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全國人大代表、鶴壁市委書記魏小東

访全国人大代表、鹤壁市委书记魏小东

“如果說質量工作是鶴壁實現快速發展、轉型發展的堅實保障,那麼標準化工作就是推動質量工作的不竭動力。”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記者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鶴壁市委書記魏小東,他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質量觀。

魏小東告訴記者,作為全國首批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在以大質量對沖速度變化、助力結構優化、順應動力轉換的具體實踐中,該市突出標準先行,將標準化工作融入到工業、農業、服務業發展的方方面面,以標準帶動大質量建設,真正實現了以大質量引領鶴壁經濟的大發展。

魏小東給記者提供了3組數據。作為一座資源型工業城市,鶴壁市在全國率先將標準化融入到循環經濟發展中,建立了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標準體系13套,參與制定循環經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9項,年均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000萬元以上。

作為全國糧食生產基地,鶴壁在種植方面實現了良種、良田、良法全過程標準化,創全國25項糧食高產紀錄,浚單系列玉米品種累計推廣種植面積1300多萬公頃,增加經濟效益150多億元,成為全國第二大玉米種植品種。在養殖方面,通過實施“公司+基地+農戶+標準化”的生產經營模式,實行“五統一”(統一供雞苗、供飼料、供藥品、防疫程序、回收屠宰)管理模式,實現了“五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範化、防疫制度化、糞汙處理無害化)要求,人均畜牧業產值、肉、蛋、奶4項指標連續23年居河南省首位,永達公司出口產品在全國位居第三、全省位居第一,為神九、神十航天員提供了數十種航天食品。

作為一座新興城市,鶴壁市出臺了《鶴壁市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清理規範市級行政審批事項,對保留事項從項目要素、審批流程、服務方式、動態管理、審批監管等5個方面入手,全面實施標準化管理,2014年共取消下放調整行政許可158項、精簡率78.22%,審批時限壓縮15天,壓縮率75.4%。這些數據表明,在鶴壁,標準化的理念已滲透、植根於工業、農業、社會服務業發展的方方面面。

據魏小東介紹,除了上述領域,鶴壁市還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方面開展了積極探索。在今年的兩會期間,他代表鶴壁市遞交了關於儘快制定《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管理條例》的提案,並結合鶴壁市標準化工作經驗,提出了包括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程序標準化體系、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管理標準化體系、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服務標準化體系、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信息共享標準化體系等設想,並與參會代表進行了討論。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魏小東表示,作為第一批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第一個全國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市、第三家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市、第一批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第一批全省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市,鶴壁將以兩會為契機,推進標準化工作向全社會層面拓展,推進工業、農業、社會服務業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技術、標準、服務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