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用2秒即可制备聚合物分子半导体薄膜是怎么做到的?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具有质量轻、可弯曲和可大面积溶液加工等特点,在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器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聚合物半导体材料具有电学性能可调节、易于溶液法加工、成本低廉等优势,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这使分子易于发生扭曲、折叠。同时,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排列更加混乱。因此,溶液法制备的薄膜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缺陷,使载流子迁移率难以提高。那么如何才能使聚合物分子整齐有序的排列呢?


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云龙研究员、刘云圻院士与天津大学胡文平教授合作利用与工业上roll-to-roll(卷对卷)兼容的bar-coating方法制备了分子排列整齐的取向聚合物半导体薄膜。涂布棒以120 mm/s的速度涂膜,可以仅用两秒的时间高效率的制备出A4纸大小的聚合物薄膜,薄膜厚度控制在11纳米。通过溶液溶度的调控,也可以制备出2纳米厚的单分子层薄膜。

涂膜过程中,缠绕在棒上金属线之间会产生均匀的切向力,是促使分子整齐排列的主要因素。移动速度越快,力越大。作者对比了不同移动速度下,半导体的薄膜形貌(图1c-f)。当涂膜速度为120 mm/s时,可以产生线型的取向一致的晶畴。并且通过2D-GIWAXS测试得到聚合物主链与晶畴的方向平行(图2)。当载流子传输方向与聚合物主链方向一致时,得到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的空穴迁移率为5.5 cm2V-1s-1,电子迁移率为4.5 cm2V-1s-1。器件的迁移率是spin-coating法制备的晶体管性能的9倍。


仅用2秒即可制备聚合物分子半导体薄膜是怎么做到的?


图1: a) Bar-coating 仪器设备图以及得到的A4大小薄膜;b) Bar-coating 制备PFIBI-BT分子有序排列示意图和分子式;c) spin-coating法制备的聚合物薄膜形貌;d-f) bar-coating法以不同速度制备的多层聚合物薄膜。



仅用2秒即可制备聚合物分子半导体薄膜是怎么做到的?


图2:PFIBI-BT薄膜的2D-GIWAXS图, a) spin-coating 法制备的薄膜;bar-coating法制备的取向薄膜, GIWAXS入射光方向与晶粒方向 b) 平行;c) 垂直。


该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以快速的低成本的方式,制备大面积的有序聚合物半导体分子薄膜。既具有良好的器件性能,又与工业化生产兼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