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路”項目開通試運行,華人運通丁磊的大棋局落子

鹽城"造路"

在新造車勢力量產交付的熱潮下,華人運通終於邁出了一步。只是交的不是車,而是路。

日前,華人運通舉行全球首條智能化道路示範項目發佈會,宣佈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智能化城市道路——"智路"示範項目於江蘇鹽城開通試運行,項目一期全長約8公里。根據規劃,華人運通的"智路"將落地於鹽城湘江路、九華山路以及南環路,"智路"預計今年上半年具備正式運營條件,未來將向城市骨幹道路擴展,進一步推廣建設和使用的範圍,目前二期的項目建設已在規劃中。

“智路”項目開通試運行,華人運通丁磊的大棋局落子

華人運通"車路協同 '智'動駕駛"發佈會

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磊表示,這是華人運通"三智"戰略中"智捷交通"的首個落地項目,其最終目標是實現由車端的單體智能到車路的混合智能,直至城市的群體智能的演進,從而達到全場景L5自動駕駛。

根據官方介紹,在技術支持上,"智路"項目通過"路端感知、雲端調度、車端控制"來進行運作,實際應用的場景為交通情況複雜多變的城市道路,主要覆蓋高架路、匝道、高架下輔路、十字路口等路況。此外,發佈會上,華人運通還推出了基於超體智能架構HOA (Human Oriented Architecture)研發的三大產品平臺——自動駕駛平臺H.H Pilot、自動泊車平臺H.H Parking、車路協同平臺H.H RSA-C。

"通過華人運通的車路協同,路會告訴車'我看到了什麼',車會告訴路'我經歷了什麼',從而賦予車'千里眼'和'順風耳',以保障安全、疏導交通,高效分配道路資源。"

據丁磊透露,目前,"智路"已基於華人運通自動駕駛工程車完成複雜城市道路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測試。未來,道路將向社會開放,支持其他各類安裝車端通信設備的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汽車進行車路協同運行測試。

為什麼是路?

在華人運通看來,只造車解決不了問題。

“智路”項目開通試運行,華人運通丁磊的大棋局落子

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磊

談及自動駕駛的現狀,丁磊分析認為,單車自動駕駛目前可實現的行駛方式具有很大侷限性,傳感器及相關係統以車輛自身為出發,感知範圍小、場景信息少、處理方式單一。"造價不菲的智能汽車,無論是L2、L3甚至是L5,依然看不到藏在樹林背後的車或人,主要是因為現在的車和路沒有溝通與互動。…一輛汽車單純的提出L3、L4等自動駕駛階段,這種單體的智能化是不完整的,需要與道路交通系統實現車路協同完成。"

丁磊指出,"我們(華人運通)是要成為這當中的橋樑…通過智能汽車這一載體來成為出行場景裡的中樞神經。"

一開始,華人運通的野心就不止於造車。

去年10月份,華人運通發佈了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三智"戰略,官方介紹的業務板塊涵蓋全新智能汽車的開發與製造;車輛、充電網絡及能源的共享;車聯網IoV及先進開放的自動駕駛技術;支持智捷交通的延伸;參與智慧城市的開發和構建。

可以看出,在車、路、城三線並行的邏輯下,華人運通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了未來出行體系鏈的打造上,瞄準整個出行生態。 丁磊的大棋局,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更具有前瞻性和大膽性的。

車、路、城走到了第幾步?

車和路已經分別走出了第一步。

去年,華人運通發佈了兩款概念車Concept A、Concept H,以及一款技術驗證車HOV-RE05。丁磊透露,量產車型可能會在2020~2021年出現。目前,華人運通正在自主研發國內首個基於車路協同的L4量產智能自動駕駛系統,車輛在封閉道路已經完成超過十萬公里測試。

在華人運通的業務佈局中,智能汽車只是與智捷交通和智慧城市相匹配的載體。而本次"智路"項目開通試運行,才是驗證其規劃的重要一步。

智慧城市的建立則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關於實施路徑,華人運通的構想是準備好的接口、開放的電子架構平臺,吸引參與者。

華人運通創始合夥人、智能駕駛及電子電氣VP李謙認為,隨著5G技術可能在2020年左右投放市場,以及V2X(車聯網)技術的成熟,真正的大交通互聯時代將到來,把一個開放的電子架構搭建好,是華人運通獨特的優勢。

丁磊表示,做一個類似蘋果Apple Store、百度阿波羅一樣的共享平臺,是華人運通的願景。"我們希望我們的架構是開放式的…我們現在的超體架構是能夠把不同終端的異構數據放在一起來整合的,形成一個和諧管理整個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入口。"

“智路”項目開通試運行,華人運通丁磊的大棋局落子

華人運通自動駕駛平臺

而後續關鍵在於如何讓美好願景落地,需要更多的多方合作。

據悉,本月初,華人運通已與中國移動旗下的車聯網專業公司中移智行達成了首期合作項目,並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擬將5G應用於車、路、城系統性解決方案中。

未來:需要時間的華人運通

時間將校驗華人運通從願景到應用的每一步。

路已先行,但根據規劃,車的量產落地會在2020年底。隨著造車新勢力逐漸由幕後走向臺前,陸續拿出自家的產品,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儘管華人運通在造車上不緊不慢,強調造車只是其業務範疇中的一環。一開始從技術切入,橫向的將各項技術做好,然後進行整合,推出平臺化的汽車產品。可以看出來,丁磊的大棋局,在開局上之時,頗有"河界三分闊,智謀萬丈深"的感覺。

此外,與智能汽車相配套的交通、城市的未來佈局,仍面臨著無法迴避的問題。

丁磊此前接受其他媒體採訪時表示,華人運通並不直接投資建設智慧城市,而是與各個地方政府合作,為其提供各自的規劃和服務,更多從技術角度推進政府實現智慧城市佈局。

儘管不直接承擔資金壓力,但從實際應用層面看,"智路"在各地的推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首先,華人運通的"IOS",在坐擁原生優勢的江蘇、上海等地試行之後,最漫長的環節在於如何說服其他地區各級政府繼續推進,並佈局好、調動好工程力量的開發。而後期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過程中是否會產生新的問題,目前還不得而知。

關於政策與法規問題,丁磊表示,已經和一些地區的區域管理者交流了華人運通的技術架構,"這個架構現在看來沒有什麼法規障礙。即便有一些過去制定的法規,不適合當今的發展,也會通過我們的努力來改進,通過政府的調整來制定新的法規。"

未來,挑戰還來自市場成熟度、技術成熟度、政策的成熟度,以及市政生態的成熟度。華人運通聯合創始人、CTO馬克·斯坦頓表示,"我們設立的這些目標,並不都會馬上實現,實際上很多技術的成熟發展,包括V2X這些技術,還需要假以時日日益成熟。"

任何的創新,在落地的過程中都有諸多的問題與挑戰,讓我們拭目以待,看看丁磊這盤大棋如何"後手制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