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城,遇自己:西子湖畔遇佳人,敞開心扉皆有情

前年,在杭州開公司的表弟,生意很有起色,誠邀我過去幫忙。盛情難卻,我只好停薪留職,從家鄉一路僕僕風塵地趕往杭州。

表弟的公司離西湖不遠,蘇軾的那首讚美西湖的詩詞令我記憶猶新,“春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說句私心的話,與其說我是來幫表弟打理業務,倒不如說是被西湖美景吸引過來的。

到達杭州正是中午時分,表弟領著我到西湖附近名聞遐邇的“樓外樓”飯店去吃飯。

表弟點了“樓外樓”的招牌菜“西湖醋魚”,“宋嫂魚羮”,“東坡燜肉”,“幹炸響鈴”,“西湖蓴菜湯”,一壺黃酒。

我這個北方人第一次吃江南菜,雖然不太喜歡吃甜,但那種香糯酥脆,鮮嫩酸甜刺激味蕾的感覺還挺舒爽的。

華夏幾千年的飲食文化,被“樓外樓”的廚師們演繹地淋漓盡致。

每次下班,我都到西湖去走走看看,西湖的美,不像北方山水類似於魁偉漢子的那種粗獷美,而是像一個小家碧玉那種溫婉柔媚的美。碧水盈盈,波瀾不驚,岸邊的青柳垂下它綿軟無力的枝葉,在“風姑娘”地吹拂下,不顧羞澀地“親吻”著水面,蕩起一圈圈多情的微波。人行道旁“碧草散清香,花開吐芬芳”,草與花相偎依,守護著西湖的水,三者之間彷彿百年有約,你欣賞著我,我流連著你,共同為遊客敞開一扇“美豔之門”。

遇城,遇自己:西子湖畔遇佳人,敞開心扉皆有情

有一次,我在西湖遛達,一場江南雨悠然而至,那繞指柔的雨絲輕拂塵面,沾溼衣衫。一個娉婷嫋娜的姑娘佇立湖畔,呆呆地望著湖水出神,被雨水浸溼的衣服貼在身上,露出了凹凸不平的身體輪廓。莫非她要……,我不敢再想下去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正準備走開,忽然聽見姑娘“嗚嗚”地啜泣聲。我不忍離去,心裡忐忑地走到姑娘身旁問道:“小妹妹,你這是哭啥嘞?有啥難事說出來,看我能不能幫助你?”姑娘止住哭聲,俏臉梨花帶雨地扭向我,可能是剛哭過的緣故,她睫毛打著卷,美眸略顯發紅地看著我——與其說看,不如說是“審視”最準確的了。

“聽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姑娘可能看著我不像壞人(其實俺本身就是好人嘛),於是就放鬆了警惕問道。

“不是。我在這兒跟著親戚打工的。”我實話實說。

“謝謝你,我的事你管不了的,你走吧。”姑娘下了“逐客令”。

越是這樣我越是不能走,善心使然,我近乎哀求地讓姑娘說一說她的情況。

姑娘看到我著急又可笑的樣子,便喊著我在小亭子裡坐下,然後就說出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姑娘在杭州市的一個局委上班,談了個對象,兩人初相識時很談得來,你儂我儂,如膠似漆。後來男孩出國,在國外又找了個條件好,家庭優渥的女孩,於是變成了一個“負心郎”。姑娘氣不過,想不開,準備到西湖輕生。

遇城,遇自己:西子湖畔遇佳人,敞開心扉皆有情

我聽後勸慰姑娘,這樣不講情義,朝三暮四,滿眼勢力的男人,你早點離開,也不是啥壞事。世間的男孩多的是,你一定能找一個稱心如意的郎君。現在你心裡就像這西湖的雨一樣,紛紛擾擾,繚亂心扉,等到雨過天晴之後,當你看到豔陽麗日,可能又是一種心情。加個微信吧,有啥事咱共同解決。

姑娘沒有拒絕並聽從了我的建議,把原來“孤獨人”的網名改成了“西子姑娘”。

後來,“西子姑娘”終於找到了心儀的男孩。結婚那天,我還作為她的孃家人參加了她的婚禮。

我在杭州呆兩年啦,看了很多西湖的美景,像什麼“蘇堤春曉”,“斷橋殘雪”,“雷峰夕照”,“花港觀魚”等。我對西湖並不是“碎片似的閱讀”,而是全方位的去觀察,去欣賞,去思考。一座名山,一處聖水,一方風景,都是引以為傲的城市名片,是天公的恩賜,大自然的傑作,先人們呵護的結果。西湖豐富了杭州人的人文思想,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我雖然不是杭州人,有一首《鄉愁》的歌裡不是唱到,“日久他鄉即故鄉,年深外境猶吾境”,我已把杭州做為自己的“第二故鄉“了。

遇城,遇自己:西子湖畔遇佳人,敞開心扉皆有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