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一直以来,口袋君发现:

对于普通中国观众而言,一部电影获奖,并不构成

“非看不可”的理由。

即使是电影行业最高奖“奥斯卡最佳影片”,

其实就是名气比较大,但真正看过完整电影的,在影迷圈也并非大多数。

回顾过去12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无论是观看率,还是当年获奖后的讨论热度,其实都不算太高。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不相信?我们来投个票!

本质上来说,

奥斯卡最佳影片带有很强的美国和西方中心论的意识形态。

细究奥斯卡评委们的组成,

一方面,演员占据大头;

另一方面,高晓松口中的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占据绝对主力。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他们所关注的题材,和普通中国人的观影口味往往大相径庭。

因此,过去12年间,

仅有6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引进过中国内地。

票房表现最好的是去年引进的《水形物语》,最终报收1.05亿人民币。还闹出了“小黑裙”的尴尬事件。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在屡创票房新高度的内地影市,这样勉强过亿的成绩只能算是不温不火。

不过,今年的奥斯卡种子选手,有点不一样。

目前,

离2019年奥斯卡盛大举行的日子(2月24日)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颁奖季风向标出炉。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8部提名奥斯卡最佳的影片中,有三部在颁奖季中脱颖而出,那就是

1)Netflix黑白大作《罗马》

2)公路喜剧片《绿皮书》

3)皇后乐队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口袋君三部都已看过。

不得不说,这三部奥斯卡种子选手都有很强的时代背景,都很不错。

如果我是学院评委,

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我会选择

绿皮书

Green Book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5星/90分。

对于,大多数吃瓜群众而言,在看完一部电影后,所能想到的形容词是非常贫乏的,90%的情况下,都会选择这3个字:

01

真好看

无论你是阅片量上4位数的影迷,还是随便打发时间的普通观众,都会觉得《绿皮书》真的很好看。

由于对此片好看的程度估计不足,

口袋君原本准备打算睡觉前,就先看半小时,然而这部公路喜剧片却有着令人欲罢不能的上瘾节奏,始终狠不下心去按“关闭键”,熬夜一下子看完了。真的不是一点点好看!

如果用五个字来提炼出这部影片的精髓,

那就是简·奥斯汀的那部著作:傲慢与偏见

事实上,

哪怕是最亲密的夫妻,阶级差异所引发的偏见,往往是吵架的一大主题。

这也是此片最让人感同身受的一点。

一位来自纽约Bronx区的意大利裔白人大老粗,他是个一小时能吃下26个汉堡的大胃王。

为了赚1000美元,做了八周的专职司机。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老板是一位受过精英教育的顶尖黑人音乐家,对于生活的所有细节极为挑剔。

两人在上世纪60年代,深入种族歧视极为严重的南方腹地巡回演出。

对于历史和角色身份敏感的影迷肯定感受到了:

这是一部从人设上,就充满激烈矛盾的作品。

两个人的背景,堪称是一对反义词。

身在一个典型的意大利大家庭,

白人司机Tony Lip用词粗俗、酷爱垃圾食品、生活粗糙。

与《老友记》中的Joey很相似。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而“单身贵族”黑人音乐家Don Shirley说话优雅,酷爱干净、精致而绅士。堪比《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阶级、种族、受教育的差异以及一路囧途的麻烦让此片笑料百出。

其实,剥掉影片种族的外衣,《绿皮书》的内核简直堪比爱情轻喜剧。

司机也从一开始对这位举止高雅的黑人存在偏见,慢慢被这位艺术家的才华与风度所折服。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艺术家原本也看不上司机各种言行举止,但最终也被对方的真诚和善良感动,开始向对方敞开心扉。

两人,时而像一对父子:

黑人音乐家教导白人大老粗要讲礼貌,不要每句话都带脏字。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时而又似一对师生

白人司机写家信时,经常词穷,黑人音乐家出口成章,写出来的文字让白人老婆看到热泪盈眶。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当然,保镖、司机、跑腿的工作,白人司机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从某种程度上,

他俩的关系很像好莱坞经典爱情片中,

处于不同阶层的男女CP,在相处后,居然互相吸引 十分类似:

两个彼此看不起的人,慢慢学会接纳对方,这个过程温馨且令人感动。

最有意思的一段就是:车上是否吃肯德基的互动。

大大咧咧的白人司机不断地怂恿黑人音乐家在车上吃KFC大鸡腿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而黑人音乐家受制于自己的偶像包袱,

从一开始的拒绝,到欲拒还迎,小心翼翼地吃起美味的垃圾食品,

再到最后释放人性,将鸡腿扔出车窗。真的很可爱!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让高高在上的贵族干一件穷人才会做的荒唐事”,

令口袋君想起了

当年在《泰坦尼克号》上,小李子怂恿凯特朝大船吐痰的经典桥段。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从本质上来说,“傲慢与偏见”是根植在人类本性中的。

在飞机,铁路还没发明的年代,人类分布在世界各地,

因此难得有一个外来人,在互相不了解的情况下,只能通过一些

“表面可见的偏见”来降低认知成本。

随着全球化的开启,

如今的中国街头再也不会出现上世纪60年代“不许围观外国人”的标语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全人类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

每个族裔都有各色各样的人。

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不能以容貌和肤色取人。

然而,

单单是让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常识,美国在历史上却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绿皮书》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成为奥斯卡大热门,口袋君觉得最大的稀缺性就是:

02

笑着谈论沉重的历史伤痛

纵观全球,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很多沉痛的历史包袱,有些包袱重到至今还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然而,对于这些伤痛,

大多数人要么选择回避不讨论,要么苦大仇深地进行教条式的纪念活动

《绿皮书》则以轻松欢快的方式,来讲述当年美国种族隔离的沉重伤痛,实在是最好的呈现方式。

将历史的错误,真实地还原现场,

以一种通俗欢愉的方式,拍出来给下一代看,

这样,美国人就不会再也犯这样的错误了。

好莱坞电影人

再次用自己的勇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事实上,影片的两位主角在现实中,都有原型。

这本如今看来荒诞无比的《绿皮书》本身也在历史上存在过。

1936年,纽约黑人区,

一位名为维克多·格林的邮递员出版了第一本黑人旅行指南,名为《黑人旅游绿皮书》,上面列举了愿意为黑人提供服务的酒店、商场和餐厅。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在前言中,格林写道:

在不久的将来,这套书将不会再出版。到这本书停止发行的那天,我们的好日子就到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被尴尬歧视之苦。

直到30年后的1964年,

《民权法案》颁布,敲响种族隔离制度的丧钟后,《绿皮书》才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显然,这本书见证了那个畸形的年代。

电影中的两位主人公,

从纽约一路南下,验证了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有多严重:

一开始有钱的黑人音乐家还能住上高档酒店,

但抵达南方后,只能穿着西装住烂宾馆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到了肯塔基州不被允许用“白人厕所”,乔治亚州不给他试穿西装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再到阿拉巴马,

尽管是被请来演奏的座上宾,但就因为他是黑人,连和白人一起吃饭的资格都没有了。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更令这位黑人音乐家崩溃的是,

白人歧视他也就罢了,连黑人都视他为“异类”。

片中,Tony Lip的车在公路上抛锚,于是只得停下车修理。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身着高级礼服的Don Shirley等在路边,正好看到农田上劳作的黑人奴隶,双方互相对视!

奴隶们像看怪胎一般地看着 这位有白人服侍的黑人音乐家,让他颇为无奈和尴尬。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的确,在那个年代,品味、财富、礼仪、教育程度能做到像他这样的黑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身份认同深深困扰着他,令Don Shirley备感孤独。

通过黑人音乐家的视角,

影片十分全面地展示了美国不同族裔、不同阶级中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真正形成了一幅幅生动又写实的社会风情画。

与此同时,一位伴奏的大提琴演奏者向白人司机透露:

Don Shirley呆在纽约演奏赚到的钱,远远比虚荣的南方白人雇主要多很多,这趟南下之旅其实是他主动要求的。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钢琴才华来告诉所有白人:

黑人并不一定都是下等人。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即使这样做,会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极具下降,甚至将自身置身于危险之中。

因此,正如影片的台词所言

“改变人们观念,需要的不仅是才华,还有勇气”。

任何时代,每个角落,每种制度上,观念的改变都相当不容易!

需要很多勇敢的人,不断挑战世俗,用实际行动去感化,来说服,才会慢慢发生。

比如:

《黑豹》、《摘金奇缘》以及好莱坞如火如荼的#MeToo运动。

不过,

《绿皮书》最打动我的并非黑人音乐家的勇气之旅,而是影片的间奏:

03

对书信时代的缅怀

在评论大卖6.3亿元的《来电狂响》时,口袋君曾这样赞扬道:

此片最棒的一点,就在于引入了两个世界。

餐桌上,是貌合神离的发小们。

餐桌外,则是作为间奏的众生相。

两个世界一张一弛,相得益彰,非常戏剧化!

因此,对于一部电影来说,

核心剧情构成的“正曲”固然很重要,

但是,段落之间过渡的“间奏”若也能拍得好,绝对是令人难忘的点睛之笔。

由于是一部公路片,

《绿皮书》在城市与城市转换的地方,

以阅读白人司机撰写的家书,作为影片的“间奏”,反而成为全片最暖心的部分,充满了对书信时代的缅怀。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一开始白人大老粗并没有想好给妻子写信,之后,在黑人音乐家的感召下,觉得自己也更应该表现地有点文化修养。

不过,书到用时方恨少。

刚一下笔,Tony Lip就感觉自己报流水账报到词穷了。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于是,精通各类GRE词汇,知识修养极佳的黑人钢琴家,决定帮助他。

结果,大老粗写给老婆的信是越写越好。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可能口袋君自己是文字工作者的关系。

对这些美妙的话语特别敏感,大家可以感受下他的写信水平。

When I think of you ,I’m reminded of the beautiful plains of Iowa.

当我想起你时,我就想起爱荷华美丽的平原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breaking my spirit.

我俩之间相隔万里,让我心碎不已

My time and experiences without you are meaningless to me.

没有你陪我渡过这段时光,一切都显得毫无意义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was easiest thing I have ever done.

当年爱上你,是我所做过的所有事情中,最容易的一件。

I would count the hours,minutes and seconds until you are in my arms

每时,每分,每秒,我都在心中倒数与你重新相会的时间。

怎么样,黑人钢琴家有点水平吧!

虽然乍看起来有点肉麻,但一旦放到电影的剧情中去,再配上他演奏的钢琴曲,这些文字一下就变得深情款款起来。

不得不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兴起,

让我们随时随地,

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中的人,进行实时联系,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极其严重的副作用:

人类开始渐渐失去了“离别情”。

如果没有离别,那相聚的意义又何在?

要知道在诗歌最为鼎盛的中国唐代,“离别诗”是一种单独的类型。

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再也没有场合吟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清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而就在20年多年前,邮票与信封构成的书信时代,实在令人怀念!

那时,人们亲手用笔深情地书写,寄托自己满满的相思;

收信人耐心的等待,一切来自远方的联系,都显得那么珍贵!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见字如面、一封家书抵万金、N封情书才能追到心上人!

而这部《绿皮书》,便带我们重温书信所带来浓到化不开的情感浓度,在如今这个人情越发淡漠的快餐时代,实在令人动容!

综合来看,关于这部《绿皮书》的核心概念,可以开出这样一个脑洞:

将《老友记》中的Joey,和《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肤色变黑放到一辆车里,在上世纪60年代,来一场深入美国南方腹地的六周公路旅行,会怎么样?

如果我是奥斯卡评委,今年最佳影片就选《绿皮书》!

《绿皮书》就像一颗绿色石子,投入如今种族关系压力巨大,黑白分明的美国社会,激起了巨大的声浪。

能在短短的130分钟的时间内,

将种族问题、历史包袱、艺术文化、家庭责任这么多严肃的宏大命题,用如此轻松欢快的方式,统统探讨到深入骨髓的深度。

《绿皮书》这部电影不是一般的厉害和好看!

小金人事宜,附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