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備發展史

機械設備發展史

有一個小孩在一次燒水的時候,看到蒸汽總是把水壺蓋頂開,他把蓋子放回去後很快又會被頂開了。因此,他開始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蓋子總是會被頂開?最終憑藉這個現象,他發明出了引發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機

機械設備發展史

蒸汽機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因而,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

機械設備發展史

機械設備發展史

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

機器的廣泛運用解放了勞動力大幅度提高了社會生產力,豐富了人們的物質生活。

機械設備發展史

19世紀,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自然科學研究取得重大進展,1870年以後,由此產生的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次不窮,並被應用於各種工業生產領域,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蓬勃興起,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機械設備發展史

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80年代德國人卡爾·弗裡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採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90年代柴油機創制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

機械設備發展史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一批新興技術開始興起,諸如原子能技術、空間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激光技術等是名符其實的科學技術,即完全是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由於這些技術的發展,導致了新興的“知識工業”部門的產生。引起了產業結構的新變化。

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機械設備也不斷的推陳出新。由原來的蒸汽動力到現在的電力驅動。機器的性能以及精度都在不斷提高。

機械設備發展史

從1921年H.Buchholz製造了第一臺柱塞式注射成型機。到現在鎖模力達到120000kN,注射量達到92000g的超大注塑機。我們的設備正在往節能、環保、精密、智能互聯方向發展。

機械設備發展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