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四十九章簡譯

成功人士永遠不會執著於自己的偏激意志,而是會去了解民眾的意志需求取向來作為自己行動的指導思想。

對於具有很強辦事能力的人,我能夠把握適應他們;對於不是很會做事的人,我也能夠把握適應他們。這就是對事物固有運動規律屬性特徵的正確把握運用方法。

對於認可我能力屬性特長的人,我能夠理解認可他們;對於不認可我能力屬性特長的人,我也能夠理解認可他們。這就是對事物屬性特長特徵社會價值的共識和權威的建立。

成功人士在社會上總能善於採集利用各種事物的固有屬性狀態和客觀運動規律來協調處理人們之間的各種意識形態矛盾衝突。

普通老百姓一般都只關心自己所能得到和享受到的實際現實利益,成功人士則會關注把握人類初始的固有基本屬性和最終本質需求。

這一章老子是講人類的所有社會實踐活動是通過人類固有的生命屬性功能特長特徵作為工具去實現的,而不是用“思想意識”。所以要善於瞭解屬性,善於把握屬性,善於運用屬性。任何屬性特長特徵有兩個原則:第一,能夠正確把握操作運用;第二,要有實用需求價值。這兩個原則缺一不可,否則這種屬性特長技能就是“餘食贅形”,就是“道之華而愚之首”。

“無心”是指沒有脫離客觀實際運動規律的個人主觀憑空想象意志。“以百姓之心為心”其實就是指要進行實事求是的客觀實地調查。“善”是指擅長技能、善於運用特長特徵的屬性,是一種能力手段。“信”就是信用、共識、認可的社會價值,比如信譽、權威、人格、尊嚴、承諾、契約等等等等。“德善”就是事物屬性的使用價值。“德信”就是事物屬性的社會價值。“歙歙焉”是指不斷收集聚攏梳理各種散亂無序事務的樣子。“渾其心”是因為人們都有自己不同的思想意識形態和個性化的屬性特長,成功人士往往善於利用運動規律“和光同塵”的固有支配權力來獲取所需利益。最後一句話是指普通人只注重事物屬性的外在形態既得利益,成功人士則會注重事物屬性的固有本質和利益的最終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