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殺妻案時有發生,家有男孩的父母該教他什麼

男子殺妻案時有發生,家有男孩的父母該教他什麼

最近,一則男子為騙保3000萬將妻子殘忍殺害的新聞震驚了網絡。

天津張姓男子,為了騙保,事先精心策劃,給妻子小潔買了保額高達3000萬的人身保險,並把自己作為妻子身故後的唯一受益人。

這一切辦妥之後,便心懷鬼胎地帶著妻子到泰國這個沒有死刑的國家旅遊。

旅遊中,他用殘忍的暴力手段把毫無防備的、深愛他的妻子殺死在酒店裡,致使小潔身上多處是傷,三根肋骨折斷,肝臟撕裂。

其心之歹毒,手段之殘暴,令人髮指。

正可謂地獄坦蕩蕩,惡魔在人間。

每當有類似的慘案發生,都會讓那些家有未嫁女兒的父母再一次陷入恐慌中,她們為此焦慮,急切地想告訴女孩如何要遠離渣男以及遇到渣男該怎麼做等等。

一系列的文章見諸媒體,深恐自己的女兒遇上這樣的人渣,不僅婚姻和人生不幸,最後連性命都不保。

比如,有人寫:

殺妻騙保案:我曾經告訴女兒要善良,現在我想讓你更壞一點

男子殺妻騙保3000萬:女兒,我有幾句話要對你說

……

一篇篇文章言辭肯切,都希望通過這些血淋淋的慘案,讓女孩都汲取教訓:在戀愛婚姻中,要認清男人的真面目,如何辨別壞人遠離渣男而自保,想讓女孩一個個都瞬間變成火眼金睛一樣。

這固然不錯。

我以為,這個案件,不只讓家有女孩的父母恐慌,更應該讓家有男孩的父母深思:該如何教育男孩成為一個有良好道德品格的人。

如果男孩從小受到良好的品格教育,對父母有孝心,對別人有愛心,對家庭有責任心,成長為一個有擔當的好男人,那麼女孩還會受到這樣的無端傷害嗎?還會發生這麼多悲劇嗎?

2.

震驚一時的上海殺妻藏屍案,最近進入二審階段,也再次引起人們對這一案件的關注。

2016年10月18日,因為家庭瑣事,楊儷萍被丈夫朱曉東扼喉嚨而死,之後朱曉東將楊儷萍屍體藏在自家冰櫃裡。

從作案直至歸案的3個多月裡,朱曉東還用楊儷萍的錢款以及以楊麗萍名義所借來的貸款、身份證,多處旅遊、並與異性開房約會。

為了掩蓋楊儷萍已死亡的事實,朱曉東還冒充楊麗萍,通過微信與亡妻的家人和朋友聯繫。製造楊儷萍還存活的假象。

事發後,此案也引起大家義憤,許多人更是發文告誡女孩,寧可不嫁也不要這樣的男人。

從朱曉東的家庭教育來看,這也是一個失敗的教育案例。

朱母一個人把兒子養大,她對兒子的愛更多了一層,溺愛,嬌慣,使他養成了好吃懶做,遊手好閒的惡習,對家庭沒有責任心,多次出軌。

就是這樣,在庭審過程中,朱母一直站在兒子一邊,對兒子的溺愛溢於言表,犯了這麼大的罪過,她居然還說兒子“還是個小孩子,沒經歷過什麼事情”,而對兒媳婦的要求則是“你已經是個大人了”,就這麼雙標。

這兩個男人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德敗壞,人品惡劣,一個為了錢喪失人性殺妻騙保,一個因為家庭瑣事殺妻藏屍,之後還 用妻子的名義借錢揮霍,他們喪失了做人的基本道德。

一個男孩,從小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多麼重要,作為男孩的父母,為了自己的男孩將來能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擔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至於走歪以致犯罪,就要從小培養男孩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良好的道德品質就包括愛心和責任心,愛父母愛家庭,擔當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否則,像上文中這兩個案例的男主那樣,無疑把自己和家庭推向了深淵。

教育學家Graham說:沒有品格的人生如同被打碎在垃圾堆裡的蛋,他的純潔美好都將消失殆盡。

3.傅雷先生不僅僅是一位優秀的文學翻譯家,他的成就不只是留下了像《約翰·克里斯多夫》,這樣眾多經典的世界文學名著譯本。

此外,他還是一位嚴格、盡職的父親,在教育孩子上也堪稱是世人的楷模。

他與孩子寫的書信,他愛子、教子的精神讓世人感動。

傅雷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後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道德融入了對兒子的諄諄教誨中。

由這些信件彙集而成了《傅雷家書》——是一本教導中國孩子如何做人的書。

他不僅在音樂藝術上支持兒子,在道德品格上更是嚴格要求,教育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著的藝術家”。

在傅雷的嚴格教育下,兒子不僅取得了音樂上的成就,還是個道德和人品俱佳的人。

可見,教育男孩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多麼重要,良好的道德品質就包括對父母的孝心,對別人的愛心,對家庭的責任心,對社會的擔當精神。

這不僅關係到一個人前途和人生,也是一個家庭幸福的基礎,是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的保障。

有一篇網絡爆文叫《“我的學渣兒子,媽媽相信,你是來報恩的!”》看哭了很多人。

文中說:自己的兒子雖然學習不好,但是在他們的教育下,他懂禮貌,進樓門時看到身後有人會用小手撐著門,等後面的人進來;會研究廚藝,才10歲就能做好幾種像樣的飯菜。

他孝順父母,懂得父母的辛苦。有一天這個母親犯了頸椎病,頭疼的厲害,兒子心疼媽媽,讓她去休息吧,不要陪自己做作業了,自己能把作業做好。讓這個母親很感動。

他還知道給母親蓋被子,怕母親凍著了。

其實,讓一個男孩學習的意義,無非是為了讓他以後有能力去養活自己,承擔家庭的責任,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一個男孩,勤勞懂事善良,有孝心,有愛心、有責任心,對家庭有擔當,有了這些良好的道德品格,即使不能成名成家大富大貴,也能有自己的天地,能夠踏踏實實做一份平凡的工作,能讓家庭幸福。

4.

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有振聾發聵的吶喊:少年強則中國強,少年智則中國智。

男孩的教育不僅關係著男孩的人生和未來,更關係著一個家庭的幸福,關係著國家的未來。

家有男孩的父母,應該怎樣培養男孩擁有良好的道德和優秀的品質呢?

一:不要溺愛嬌慣男孩,溺愛和嬌慣是男孩教育中的大忌

慣子如殺子,慈母多敗兒。這些道理似乎每個做父母的都懂,但是還有很多人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仍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們無條件地滿足他的不合理的要求,最終養成了一個好逸惡勞毫無擔當的男人。

對男孩的教育,一定要有規矩意識,犯了錯誤要批評甚至懲罰,讓男孩適當吃點苦頭,培養他克服困難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

二:在家庭教育中培養男孩的責任心。

責任心,是指個人對自己和他人,對家庭和集體,對國家和讓會所負責任的認識、情感和信念。責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礎,對男孩孩子責任心的培養尤其重要,這決定著男孩長大後能不能擔負起家庭和社會的責任。

家長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孩子對家庭的責任心。和孩子進行協商,對孩子解釋他們應該做某事的理由。

作為男孩,要讓他從小懂得體諒父母,關心父母,從家庭小事做起,鍛鍊他獨立自主的能力。

比如,讓男孩子給父母端茶倒水,適當分擔家務,有好吃的跟父母分享,鍛鍊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三:讓男孩子心中有愛,關心他人,善待他人。

要求他主動關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時候,讓男孩學會照顧父母。

讓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勵孩子給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禮物。

這樣,天長日久,潛移默化,男孩終將成長為一個有良好道德品格的人,成為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好男人,女孩們還會擔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