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千年石窟32洞存坍塌風險


世界文化遺產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千年石窟32洞存坍塌風險

麥積山石窟有32個洞窟被指屬一級風險最為嚴重。

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石窟,是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亦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惟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首次對洞窟現狀進行全面調查評估,初步發現221個洞窟中,有32個屬一級風險,整窟或局部存在坍塌、壁畫脫落等風險。

經初步調查,麥積山石窟被分為3個風險等級,以一級為最嚴重。例如,距地面約80米的麥積山石窟第4窟,就存在一級風險,在該處的一座主佛西側背光處,出現了大範圍牆面鬆脫危險;二級或三級洞窟的保存狀況則相對良好。

世界文化遺產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千年石窟32洞存坍塌風險

石窟內的壁畫出現脫落。

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保護室副主任嶽永強表示,巖體風化、滲水、牆面鬆脫等,是麥積山石窟的主要病害類型。加之麥積山石窟地處林區,氣候潮溼,還面臨潮溼環境下的微生物病害防治等難題。他強調,此次對洞窟現狀和險情等進行調查,為今後的保護工作打好基礎,未來將對病害洞窟和部位進行持續監測,並制訂修復計劃。


世界文化遺產甘肅天水市的麥積山千年石窟32洞存坍塌風險

石窟內的佛像出現破損。

位於絲綢古道上的麥積山,是一座高142米的孤峰,因山型似麥堆而得名。石窟始建於距今約1600年的後秦,在北魏時期空前興旺,並經歷代各朝擴建。現存洞窟中有大量精美的雕塑、壁畫等,被稱為“東方雕塑館”,與莫高、雲崗、龍門合稱中國四大石窟。

該石窟第一次保護工程始於1976年,直至1984年才結束,迄今已33年。石窟於2014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文物保護部門歷年來展開了壁畫臨摹、修補等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