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報評論員:拼盡全力跑好我們這一棒——論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


天津日報評論員:拼盡全力跑好我們這一棒——論保持定力堅定信心推動高質量發展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天津,已經踏入負重前行、滾石上山最難的一程。然而,越難,越能體現我們事業的價值;越難,越能彰顯我們不認輸、加油幹,一起拼搏、一起奮鬥的精神。

最是奮鬥動人心,拼搏與奮鬥是一種傳承。天津地處渤海之濱,“天津衛”之“衛”,是前衛之“衛”,是敢領風氣之先,敢於挺立潮頭,敢於追求卓越。從退海之地到建成現代化大都市,從上世紀90年代的“一隻機”(摩托羅拉傳呼機)、“一碗麵”(康師傅方便麵)風靡全國,到如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有3000多家外商投資企業落戶, 成為我國經濟規模大、外向型程度高、綜合投資環境優的“開放高地”之一……天津人以“不破樓蘭終不還”“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鬥志,戰勝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在勇於創造的生動實踐中,譜寫了一曲志存高遠、自強不息的奮鬥壯歌。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拼搏與奮鬥是一種決心。2018年,天津人共同將“攻堅克難”刻寫在津沽大地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無不凝聚著拼搏奮鬥的汗水。完成2.1萬家“散亂汙”企業分類整治,劃定700多平方公里的綠色生態屏障,推出“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制三化”改革,啟動棚戶區拆遷改造“三年清零”……沒有一件輕而易舉,無不是真正難啃的“硬骨頭”。推動這些工作,貫徹的是高質量發展、綠色發展的思路之“變”,體現的是天津順應時代、浴火重生的決心之“堅”。

新徵程上再出發,我們沒有時間喘口氣、歇歇腳,拼搏與奮鬥是一種堅定信念。京津冀協同發展、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重大歷史性機遇惠顧,政治生態、自然生態、創新創業生態持續改善勢頭明顯,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些都是我們的底氣,是我們打贏高質量發展這場戰役的本錢。

當今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都不可能一路高歌猛進,都面臨過升級挑戰,都是在多次闖過轉型關口、實現鳳凰涅槃走到現在。我們要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借好時代大勢,乘好時代東風,不為困難所懼,不被雜音所擾,堅定不移邁向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現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進一步未必立即豁然開朗,但退一步必然是萬丈深淵。唯有不斷前進,愈難愈進、愈挫愈進,才能在前進中搶“時”奪“機”、應“勢”度“危”,才能雖難必破、雖遠必至。逆水行舟,不進是退,慢進也是退。我們必須以更大決心迎接挑戰,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以更大步伐實現跨越,拿出沖天幹勁,闖出山重水複,拼出柳暗花明。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為天津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中軍令已經下達,剩下的就是不折不扣執行。揮灑汗水、拼搏奮鬥,勇於在危機中創造機遇、在困難中尋找出路,化壓力為動力,積量變為質變,天津就一定能跨過歷史關口,在重要戰略機遇期增創新優勢、鑄就新輝煌。

百年風雨如磐,天津衛鐫刻了多少歷史記憶;四十年改革開放,天津人書寫了多少拼搏故事。站在新的起點,我們這一代天津人要發揚不怕難、不認輸的精神,握緊手中的接力棒,堅定信心、保持定力,擔當作為、奮力攻堅,拼盡全力跑好我們這一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