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金庸小說,習育人之法

讀金庸小說,習育人之法

——簡析金庸小說中,對家庭教育的啟示

社會在不停發展變革,這也使得教育領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傳授技能和知識的同時,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學生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們在當前新趨勢下的思維趨勢和基本思想。作為一名家長,這一直是我關心方向。但是現在學生有了廣泛的獲取新事物的途徑,信息諮詢正在迅速傳播,如何識別和選擇有意義的、正向的、優質的信息,讓學生學會使用。這已成為我們教育自己孩子最大的問題。

但是,家庭中的教育問題,和這一方面的探究,不能相互衝突,不能過份糾正。因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更適當的結合點。在這裡,我建議重讀著名作家"金庸"的經典著作,從中認識到教訓和不足的地方,引起孩子的關注和熱愛。

在筆者看來,我認為可以利用的孩子感興趣的武俠小說,進而探討小說的優秀的文化知識。例如,詩歌賦、禮儀規範、傳統文化洗禮等等。引導他們,最終可以達到育人的目的。在這裡,我主要從下列幾個方向,簡述自己的看法:

第一、學習寬容的對待社會,對待別人:

寬容,不僅是基本的修養,更是一種不受干擾的力量,是一種寬宏大量,一種開明的心態。悲哀的是,似乎每個人都習慣了這種缺失。在社會的影響下,我們原本單純可愛的學生也缺乏了"寬容的美德"。但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它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嚴格地對待自己,原諒他人,去用真心感化別人,那我們的社會就會更加和諧。

在金唐作品 "天龍八部"中有一段,描繪丐幫四長老率眾叛幫,甚至要奪走喬峰幫主的位子,但是失敗後被擒。其實,按丐幫規當立即被正法的,可是喬峰沒有藉機報仇,反而為四長老擺脫,最初根據相應的"本幫門規"不惜去犧牲自己,讓自己承受痛苦的折磨。把執法刀插入自己的身體,用自己鮮血赦免了正幫四長老。所以,先生在書中給咱們塑造了一個寬容的形象,雖然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喬峰的程度,但通過閱讀小說能多向"大家們"學習。

第二,學習幫助別人:

學著去幫助關心別的人群,是我們文明中優良的美德之一,更是民族一直髮揚的優秀文化!可是,我們現在生活環境,遠比小說中的世界要冷漠得多。面對暴力犯罪,很少有人站出來為正義辯護。我們中的大多數只是冷漠,只是像個看客一樣,不會去幫助他們。雖然不贊成大家都去用武力制止這些不法行為,但是請大家不要麻木,不要去扭曲是非。甚至去助長那些"不法"的囂張罪行。要知道,當我們面對生活的不幸時,要像想小說中的俠客一樣,要站出來,用正義的呼聲和行為去幫助人們。

"見不平,拔刀助"是俠客們基本的行為準則,他們甚至在小說中為了幫助他們,而去放棄自己的生活。楊過救陸無雙,前後與丐幫、全真教、李魔頭為敵。無忌哥為救"明教"中人,與各大派決戰,他最終深受重傷險些喪命。他們都是勇敢的騎士,雖然沒有獲勝的把握,但他們知道為此付出是值得的,所以在他人面對挫折和困境的時候,便會勇敢的挺身而出。

三、學會西脫處世:

在這個社會里,充滿了很多險惡的誘惑。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保持平和,淡然的心態,似乎也已成為年輕一代的一個重要課題。先生小說中,"青城派"餘滄海為得到武功寶典,用極其殘酷的手段將林家滅門。而華山派的嶽不群,收留林平之也是為了武功,為了利益。左冷禪更是想稱霸天下,其野心就像黑洞一樣,十分貪婪。東方不敗雖然最後成為"天下第一",那又如何?還不是付出了特別慘重的代價?那些為了利益的人,不擇手段,最後都是極其慘烈的下場,不得善終。這樣的故事,確實可以給我們深刻的反思和警醒。

第四、學會誠信:

先生的小說中,七怪為堅守一個曾經的誓言,放棄自己美好的生活,去大漠中辛苦的撫養郭靖,十幾年不曾動搖。而無忌哥哥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是去履行自己的承諾,將楊不悔送回到崑崙山上。這些,看起來微小的故事,卻都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和效法的楷模。現在的世界中,"誠信"何在?各種失信行為氾濫,大家之間沒有信任可言,所以個人覺得,我們應該去通過再讀金先生的小說,去親自的感悟體會里面的俠義精神,去學習和傳承那些優秀的文化,這對我們教育後代,肯定是一個好的引導。

金庸先生的文章給我們帶來很多能量和育人的啟迪,也希望經典可以再不斷的傳承,發揮更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