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有人說,想要了解寧波,就先從寧波月湖湖畔的天一閣開始。

月湖,是寧波的“母親湖”,北宋時期,王安石任縣令,於月湖延聘“慶曆五先生”,興教重學,浙東學術自此萌芽。如今她已經歷過1400多個年頭,成為了寧波歷史的見證人,可以說是,一部寧波史,半部在月湖。而400多年前(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由範欽主持建造的天一閣,選址建在了月湖邊,從此書香不絕,將這裡變成了“寧波的書房”。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範府

所以,想要了解寧波這座城市的歷史淵源、文化底蘊,就去天一閣裡尋。這裡是一個以藏書文化為核心,集藏書的研究、保護、管理、陳列、社會教育、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專題性博物館。除了藏書文化區,還有園林和陳列展覽區。以天一閣為中心的藏書文化區有東明草堂、範氏故居、尊經閣、明州碑林、千晉齋和新建藏書庫。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閒區有明池、假山、長廊、碑林、百鵝亭、凝暉堂等景點。

那麼如何尋呢?我們就從天一閣西門範欽先生的銅像開始,慢慢揭開天一閣裡的秘密。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範欽銅像


東明草堂

天一閣原本是範欽先生所建的私人藏書樓。最早的藏書樓名為“東明草堂”。東明是範欽老先生的號,草堂是老先生對自己書房的自謙。從範欽先生銅像右手邊的門走過去便是東明草堂,後來草堂逐漸無法容納老先生日益增加的藏書,便成為了家裡的會客廳,後將新藏書樓命名為“天一閣”,引自《易經注》中的“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語,在建築格局中採納“天一地六”的格局,旨在“以水制火”。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獬豸堆塑

東明草堂正門對面是一幅獬豸堆塑。獬豸是古代傳說中的神獸,體型大者如牛,小者為羊,類似麒麟,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是正義的象徵。據說這堆塑手藝已失傳,館內絕大部分作品源自老藝人胡善成。

東明草堂往前行便到了範氏故居,範式故居原來是用作範氏後人生活起居的場所,清道光年間恢復重建,現內部已恢復成明代範欽時書房的佈局,有塑像呈現範欽分家授書的場景:範氏立下“代不分書、書不出閣”這一家規,也正是這一家規,為範氏數百年的藏書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範欽分家授書

範式故居左右兩側分別有一處展示區,一邊是古籍修復技藝演示區,一邊是古籍藏書架展示。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古籍修復技藝演示區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古籍藏書架


天一閣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

在微黃的一盞盞小燈下,封存在玻璃櫃裡的展書,折射著耀眼的光芒。我的目光小心翼翼地從那些孤本、抄本、文獻上掠過,不由得心生崇敬讚歎之意。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

那一個個原木色的大書櫃裡珍藏陳列著的是中國文化的珍貴典籍,是範氏家族十三代人的心血,也是眾多有文化良知的捐贈者的心意。那些藏書已經穿越了時空,在歷史的塵煙中燻成了釅釅的微黃。天一閣的屋宇雖然蒼老,但天一閣博物館也折射了一個艱難榮耀的文化奇蹟。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

在明朝時,第一任天一閣主範欽的藏書已經達到7萬餘卷。現在,這裡的藏書規模已經達到30萬卷,其中,珍槧善本8萬餘卷,除此之外,還收藏大量的字畫、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藝品。最為可貴的是天一閣保存了自明洪武四年首科至萬曆十一年第五十二科完整無缺的進士登科錄,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為孤本。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觀展

天一閣在編撰《四庫全書》的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在乾隆下令編纂《四庫全書》之初,為了支持書籍的編纂,天一閣便慨然進呈638種閣藏書籍,率先在民間藏書家中作出了表率;而在光緒年間及民國時期的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工程中,天一閣更是提供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善本作為底,所以即便說天一閣是“文瀾閣《四庫全書》得以完成的一大支柱”,也完全不為過。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藏書

珍貴的藏書和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使天一閣成為我國現存歷史最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私家藏書樓。

千晉齋展館

這是一座收藏古磚的展館。收藏了1931年-1933年寧波舊城改造拆毀城牆時發現的大批晉朝古磚,由時任北京大學教授的馬廉所收集保管,

後全數捐獻給天一閣,命名為“千晉齋”。

水北閣

水北閣是清代寧波當地著名的藏書樓。藏書家叫徐時棟,是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時候的藏書家。徐時棟生於鄞縣富商人家,生逢鴉片戰爭、太平天國亂世,他一生命運多舛,33歲中舉人之後,藏書述課以終。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水北閣

徐時棟前後有三座藏書樓,分別命名為煙嶼樓、城西草堂、水北閣,先後藏書近20萬卷。徐時棟的藏書理念還影響著周邊的學生和朋友,形成了一個可觀的藏書家群體,如董沛的六一房山、趙佑宸的詒谷堂、張壽榮的花雨樓等,不僅發揚光大了寧波藏書風氣,還在晚清中國藏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寧波篇章。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水北閣


範氏餘屋

這裡曾是範欽後世家族的附屬用房,現在作為“智者之香——天一閣發展史陳列館”,裡面記載著範欽的介紹、範欽如何收書、範氏後人及家譜以及天一閣重修等資料。門口有三個銅像,表現的是當時晾曬藏書的場景。古時藏書為了防潮防蛀,需要定期曬書。這組銅像在雨後的天一閣顯得栩栩如生,看著銅像不禁腦補出當時范家晾曬藏書的情形。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範氏餘屋


司馬第

司馬第在古時是範欽家的正大門,門兩邊分別有一對旗杆為進士旗。古時中了進士才能在門口豎一對旗杆來代表榮耀。范家出了兩個進士,所以左右兩邊各有一對旗杆。

凝暉堂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凝暉堂

凝暉堂是磚木、石柱結構的清代建築,這裡最有特色的是設有“四明蘭亭專題陳列”。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凝暉堂

四明為文物之邦,文獻淵藪,與王羲之及其《蘭亭序》有深厚的淵源。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蘭亭序摹版

神龍本《蘭亭序》,元代大鑒賞家郭天錫已認定其為唐太宗時期供奉拓書人馮承素等奉敕從蘭亭序真跡上摹出的作品。天一閣藏神龍蘭亭石刻為明代書法家豐坊請人據馮承素等人所臨摹原本勒石而成,學術界公認為存世的《蘭亭序》傳本之冠。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傳說王羲之喜愛養鵝,並從鵝的體態、行走、游泳等姿勢中,體會出書法運筆的奧妙,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他認為執筆時食指要像鵝頭那樣昂揚微曲,運筆時則要像鵝掌撥水,方能使精神貫注於筆端。所以在他蘭亭序中出現的“之”字,每一個“之”字的形態都不盡相同,傳說就是在呈現鵝的各種體態。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神龍本《蘭亭序》

在神龍蘭亭石刻中,可以仔細品味這份趣味。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常跑跑

花轎廳

這裡原是聞淵家祠堂,現在這個陳列廳裡展示著萬工轎。

這萬工轎名字緣由十個工人用了三年時間一萬個工時打造,所以被稱為“萬工轎”。花費如此多的時間打造這頂轎子,轎子的精美程度可見一斑。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花轎廳

轎子採用榫卯結構工藝,其中238個配件能拆裝自如。雕刻運用浮雕、透雕、鏤空等多種技法,朱金漆木雕貼金、描金、鋪綠、灑雲母特色工藝。整個轎體金光耀眼,各種人物、動物裝飾可以說是繁複到了極致。這萬工轎上的圖案源於戲曲故事,如《三國演義》中的三英戰呂布、劉備東吳招親,神話故事中的八仙過海,劉海戲金蟾,反映了寧波獨特的海洋文化和山水農耕文化。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花轎廳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天一閣裡有個麻將博物館,作為中國首家以麻將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寧波也算是實至名歸,因為寧波就是麻將的起源地。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這個博物館,就在麻將發明人陳魚門(字政鑰)家族宗祠內。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它從麻將的發展史開始講起,考證了陳魚門先生的生平、中國博戲的發展史、麻將的產生演變史,並從寧波的方言、航海術語等方面佐證了麻將與寧波千絲萬縷的聯繫:麻將,寧波話的發音是麻雀,麻將上面餅、條、筒當時都是上海航行船上的用具,也都是寧波的方言叫法。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展廳內還展出各時期做工精美的麻將。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寧波麻將發源陳列館


秦氏支祠戲臺

天一閣靠近南門附近,有一秦氏支祠戲臺。作為南方近代祠堂建築及朱金漆木雕的代表,秦氏支祠戲臺建築融合了木雕、磚雕、石雕、貼金、拷作等民間工藝於一體,具有與眾不同的寧波地方風格。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秦氏支祠戲臺

秦氏支祠戲臺是秦氏支祠最華麗的建築,時耗銀二十餘萬元,作為甬上望族的秦氏後人每年均在此舉行祭祖活動。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秦氏支祠戲臺

戲臺方臺圓頂,取“天圓地方”之意。戲臺的屋頂為單簷歇山頂,由十六個斗拱承託。看戲的時候,正面放牌位,對著戲臺,族人的長輩坐正面,晚輩女眷靠在二樓的欄杆上聽戲。這種情境的還原在戲臺邊的牆壁石刻上有呈現。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秦氏支祠戲臺


天一閣園林

天一閣裡的建築和園林相得益彰,在以東園為中心的園林休閒區中,園林藝術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園林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園林

天一閣藏書樓前的假山成於清康熙年間,範欽的曾孫範光文繞"天一池"疊砌假山、修亭建橋、種花植草,使整個的樓閣及其周圍初具江南私家園林的風貌。這其中還能看到站立在各處的海礁石疊成的九獅一象,不過他們的長相有點萌。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萌寵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萌寵

在園中漫步,頗有一種“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園中假山環繞,古樹成蔭,讓整個園林顯得幽深而寧靜。房屋雕樑畫棟,牆上各種浮雕,栩栩如生。如今的天一閣景區包含了相鄰的秦氏、聞氏、陳氏祠堂,更能體現明清時期民居的特點。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常跑跑

如今的天一閣,安靜的在寧波城月湖湖畔矗立著。而前不久仙逝的金庸先生家族譜《海寧查氏》一共五卷,也存在了這天一閣內。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景區

在經歷了朝代更迭、失竊、亂世等等那麼多的劫難後,如今成為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天一閣·月湖”榮升為國家5A級景區。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景區

寧波的宣傳口號是“書藏古今,港通天下”,這句話完整的概括了寧波這個城市的特點。“港通天下”指的是寧波港,那“書藏古今”就是這天一閣了。“天一閣·月湖”作為寧波第二個5A級景區。讓寧波這個全國知名的港口城市在繁忙的商務喧囂中多了一分寧靜和書卷氣。

中國現存最早私家藏書樓天一閣 不僅有藏書 還有園林

天一閣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