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日前,外媒Storage Newsletter評選出了自1991年以來問世的最快固態硬盤榜單,上榜者皆為順序讀取速度超過3GB/s的PCIE固態硬盤,其中有很多讓人意外的選手。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完整榜單包括了67個型號,第一名並不是很多人猜測的三星或是英特爾,而是昔日機械硬盤巨頭——希捷。不過作為第一名它甚至連具體的型號都沒有留下,僅僅是在CES2017大展上做了一次展示,就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4TB容量(單塊最大容量的固態硬盤)、13000MB/s順序讀取(單塊最快的固態硬盤)。你可以把它當作是希捷的一次炫技——因為沒有商品可供出售。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OCZ在2012年發佈的Z-Drive R5至今雄霸榜單第二名。不過在它問世的第二年OCZ就破產了。瘋狂的OCZ栽在閃存身上,最後委身於閃存巨頭東芝,成為後者旗下一個子品牌。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通過流傳至今的照片可以看到,Z-Drive R5使用了16顆OCZ與Marvell聯合研發的乞力馬紮羅主控,每顆主控提供PCIE 2.0 x1帶寬,聯合在一起後對外接口變為PCIE 3.0 x8。考慮到這是2012年的產品,即使現在來看依然是瘋狂的。

雖然Z-Drive R5是原生PCIE固態硬盤(相對於PCIE轉多個SATA主控RAID0,如OCZ Revo Drive 350),但它依然是通過內部RAID0來實現6800MB/s的順序讀取速度。由於問世時間早,OCZ Z-Drive R5並未使用當代NVMe協議,而是一塊採用PCIE接口的AHCI固態硬盤。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第三和第四名依然輪不到三星、英特爾,而是被金士頓的兩款型號佔據,準確的說應該是同個固態硬盤方案的兩種不同接口形態。DCP1000有可能是現在能夠訂購到的最快固態硬盤,因為前兩名不是非賣品,就是已經破產消失。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如果拆開金士頓DCP1000你會發現,這塊PCIE固態硬盤其實是由四個M.2 NVMe固態硬盤內部RAID0而來,4顆群聯PS5007主控,總閃存通道數量達到32個,對外提供6800MB/s的順序讀取和6000MB/s的順序寫入速度。當然,DCP1000跟普通RAID0還是有一定區別,它提供了一些企業級可管理功能。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看到這裡或許大家已經明白,這個單顆最快SSD榜單其實娛樂意味超過了實用價值。藉助Intel Z390和X299主板的VROC(Virtual RAID on CPU)功能,配合一張一轉四的轉接卡,大家也能輕鬆的DIY出可以殺上榜單的"最快"固態硬盤。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順序讀寫速度是固態硬盤當中最容易堆上去的性能指標,RAID0能立竿見影地翻倍提升順序讀寫速度,但隨機讀寫乃至於混合隨機讀寫則需要從閃存和主控算法上深挖潛能,才能真正突破實際使用中存在的性能瓶頸。或許我們可以期待下傲騰持久內存的表現,幾天之後的CES大展上英特爾或許就會展示內存/硬盤合體的它。

最快固態硬盤榜單 上榜的都是妖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