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石磨坊”鮮豆腐饞的小孩圍著灶臺直打轉 家鄉·年味


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拱橋村,村民冉隆旬、曾文秀一家子正在磨豆腐、備年貨。隨著元旦剛過、春節來臨,鄉村農戶年味兒愈來愈濃。殺年豬、磨豆腐、貼春聯......這些土家過年必備的“節慶符號”又喜氣洋洋登場。在這裡,“石磨豆腐”曾經是山村百姓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道“鄉親菜”,沿襲數千年,做法獨特、工藝講究。圖為:這是農家婦女曾文秀在篩選豆子,孫子趕來幫忙。中國網圖片庫 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在社會不斷髮展的今天,即使在山高路遙的土家山寨,這種傳統的做法平常也越來越鮮于見到,“石磨坊”像古董一樣散落在村莊的旮旯角落。圖為:浸泡好的豆子起水,準備研磨粉漿。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磨豆子的石磨坊,家裡缺勞力很少用,一年一度就用這麼一次。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打好的生粉漿需要通過木架、篩網進行過濾。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倒在鍋裡熬漿,“石磨豆腐”做成的重要環節就在“這一鍋湯”。勾兌製作土家豆腐的滷水,沒有滷水什麼都做不成,但比例將決定豆腐鮮嫩。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正在過濾中的生豆漿,將豆渣和原漿分離出來。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白花花的豆腐乳做成啦,可以勾兌佐料或糖直接飲用。這時,孩子們圍著灶臺轉悠,想嚐點鮮。土家有句流行俗語:大人望種田,細娃望過年!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熬熟的豆腐原漿在擠水,大約需要30多分鐘完成。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餐桌上的鮮豆腐,豆腐剛做出來可直接調料食用,因此留下俗語: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中國網圖片庫饒國君供稿 楊花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