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定律。

只要坐上火車,

不管多近的車程,一定有人哧溜哧溜吃泡麵,不慌不忙的扒橘子;要是趕上飯點,你還能聞見梅菜扣肉和紅燒肉齊飛的香味。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火車一開,泡麵就整

當然火車上的泡麵沒這個條件哈。

上車就整,開車就吃。似乎成了每個行人坐火車時心照不宣的儀式。

但如果在火車上吃什麼也有鄙視鏈的話,那麼德州扒雞一定是最頂端扯著雞翅俯視眾生的那一個。

德州扒雞在火車上的燃情歲月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過道把腳收一收,讓一讓......

在熟悉到宛如貫口的吆喝聲下,德州扒雞開始了它火車餐王者的霸業。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肥美的燒雞

沒人能拒絕燒雞的力量。

泡麵味道太沖,很有點影響社會團結的意思。盒飯貴就不說了,還忒難吃!

只有水果黨堅定地在一邊玩梗,你站在此地不要走動,我去買幾個橘子!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牛肉

誰要是能在飯點掏出個鴨脖子雞爪子,恭喜你,全車廂的人都會對你肅然起敬。

但這遠遠不是終點,你要能直接拎出個剛出爐的德州扒雞,好麼,那你就是這節車廂的王!

每一個經歷過綠皮火車時代的人,都不能忘懷曾經德州扒雞的火爆場面,具體一點來說,排隊買火車票都沒這麼積極!

列車剛到天津,乘客們就開始有條不紊的排隊型了。等到德州一到,門一開就往月臺上衝。一瞬間,賣扒雞的小販就被圍成一圈,幾分鐘扒雞就一掃而空,搶到的乘客心滿意足的拎著油紙包回車廂,搶不到的憤憤不平指天罵地。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上個世紀買扒雞的場面

20世紀80年代德州火車站搶購扒雞的情景

不開玩笑,能在接下來這段路程痛快的啃一隻扒雞,你就是這個車廂最幸福的人。

別跟我說什麼泡麵、盒飯、麵包餅乾橘子、火腿腸......跟一隻油香四溢的扒雞比,那都是個渣!

火車慢慢悠悠往前開,你雲淡風輕的剝開油紙包,耐心的撕扒雞,肉骨輕輕一扯就分離開來,輕吮骨頭,大口吃肉,這時候要是能再來瓶衡水的老白乾兒就更美了。

在火車單調的晃動和白噪音裡,伴隨著窗外坦蕩的華北平原,悠閒的啃著扒雞,不等到徐州就啃得連骨頭也不剩。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誘人

然後再在別人豔羨的目光中擦擦嘴,心滿意足的打個飽嗝兒,朋友,這才算是沒辜負這火車票錢!

德州扒雞就真的有那麼好吃嗎?

梁實秋坐平浦火車路過德州,一嘗之下驚為天人,回京以後念念不忘。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德州站

大約一圓可買三隻,燒得焦黃油亮,劈開來吃,鹹嘖嘖的,挺好吃!——《雅舍談吃》

而號稱民國第一美食家的唐魯孫更是德州扒雞的死忠鐵粉,每次從上海去天津,都得特意在德州下站買一隻扒雞。用他的話說:

這一頓肥皮嫩肉、膘足脂潤的扒雞令人過癮,旅中能如此大快朵頤,實在是件快事!

這德州扒雞實在是太有魔力,唐魯孫先生吃的太忘情,甚至還坐過了站。

德州扒雞上位史

德州,也被有心人稱為德克薩斯州。

德州扒雞也和德州撲克並稱德州雙絕。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雞肉

德州扒雞又稱德州五香脫骨扒雞,一般的初級玩家通常會理所當然的把五香理解為「五香味」。然而!五香才不是指味型,德州扒雞的五香其實代指崔金祿、韓世功、侯寶慶等五位德州扒雞傳人的五家店,五家的配方相互融合,才有瞭如今的德州扒雞。

據《德州市志》記載:乾隆下江南,在德州吃了一隻扒雞,當時龍顏大悅,就封了個天下第一雞。

故事沒創意也就罷了,何況乾隆出了名的大嘴巴,他許下的天下第一最少都一個排了!

目前確跡可查的德州扒雞,大約出自1911年,是當時德州老字號「德順齋」燒雞鋪的掌櫃韓世功所做,算下來還真一百多年了。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德州扒雞

德州人吃扒雞都得是專門到扒雞美食城去,當天殺當天做,配上兩瓶冰冰兒的啤酒,那才叫美呢!

一隻正經的德州扒雞,重點就在這個「扒」字,先要大火煮,然後小火燜,雛雞要燜6-8小時,而老雞要燜8-10小時。經過長時間燜煮的扒雞,輕輕一抖,即可骨肉分離,潤滑無比。

雖然我說的很熱鬧,但事實上,德州扒雞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是專屬德州人的美食,屬於那種名聲雖大,但上不了檯面的美食行列。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德州扒雞

德州是座交通便利、經濟卻不咋地的城市,雖然位於華北平原中心地帶,但存在感基本沒有,全靠德州扒雞刷臉了。

換句話說,除了德州,你聽說哪的人請客直接拎個扒雞?確實不太好看啊。

但火車解救了扒雞,十月革命的一聲槍響送來了馬列主義,津浦線的火車轟隆帶火了德州扒雞。

1912年,津浦鐵路(今京滬鐵路)和石德鐵路(石家莊-德州)全線通車,德州成了重要的交通樞紐。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天津到上海的火車

德州扒雞,就是為火車而生的。相比烤鴨、鹽焗雞,輕輕一碰就脫骨的扒雞應該是最適合帶上火車的肉食,無需用力拆分,甚至不需要餐具就能大快朵頤,方便指數五顆星。

當時從天津到上海得八個小時,德州前後又沒有大站。試想,你飢腸轆轆滿眼泛綠光,聞到站臺上燒雞味你不瘋啊!

而扒雞這種東西簡直是上天賜給火車的禮物,烹製長達8小時的扒雞由內拆骨,輕輕一扯就分解開來,比一元一次方程還好解,根本用不到什麼餐具!

自此,德州扒雞一戰成名,並迅速流傳到北京、天津、濟南、南京、上海各大城市。據記載,民國時期的德州站有著攤連攤、鋪連鋪賣扒雞的盛景。

那年頭,德州扒雞甚至還成了打卡的標誌。你要是到德州不買個燒雞回家,都不好意思說來過我們山東。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德州扒雞

但是現在不行了,很多直播、網紅店紅起來了,他們做的扒雞也不是以前的味兒了,德州扒雞的命運現在很悲慘。

其實在在民國的時候,就記載過當時黑心商販用烏鴉代替扒雞:因為快車經過德州時,多半是晚飯前後,小販所提油燈,燈光黯淡,每隻扒雞都用油紙包好,包的鼓鼓囊囊的,等買了上車,撕開紙一吃,才知道味不對,可是車已開了。

因為火車,這隻雞成為或火車第一雞,路過山東的應該都買過

德州扒雞

早些年為了吃到一隻正宗扒雞,德州人甚至可以不辭辛苦穿越大半個城市去扒雞老店購買。

不過這還算好的,好歹給你個肉吃,小的時候有個哥們那才叫一個慘!這個哥們在綠皮火車到德州時,探出腦袋買了一隻站臺小販的扒雞,沒想到小販心壞,拿到錢後,就把扒雞遞給這個哥們,可是,火車開了小販拿著燒雞死活不撒手,結果這哥們二十塊錢就拽回來一個雞爪子,幸好味道還不錯,就著喝了半瓶酒。

如今的德州扒雞早就和火車深度合作了,不僅在德州,如今幾乎只要經過山東的火車,都可以見到真空包裝扒雞,真可以說是以一己之力帶動了火車餐事業的發展。

高鐵上60一隻的扒雞大概如此。

雖然我的德州朋友總是跟我說,站臺上燒雞沒有德州美食城新鮮熱乎的好吃,別亂買!

又到春運高峰了,不知道通往你家的列車上,有燒雞嗎??

如果在擁擠的車廂裡啃上一隻肥美的燒雞,依舊是在漫長旅程裡最快樂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