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之路歷經坎坷。在最初的十幾年中,外資在國際投資併購高潮的推動下,中國企業一直處於被併購的狀態,而且都是各行業的龍頭企業。

但在最近的十多年裡,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國內各行各業的海外併購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呈波動上升狀態,形成了一波中國企業海外“抄底”的強勁熱潮,從家電、影視、汽車、圖像傳感器和移動GPU芯片等領域遍地開花。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海爾,在2011年收購日本老牌家電企業三洋。在2012年,海爾又收購了世界上頂級廚房家電企業斐雪派克。隨後2016年,海爾以55.8億美元收購了通用家電業務,該筆收購是中國家電業最大一筆海外併購。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中國企業海外收購,都是收購的虧損企業,而通用家電業務則是盈利的業務,其佔美國市場近14%的份額。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萬達,在2012年以26億美元高溢價收購AMC,包括購買100%股權和承擔債務兩部分,成為當時中國民企在美國最大的一起併購案。當時AMC是一個處在破產邊緣的北美第二大院線。在萬達接手後,AMC也更新了影院破舊的設備,吸引了更多的觀影者。2013年,AMC扭虧為盈,登陸紐交所成功上市。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在2016年,萬達宣佈以不超過35億美金現金收購傳奇影業,此前出品過《蝙蝠俠》等一系列著名影片。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吉利,在2017年,吉利正式收購了馬來西亞的寶騰汽車,共計49.9%的股份,還有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這家中國企業也是一家實力雄厚的汽車品牌,它之前就已經擁有了吉利汽車、沃爾沃、寶騰等品牌。其中,吉利收購沃爾沃是我國汽車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2010年8月2日,吉利控股集團花費15億美元,正式完成對沃爾沃轎車公司100%股權的收購。

與吉利聯姻之後,沃爾沃汽車依然獨立運營,但後勁十足。2017年,沃爾沃汽車的銷量為57.16萬輛,營業利潤為141億瑞典克朗,增長27.7%。據瞭解,從2019年起,沃爾沃汽車將不再生產傳統的汽油或柴油動力汽車,向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全電動汽車發展,到2025年將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美的,在2016年10月13日,歐盟委員會根據歐盟合併條例批准美的集團收購庫卡,成功收購持有其94.55%的股份。

德國的庫卡是當時四大工業機器人的企業,也是全球第一家為家電企業提供服務的企業,同時也向大眾,奔馳汽車這樣的公司提供技術服務。

庫卡在今年10月29日發佈的2018年三季報中透露,今年第三季訂單同比下降6.8%至7.501億歐元,預計2018年全年的銷售收入約為33億歐元,因此低於年初公佈的35億歐元的預期。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中信資本,在2015年,以19億美元左右的價格,收購了豪威科技。後來豪威科技從納斯達克證券市場退市。2016年初收購圓滿完成,美國的豪威科技就改了國籍,成了北京豪威旗下的公司,而且它的80%收入都來自中國市場。

目前,手機攝像頭模組裡面的圖像傳感器,索尼、三星和豪威科技是三巨頭。


國籍都改了,那些被中國企業收購的海外品牌

中國化工,在2017年,以430億美元達成了交易協議收購瑞士先正達,這也是截至目前中資企業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案,中國化工也將躋身全球農化行業第一梯隊。

長期以來,全球農化行業第一梯隊呈現“六巨頭”格局,分別是先正達、孟山都、拜耳、陶氏、杜邦和巴斯夫六家跨國公司。

先正達是全球第一大農藥、第三大種子農化高科技公司,有259年曆史。擁有農藥、種子、草坪和園藝三大業務板塊,是全球最具價值的農化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