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接種,有可能借勢互聯網實現跨越式提升?

預防接種,有可能借勢互聯網實現跨越式提升?

2018年9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和《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範(試行)》。三大重磅文件,為中國快速發展的“互聯網+醫療”指明瞭方向。

時間過去近一個月,對於現有的互聯網醫療公司來說,如何抓住機遇,調整和完善業務,為消費者提供更有價值的綜合、整體、連續的服務,成為重要議題。動脈網也一直在觀察,互聯網將對哪一個細分醫療領域影響深度和廣度最大。

從風口出現和資本湧入的時間來看,2011年被認定為“互聯網醫療元年”,第一批互聯網醫療企業在這個節點前後成立。作為傳統醫療的補充,互聯網醫療致力於帶來成數量級的效率、體驗提升和成本下降。

從萌芽期的不為大眾接受,到2013-2015年的野蠻生長,互聯網醫療在健康保健、尋醫診療、專科服務、醫療信息化、生物技術等10多個領域湧現出一批明星企業,優秀者迅速佔據了流量入口。

經歷過商業變現焦點話題爭議之後,2017年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逐步趨於理性,這些明星企業已不再片面追求業務覆蓋量,而更多的開始注重業務成長性和轉化率。互聯網醫療的本質是“連接醫療的一切”,作為一個政策導向性的行業,互聯網醫療被寄予解決中國醫療體制難題的厚望。

2018年整個行業終於趕上了政策的東風。2018年4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佈《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政策層面上,為互聯網醫療行業注入了強心劑。9月14日,備受關注的互聯網醫療新政終於塵埃落定。

動脈網發現,互聯網醫療發展到現階段,甚至諸如疫苗類APP等高度垂直、高壁壘、監管複雜、區域特點明顯的行業,也初步形成頭部平臺格局。那麼,在預防接種管理領域,互聯網醫療如何切入醫療核心場景,憑藉更強大的連接能力,在產品、技術和服務方面打造更成熟的服務體系?動脈網(微信:vcbeat)對此進行了解讀。在本文中,你將看到:

1、中國免疫規劃的三個階段;

2、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面臨困難與挑戰;

3、預防接種行業將被互聯網化改造最徹底的原因。

一、免疫規劃的三個階段

在公共衛生領域來說,預防接種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疾病控制手段。通過接種疫苗可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近年來全球疾病發病模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些傳染病發病率接近了歷史最低水平,有些甚至達到了消除的目的。

今年是我國免疫規劃事業40週年,從我們國家免疫規劃取得的成果來看,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沒有疫苗的年代;第二階段是實施計劃免疫的階段,時間為1978年-2000年;第三階段是實施免疫規劃的階段,2000年-至今。

免疫規劃的主要策略和內容,一是接種疫苗,二是開展監測,三是進行管理。預防接種的最終目的是如何不斷增加好的疫苗品類,把疫苗接種出去,覆蓋更大的接種人群,最終建立免疫屏障,而信息化建設則有助於以上策略的落實。

首先,接種疫苗環節,免疫規劃管理平臺、客戶端信息管理系統、數字化門診管理系統的建設,幫助提高了疫苗接種的工作及管理效率。其次,監測環節跟信息化管理密不可分,主要有三大監測系統,一是接種率的監測,二是不良反應的監測,三是相關疾病的監測,通過這些監測系統可以瞭解疫苗的接種人群、產生的效果等。

最後,不管是免疫還是監測,都離不開信息化的管理。在管理方面,除了要遵循國家的法規,另外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效率,如何用信息化手段達到專業管理的要求。

不過,目前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比如存在不同系統間的數據割裂、計免系統無法有效實現機構間的共享等問題,政策層面上也急需制定開放的標準。

二、為何說互聯網+預防接種是顛覆力量?

在免疫規劃事業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時,預防接種服務水平和公眾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隨著公眾自主健康意識增強,對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應用互聯網技術和產品、開發公共衛生領域的大數據價值,進一步提升行業管理及服務水平是大勢所趨。

“互聯網+預防接種”將為這個行業帶來巨大變化和發展的空間,利用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技術,可打破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實時連接家長、醫生和疾控三方,讓接種疫苗更主動、高效,同時幫助改善接種流程,優化接種體驗。

2014年,在預防接種領域開始湧現出一批APP工具,這些平臺除了提供疫苗科普知識、問題諮詢外,圍繞預防接種全流程,還為兒童家長提供電子接種證查詢、接種提醒、瞭解庫存、預約、支付等功能,最大程度實現了預防健康管理及服務模式的優化。

據統計,2017年全國共有預防接種APP開發企業19家,用戶數在十萬以上的企業有:深圳三代人科技有限公司、沈蘇公司、南京中衛信公司、河北世窗公司和珠海智特公司,試圖解決傳統疫苗接種時諮詢醫生不方便、排隊耗時體驗差、醫生又不知如何高效地通知家長查漏補種等常見痛點。

可以感受到,互聯網對於改進預防接種服務和管理,為接種服務對象提供便利,減輕接種機構和接種人員的工作負荷上的貢獻。

三、互聯網+預防接種的難題

不可否認的是,重構免疫預防業務流程,實現面向公眾的即時交互服務模式,依然仍重道遠。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點還是數據對接問題,大量的預防接種相關數據集中在疾控管理部門,但部分地區對數據對接存在顧慮。

數據無法實時對接,使預防接種+互聯網信息化的服務難以切實落地、推廣,實現信息互通。若管理部門儘快出臺標準,明確數據使用邊界,建立類似白名單制度,或許能一定程度上緩解以上困境。

互聯網對疫苗流通與追溯管理的優化也同樣面臨一些難題。疫苗流通全流程追溯環節分為幾部分,從廠商到疾控中心;從疾控中心到接種點;從接種點到個人,及接種後AEFI異常反應的檢測與追溯。

其中,冷鏈運輸/存儲環節的信息就非常難打通,主要還是因為流程信息記錄依賴人工,紙質記錄不便於信息的留存、流通和查詢,需要數據來源數字化,數據設備全自動化聯網, 數據智能處理。

疾控中心的免疫規劃的信息化系統,嚴格意義上講,效用也沒有最大化發揮出來,沒有真正連接到終端用戶,更多的是類似內部報表、數據統計的管理系統,沒有和用戶的形成真正互動。最終,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疫苗管理、冷鏈管理、預約管理,很多系統都變成一個的區域性的信息化建設。

同時,互聯網+預防接種的發展還面臨底層的數據質量較差,數據準確性、及時性不高等難題,導致相關服務並未達到完美體驗。再加上公眾對於預防健康的重視程度,還有待提高,而醫療資源錯配的現象還沒有得到充分解決,如何以預防接種為一個突破口,連接基層、連接家庭,把基層的健康管理相關的服務效率提升,這是值得未來用漫長時間去探索的。

四、互聯網對預防接種行業影響深度和廣度最大

不過,準確和及時的數據連通給用戶和行業帶來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今年7月1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關於深入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的通知》,要求在全行業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活動,聚焦如何用“互聯網+”解決老百姓就醫過程中的難事。

《通知》中為互聯網+預防接種行業指明瞭下一階段的發展方向:以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兒童為重點服務對象,整合現有預防接種信息平臺,開展預防接種知識科普宣教,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提供在線接種預約、接種提醒等服務。

政策加持下,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互聯網醫療正逐步迴歸本質,即藉助互聯網手段,實現醫療服務整體的數字化、移動化和智能化,提高效率,真正起到“連接醫療的一切”的作用,這才是顛覆式創新的源頭。

在醫療健康大板塊中,能夠受到互聯網影響的領域必須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相對標準化程度高;

第二、互聯網技術介入後可以使得交易成本降低、便捷性提高;

第三、從政府角度監管角度,降低成本;

第四、提供產品和服務以後的協調成本相對比較低;

第五、資本對互聯網滲透的該領域的關注,某種程度也決定了市場邊界的廣度。

預防接種兼具以上幾大特點,互聯網對預防接種行業的影響深度和廣度可以說是非常大的,互聯網化改造也可能最徹底,整合得當的話,或許能打通整個產業上下游,為整個行業賦能。在政策的支持和鼓動下,互聯網+預防接種行業有望最快和最徹底實現跨越式提升。

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疫苗類APP也逐步開始升級到以服務預防接種行業全產業鏈為目標,形成貫穿線上線下的全產業鏈服務閉環,連接家長用戶、醫生、疾控中心、疫苗廠商多方市場主體,打破信息不對稱,提升行業效率。

相信未來該領域的角逐將更為激烈,隨著服務的深入和數據積累,各種新痛點、新需求也在不斷湧現,基於需求的產品打磨,以及對數據、技術和服務三大要素的有效整合能力,將成為能否領跑行業賽道的關鍵。

注:文中如果涉及動脈網記者採訪的數據,均由受訪者提供並確認。如果您有資源對接,聯繫報道項目,尋求合作等需求請填寫 需求表。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