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文化大講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鮑之死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管仲智慧及管鮑之死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之前的課程都有講過。管仲是春秋戰國時代,很出名的政治家。齊桓公時,拜管仲為相,甚至尊為仲父。本期興隆文化大講堂以管仲的智慧講起。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有一次,管仲和隰朋二人,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但在返回齊國的途中,軍隊迷了路,大家都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管仲想了想便說:我們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讓牠帶我們離開這個地方。

管仲於是叫兵士,找了幾隻老紀較大,在沙場已征戰多年的老戰馬出來,並放開了韁繩,讓馬匹可以自由行動。這隻戰馬果然是經驗豐富,放開束縛後,便徐徐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返回齊國的路。

憑著老戰馬帶路,齊軍終於找到了路回家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走了一段時間後,軍隊中的用水開始短缺,而山裡又找不到水源,隰朋於是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如果可以找到蟻穴,有一寸高的話,在深入地下八尺深的地方,便會有水源。於是大家便在附近找蟻穴,果然在穴下真的找到了水。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憑著管仲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齊軍終於成功返回家鄉。之後,人們取了管仲的例子來作為成語老馬識途,去形容一些很有經驗,又熟悉情況的人,能夠在某些方面作指引。

之後,管仲在齊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又提倡尊王攘夷,終於幫助齊桓公成就了霸業。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12月8日(本週六)上午9:30-11:30,在兗州興隆文化園西區靈光寶殿一層淨心書軒,將如期舉辦興隆文化大講堂第四十五期講座。兗州區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武秀老師,兗州區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馮憲開老師,兗州區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王登倫三位老師邀您來這裡傾聽儒釋道的故事。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本期授課內容提要:

一、管子的故事;

二、兗州金口壩的故事;

三、文化傳承的故事。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溫馨提示:如想參與興隆文化大講堂現場授課,可到興隆文化園西區靈光寶殿一層淨心書軒或觀看錄像回放。

兴隆文化大讲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鲍之死
興隆文化大講堂第四十五期:管仲智慧及管鮑之死

興隆文化園官方公眾平臺

歡迎大家踴躍投稿,興隆文化園精彩圖文可發至[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