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就不會遭受侵略了嗎?看看這些國家的遭遇吧

如果一個人活著,對誰都不搭理不依靠,還想活的好實在很困難。國與國之間也是如此。從世界歷史來看,小國生存是最難的,因為時刻都會涉及到站隊的問題。如果鄰居只有一個大國,也還好辦,但是,一旦鄰居大國多,那麼站隊一旦錯了,可以說後果那是非常嚴重的,會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因此,很多小國,為了避免此,都想成為永久中立國,這樣不用站隊,還可以保護自己。因此,歐洲先後產生很多永久中立國。

全球得到國際上的認可的永久中立國曾有11個,目前仍有效的是7個國家,分別是瑞士、瑞典、芬蘭、奧地利、愛爾蘭、哥斯達黎加、土庫曼斯坦。

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就不會遭受侵略了嗎?看看這些國家的遭遇吧

瑞士是最有名的“絕對中立國”

為什麼有些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現在無效了呢?原來有兩個原因,一是有的違反了永久中立國的義務,違背了永久中立的承諾,變得名不符實;二是自身沒有實力,依然被侵略。

那麼永久中立國應該承擔怎樣的義務和承諾呢?

首先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無論平時或戰時都要永遠奉行中立政策,包括不參加其他國家之間的戰爭,必須一直保持中立;不得主動發動戰爭,但是當受到其他國家攻擊時,為了保衛本國獨立和領土完整,允許進行自衛戰以及為此目的而在平時保持軍備;不得參加承擔進行戰爭義務的條約,如同盟條約、互助條約等。不得采取可能使自己捲入戰爭的行動或承擔這方面義務,如讓外國建立軍事基地、不得讓外國軍隊過境、不得對外銷售軍火武器、不得參與對別國的經濟抵制或封鎖、不得接受附有損害中立地位的援助,等等。

此外,一般不會與他國進行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不會進口尖端武器。對反恐問題,只要沒有與他國簽訂共同保障協議,永久中立國可以通過限制簽證、簽訂引渡協議等防止恐怖勢力的發展。

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就不會遭受侵略了嗎?看看這些國家的遭遇吧

雖然理論上絕對中立國不能出口軍火,但瑞典在二戰中卻靠販賣“博福斯高炮”大賺了一筆

永久中立國具有國際法主體地位。當他國軍事飛機誤入其領空,永久中立國有驅逐的權利。這種驅逐往往以自衛性軍事常規方式進行。

所以要保持永久中立國地位必須自律,不能違背以上必須遵守的義務和承諾,否則人們就不會承認其永久中立國地位。

但是僅僅自律還是不夠的,還要有實力。如果沒有實力就很容易被侵略,從而失去永久中立國地位。最典型的例子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夾在大國之間,都想成為永久中立國,但是在第二次大戰中三國都被德國入侵,因為荷蘭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比利時和盧森堡是進攻法國的戰略要衝,這三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即使表示中立也是逃不過德國的侵略。

因此,要做中立國那也是很難的,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必須要有實力才行。比如瑞士,雖然國土面積很小,人口跟荷蘭也差不多,但其實瑞士的實力,主要集中在強悍的軍力上面,瑞士自古以歐洲僱傭軍的身份出現,而且瑞士僱傭軍勇猛善戰,彪悍狠毒,因此備受歐洲畏懼。而且瑞士宣佈永久中立國後,就開始實行全民皆兵制度,武裝百姓,發展軍事,雖然國家小,但是軍事力量雄厚。而在一戰、二戰中,瑞士之所以能成為唯一倖免被入侵的中立國靠的也是這強悍的軍力。

一戰時期,曾經8國陳兵瑞士國境,將瑞士包圍,隨時入侵,而瑞士不但不害怕。還立刻全民皆兵,守衛邊疆,聲勢浩大,鬥志昂揚。最終八國被這種陣勢嚇到了,因此最終才被迫放棄攻打,瑞士用實力保住了自己的地位。而二戰中也是如此,在歐洲橫掃,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攻佔了大部分的西歐領土,連法國都成為傀儡,但是唯獨瑞士,希特勒不敢碰。因為當時瑞士已經做了全國動員,修建碉堡,而且計劃跟希特勒死磕到底。即使上山打游擊,也要打敗希特勒。因此,希特勒最終放棄攻打瑞士,進而去打蘇聯,可以說,希特勒認為打蘇聯都比打瑞士容易。

宣佈永久中立的國家就不會遭受侵略了嗎?看看這些國家的遭遇吧

因此,從本質來看,瑞士之所以在群雄逐鹿的歐洲,在大國周圍能中立,其實最為本質的就是自己的實力,自己的軍力。只有一個國家自己足夠強,別國不敢侵犯,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否則即使中立了,也沒人在意,也保不住。所以,弱國無外交,即使小國,也要強悍才行,否則什麼也做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