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麼廢掉的

人是怎麼廢掉的?

歷時兩個月,終於把《救救孩子》這個劇本完成了。

決定要寫這個題材的時候,老公委婉地表示反對說:"寫正能量的,陽光的。"

是啊,應該寫正能量的陽光的,所以我嘗試著,從頭到尾,沒有下雨天,都是陽光燦爛鮮花盛開春光明媚,僅僅只有開頭和結尾——其實是同一個時間點——是一個霧濛濛的天氣,那是夏天陽離家出走的早晨,他前路渺茫,內心一片灰暗。

知乎上有個話題"有多少抑鬱症是父母造成的?"有17400人關注,瀏覽量是9393475次,稍微有點耐心,就會看到原本應該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字字血淚。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抑鬱症人數最多的國家,患病率6.1%,且絕大多數是青少年。

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某某學校有個孩子跳樓了",一般會得到這樣的回應:"哪年沒有啊,幾乎年年都有。。。"

更有甚者,校園暴力——某學生帶刃長12釐米的長刀,在廁所裡捅死班長——這樣的新聞也屢見不鮮。

孩子們怎麼了?

有人說現在的青少年太脆弱,有人說應該修改《刑法》中關於未成年人犯罪的條款,還有很多雞湯弘揚日本和美國的教育模式。。。但是所有這一切,就像是大海里一朵朵小浪花,在海面浪一下之後就湮沒在一片汪洋中無聲無息了。

毫無疑問的,《救救孩子》這個劇本連浪花都算不上,這樣的題目,這樣既不陽光又不勵志的題材,很多次我也想放棄,真的是讓人很不舒服的故事。

人是怎麼廢掉的

成績優異的13歲中學生沈曉傑和鄰居兩兄弟夏天陽、夏天雨情同手足。天陽兄弟二人學習成績差,家裡經濟拮据又面臨家庭矛盾,甚至天陽還和在城裡打工的父親發生了劇烈衝突,所以天陽決心要做強者出人頭地。天陽貸款給曉傑——因為曉傑上課看漫畫被撕需要賠錢不敢告訴嚴父——以黑老大姿態收利息。曉傑家裡在城裡買了房子,即將去城裡讀書,更刺激了天陽,也導致曉傑拖延還錢。放學路上天陽和天雨合力逼迫曉傑還錢,曉傑情急之下向水壩岸邊逃跑,收腳不住,衝進水裡溺亡。夏天陽被輿論視為殺人犯,只好遠出打工,夏天雨怨恨哥哥,不願意上學,變成了渾渾噩噩的問題少年。

夏天陽,一個帥氣的中二學生,其父親因幾畝莊稼地養活不了一家人不得不到城市裡討生活,巨大的生活壓力以及距離導致其父和家庭的疏離,進而產生矛盾,在偶然回家時和妻子爭吵打架,叛逆期的夏天陽嗅到了要被城裡父親拋棄的危險氣息,他不能允許這樣的恥辱降臨,所以率先向父親發起挑釁,而父親對自己無能的愧疚及虎毒不食子的心態,使夏天陽旗開得勝,進而他思索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要做老大,要冷酷無情地做老大。他向鄰家弟弟沈曉傑放高利貸,不僅是因為他需要錢,更是他在朝著自己的目標訓練自己。沈曉傑遭遇不幸之後,他靠"我沒有錯,不怪我"這種信念支撐下來。但是他已陷入絕境,熟悉的環境中他已無立錐之地,在將曉傑陷入兇險之地後,他也必將陷入更加兇險的社會。

從小和夏天陽兄弟一起長大情同手足的沈曉傑,被勵志的父親寄予非常高的期望。在他的認知裡,做好孩子,做優秀的孩子,是自己唯一的選擇。他確實做到了,他就是別人口中的鄰家孩子。以至於他偶然在課堂看日本漫畫被老師發現撕書,也不敢讓自己的父親知道。且他盲目地高估了鄰家哥哥對自己的感情——由於曉傑即將要去城裡讀書,帶給天陽的背叛感——鄰家哥哥陷入父親和朋友雙重背叛的臆想中,其激憤之下的自以為冷靜的自我定位,初試牛刀,給的就是沈曉傑的致命一擊。

和沈曉傑更加親密的夏天雨,和父親接觸更少,也相對比較懦弱,對哥哥的崇拜和依賴,導致他成為哥哥脅迫沈曉傑的幫兇,曉傑在轉眼之間遭遇不幸——那確實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給了夏天雨當頭一棒,他瞬間崩潰。他一方面需要哥哥這樣的精神依賴,另一方面對哥哥產生了強烈的怨恨,他在自我衝突中無力掙扎。

人是怎麼廢掉的

這就是《救救孩子》這個故事中三個少年的人設。

救救孩子們吧!

但是,我們拿什麼來拯救他們?

沈曉傑的父親,是一個有思想的中年人,他先是在鎮子上開飯店,但是隨著生態農業大勢來襲,飯店被生態農業鏈中更具競爭力的餐飲服務擠垮了;於是他購買收割機播種機,以計件方式為鄉里鄉親提供收割播種服務,但是農村又興起連片耕種之風,農場主模式又使他再次陷入尷尬之地。在農村他已經沒有生存空間,只好也轉向城市裡討生活。

而另一位生活在城市裡的父親又怎樣呢?隨著智能化的發展,"裁員"兩個字就像一把明晃晃的刀時刻懸在人們的頭頂。十二小時白班夜班對倒,賺回來微薄的收入也不夠一家人吃飯——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工作越難找,勞動力就越廉價;勞動力越廉價,工作也就越難找。因為正如那句話說的:"沒有飯吃的時候,就什麼苦都能吃了,什麼樣的工作都願意做了。"

在高度智能化的今天,一套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可以完成以前幾百個人的工作。智能化應該是人類的福音,但是恰恰相反,智能化已經使無數人陷入生存困境,無數人不得不跪著乞求保留自己勞動的權利。

如驚弓之鳥或者說如籠中困獸一樣的父親們,在羞愧和麻木中的父親們,他們已經沒有力量去拯救孩子們了,且他們將更多的焦慮情緒到處傳染,使得即便是上了大學的孩子們也戰戰兢兢,擔心著自己的生存問題。

人是怎麼廢掉的

至此,我也在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寫《救救孩子》這個劇本?或許潛意識我以為這是一個熱門話題,以為這種題材有商業價值?呵呵!

還是科普一點常識吧:

人是怎麼廢掉的啊?首先二八定律是真實存在的,社會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而80%被淘汰的人會越來越窮,地位越來越下降,淘汰率也會越來越高。可是問題來了,這80%被淘汰的人和其他20%的精英之間必然是存在衝突的,衝突如果劇烈,社會就會動盪。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有個人叫布熱津斯基就提出了著名的奶頭樂理論。什麼叫奶頭樂呢?就是指採取娛樂化低質化遊戲化低成本,輕易就能獲取刺激性快樂的辦法,滿足低層人口的不滿。所以娛樂要越多越好,遊戲要越普及越好,綜藝和真人秀隨處可見,低質的無邏輯的甚至腦殘的偶像劇要一部接一部。當這些東西觸手可及的時候,低層人就會安分下來,快樂的毫無怨言的無知無覺的繼續貧窮。。。

人是怎麼廢掉的

哈哈哈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快樂啊!快樂是第一法則,去寫讓人快樂的偶像劇吧!

最後我還是要呼籲一下:孩子們,讓我們陽光,讓我們正能量,讓我們就算腦殘也至少時時刻刻要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