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前最後一場大仗:七天七夜激戰松毛嶺,“所有的水都混著血、漂著屍”


紅軍長征前最後一場大仗:七天七夜激戰松毛嶺,“所有的水都混著血、漂著屍”


▲劉少奇在戰爭年代留影

父親劉少奇向我敘述,因“一·二八”抗日與十九路軍並肩戰鬥,有拼死相助情誼,中央派他到福建省委工作,以掩護秘密任務。

在福建省委數月,開始的主要工作是擴紅、籌糧、運輸,給軍隊輸送兵員、運送補給,組織群眾的生產生活,怎麼減租查田、分配土地,怎麼解決勞資糾紛等一系列問題,還特別召集各方合力,派政治保衛大隊長吳烈剿滅苦竹山頑劣團匪。其間,父親做了件看似不起眼卻意義不可小覷的事:劃小區域黨政組織機構,建立地方武裝,普遍成立獨立團、營,精兵簡政,為適應游擊戰爭、為接下來的敵後堅守,做出預置。

當時,最緊要的是支援前線,組織擴紅。福建老百姓參加紅軍的人確實特別多,開始出征的時候,好幾萬閩西子弟啊,百分之九十都犧牲了!離斷腸、人未歸,今我念英烈,隔世長相思——福建人民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和犧牲之巨大,毫不遜於江西人民。

中央紅軍長征前,由福建省委組織指揮的汀州保衛戰,英勇卓絕,卻湮沒於戰事頻仍,少見於史著經傳。具有標誌性的叫松毛嶺戰役。

松毛嶺在長汀附近,是中央蘇區的東大門,也是最後一道山地屏障。8月31日至9月3日,在朱德總司令支持下,聶榮臻等不顧“三人團”短促突擊和堡壘戰術,誘敵深入二十里,由紅一軍團的一師、二師和臨時配屬紅九軍團的二十四師在山前的溫坊夜襲,第二天又伏擊敵援兵,共殲敵四千餘,是第五次反“圍剿”中少見的大勝仗。之後,紅一軍團奉命轉移瑞金(興國)。有不少專家將此戰算作松毛嶺戰役前段。

20天后,紅九軍團在山嶺間又打阻擊戰,也多有專稱此為松毛嶺戰役。無論分段還是專稱,這是中央蘇區的最後一場大戰,戰役目的就是掩護中央紅軍戰略轉移。蔣介石怒殺溫坊戰敗的旅長,嚴處有關將校,國民黨軍重兵決死力奪。

9月23日,松毛嶺主戰役開始,戰況極為慘烈,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地不愁吃的,老百姓送糧很充足,但所有的水都混著血、漂著屍,全打紅了,沒法兒喝。

此役激戰七天七夜,是紅軍長征前空前壯烈的一仗,犧牲了近萬人,“鼓角臨風悲壯,烽火連空明滅”。最後阻擊的紅二十四師,基本打沒了才撤下來。9月30日,紅九軍團前往瑞金。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率中央紅軍啟程長征——淚如雨下!為掩護主力轉移,福建省委組織的汀州保衛戰(包括松毛嶺戰役),由紅二十四師一部同地方武裝,仍頑強堅守至11月。國民黨軍隊蜂擁而入——血流成河!

紅軍長征前最後一場大仗:七天七夜激戰松毛嶺,“所有的水都混著血、漂著屍”


▲中共福建省委所在地——中華基督教堂。

無論在山前的溫坊,還是在山間的松毛嶺,作為省委書記,劉少奇不僅組織運糧、補給彈藥,還親自調遣組織了近萬地方武裝(赤衛隊)配屬紅一、紅九軍團作戰。臨戰時,父親受命任紅九軍團中央代表,直接領導、參與戰役指揮。

硝煙散去,部隊打沒了,時任領導,如今走光了,萬千烈士屍骨散落漫山遍野,當地村民幾代口口傳頌。據國家民政部門統計,中國共產黨鬧革命犧牲的2000萬英烈,留下姓名的約700萬,絕大多數無名。為了前仆後繼的先輩,為了念念不忘的百姓,我們後代軍人,能否下力考證,在正史上哪怕多記幾筆呀!於今和平美好的生活中,永遠牢記無名的英烈們!

現在,反映紅軍長征的文史資料和文藝作品海量!依我看,其艱險、其困苦、其英勇、其慘烈仍遠遠沒有表現出來。幸得2016年的《絕命後衛師》《湘江戰役》總算反映了片段,主要集中在截腸決戰的英雄豪氣,而其巨大損失和教訓怎麼盡現?特別是松毛嶺戰役、湘江戰役、西路軍浴血河西,這樣的硬仗、惡戰如何再現?確需思考創新,僅知古人云: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紅軍長征前最後一場大仗:七天七夜激戰松毛嶺,“所有的水都混著血、漂著屍”


▲本文摘自《夢迴萬里衛黃保華》(劉源著,人民出版社2018年出版)

【免責說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公眾號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公眾號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