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發佈民生“大禮包”,2019年為民辦20件實事

在今天開幕的濟南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濟南市市長孫述濤作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中提到,2019年辦好20件民生實事。

這20件實事為:

1、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新開工建設中小學70所,幼兒園70所。(市教育局負責)

2、中小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限時開放。在全市遴選70所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作為試點,將其體育場館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向社會開放。制定場館開放管理辦法。(市教育局負責)

3、完善城區路網建設。完成港九路、創業路、雪山路等30條重點道路工程。(市交通運輸委負責)

4、公交線網優化。動態推進普通公交線網優化,開通、優化公交線路20條以上;繼續加大定製公交推廣力度,滿足不同層次公交出行需求。(市交通運輸委負責)

5、推動軌道交通R3線年內通車。加快推動軌道交通建設,R3線今年10月1日前通車。(市軌道交通集團負責)

6、(六)開展城區排汙管網普查及雨汙分流改造。對排汙管網混接點進行普查,編制實施方案;實施羊頭峪西溝、丁家莊溝、萬盛大溝等河道雨汙分流改造45公里。(市城鄉水務局負責)

7、城區山體公園建設和山體綠化提升。續建城區山體公園20處,實施27座山體綠化提升。制定長效管理辦法。(市林業和城鄉綠化局負責)

8、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完成358個項目共721萬平方米、9萬餘戶老舊住宅小區整治改造工作。(市住房保障管理局負責)

9、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完成既有住宅增設電梯200部。制定管理辦法。(市住房保障管理局負責)

10、街面、店鋪環境衛生管理。深入推進市容環境治理,實行主次道路牆根至牆根範圍內全覆蓋管理與保潔,統籌推進既有主次幹道架空線纜入地,嚴厲打擊非法小廣告、疏堵結合治理佔道經營、綜合施策狠抓露天燒烤,集中解決118條(段)市區主次幹道兩側“髒亂差”問題。(市城管執法局負責)

11、農村環境治理。在鞏固“村收集、街辦(鎮)轉運,市(區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同時加大農村道路機械化保潔力度,到2019年底全市農村實施道路機械化保潔的鎮(街)駐地佔比達到85%以上。(市城管執法局負責)

12、基於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建立市民個人健康信息管理系統。出臺個人健康信息(含電子病歷)管理辦法,實現市民個人健康信息無障礙安全查詢,試點推行市級及以下醫院病歷互認。(市衛計委負責)

13、建立疫苗和預防接種管理全程追溯體系。建立疫苗流通全程管理、預防接種門診全域管控和預防接種全方位服務體系。市民可以通過門診、手機APP、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實時掌握孩子預防接種信息,享受預防接種提醒、預約、接種、繳費、留觀全程點對點服務,個性化免疫策略服務和預防接種相關證明開具“零跑腿”服務。(市衛計委負責)

14、泉城書房建設。建設“泉城書房”12家(歷下、天橋、市中、槐蔭、歷城分別建設2個;萊蕪區、鋼城區分別建設1個),打造市民家門口的現代休閒時尚閱讀空間。制定管理辦法。(市文廣新局負責)

15、打造泉城公共圖書館聯盟。建立泉城公共圖書館聯盟,實現各聯盟單位系統兼容,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委託第三方負責圖書流通,實現聯盟單位之間圖書通借通還。試點推進駐濟高校圖書館向社會開放。(市文廣新局、市教育局負責)

16、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施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計劃,年內新建各類養老服務設施不少於163處。制定管理辦法。(市民政局負責)

17、深化提升村(社區)法律顧問服務工作。村(社區)法律顧問微信群建成率100%、法律服務便民直通車到村(社區)服務次數不少於1200次,每個村(社區)每季度至少舉辦1次法治講座,矛盾糾紛就地化解率95%以上。組建鄉村振興法律服務團,為105個鄉村振興樣板村開展“法治體檢”,完善“村規民約”,建成民主法治示範村。年底開展實施效果評估。(市司法局負責)

18、促進就業創業。對符合創業擔保貸款條件人員自主創業的,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從10萬元提高到不低於15萬元。2019年全市發放10億元。(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

19、爭創出彩人家,共建美麗鄉村。新增出彩人家示範戶16000個,出彩人家示範村120個,出彩人家示範鎮(街道)7個,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濟南模式。(市婦聯負責)

20、“菜籃子”直通車進社區。增加“菜籃子”直通車50輛,增加社區服務點200處;提高基地直供能力,進一步解決市民買菜難、農民賣菜難的問題。制定管理辦法。(市農業局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