滑鐵盧或斷崖這種詞了,可能用“斬首”更貼切吧。
很多人看《地球》時的狀態是這樣的。
出來後評論是這樣的:
“地球最困的夜晚”
“地球最裝逼的夜晚”
….
果然文藝片丟到大眾的池子裡,就變得兩極化,但其實我也一直在好奇,一定要看得懂一部電影,那電影才算是好的嗎,不然那部電影就是垃圾?!
如果看不懂一部電影,不應該是“不知道如何評論”嗎?
我覺得一部電影如果很爛的話,應該是你看懂了,依然覺得電影很爛,那部電影可能就是真的爛。
而且,今天大家對電影的理解,總是停留在故事上,似乎一部電影說故事的方式不好,看不懂,那麼這電影就很爛。
其實還是有不少的電影,強調的是狀態,思緒,甚至是對觀眾的實驗,通常,我們都通俗的統稱這些電影為文藝悶片。
《故事》一書中,就給電影做出了圖形化的結構圖。
我們如今看的商業片,強調的是引人入勝的三幕經典結構,這種好萊塢經典敘事,是最符合調動大眾觀影情緒的,也是最易懂的。
所以久而久之,經典敘事結構,就變成評判一部電影電影好與不好的標準,但其實兩者之間並不能完全劃上等號。
實際上電影的範圍邊緣可以觸及很大,很多實驗性電影,獨立電影,都在不斷觸碰和解構電影範圍新的疆土。
那些個歐洲電影節,戛納柏林威尼斯啥的,最喜歡這種重新定義電影是什麼的創新電影,所以《地球》入圍了戛納。
如果真要給《地球》放一個位置,影片應該在情節區域中的“小情節”和“反情節”範圍內,至此《地球》晦澀難懂,那是一定的。
再加上《地球》在幾乎每個場景中,加入了很多開放式的小章節結局,這又造成《地球》千人千說,每個人對影片的解讀都對,也都不對。包括我自己,我也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解讀《地球》。
閱讀更多 大聰看電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