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這納西姑娘,是誰家媳婦兒啊?她勤勞、善良、為愛執著,她可是居家過日子的一把好手。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在麗江到處能看到穿著民族服裝的納西族女子,除了服裝樣式引人注意,稍微細心一點的人都會發現她們似乎什麼都幹。肩扛手推,建築工地、田間地頭到處都能看見她們忙碌的身影。麗江地區還有這樣一句俗語“娶個納西婆,勝過十頭騾”,這應該是對納西族婦女最好的讚美。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這裡最悠閒的就是男人,你常看到他們背手慢步遊逛,婦女的能幹造就了男人有更多時間去發展文化和領略美好的事物。在傳統的納西觀念裡,納西男人主要是琴棋書畫詩酒茶。從外表看,納西族男人儀表堂堂,他們熱情、豪爽,有著高雅的情趣,很多人精通音樂和繪畫,執迷於本民族的古老文化。在泉水邊、柳樹下,你常能看到納西族男人提著鳥籠,游來蕩去,在石拱橋上,他們手託獵鷹,閒坐橋頭,相互談論著遊獵的趣事。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是的, 納西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納西族女子出嫁可以帶走家庭一半的財產,女人與男人的地位是平等的,這都是女人用自己的辛勤勞作,披星戴月,承擔了一切生活重擔而換取的。在麗江有"紫禁城"之稱的木府,其宮殿似建築的飛簷上的圖騰就是都是鳳在上而龍在下,以表示對婦女的敬意。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納西社會崇尚文化人,如果女性嫁給文化人都是無比榮幸的事,男子則以有高見識為榮耀。麗江地區還有這樣一句話“娶個納西婆,勝過十頭騾”。當然現在的社會自然不比從前了,很多納西男子也要務農幹體力活,但納西族女子依舊十分辛苦。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納西女性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樣樣能幹。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她們從早到晚總要背一個籮筐,彎著腰,駝著背,披星戴月的勞作。在她們眼中,這並不是一種辛苦可憐,反而更能體現自己的精明強幹。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顧彼得在《被遺忘的王國》一書中感嘆:“納西婦女高大結實,胸寬大臂力強。她們自信、果斷、勇敢,她們是當家人,是家庭繁榮的唯一基礎。娶個盼金妹(納西姑娘)就獲得了人生保險,餘生可以過安閒懶散的日子了”。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顧彼得的說法看起來很是誇張,但在老人口中還能聽見這樣的話,納西族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因為納西女性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樣樣能幹。她們從早到晚總要背一個籮筐,彎著腰,駝著背,披星戴月的勞作。在她們眼中,這並不是一種辛苦可憐,反而更能體現自己的精明強幹。男人有大把的時間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而男人要在這一天裡早起為女人做一頓早餐。如果說麗江的男人創造了納西文化,那麼要感謝納西的女人——是她們在背後成就和承載了男人!當然,現在的社會自然不比從前了,很多納西男子也要務農、幹體力活。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納西族女子的傳統服飾稱之為“披星戴月”。上穿大襟寬袖布袍,袖口捋至肘部,外加紫色或藏青色坎肩;下著長褲,腰繫用黑、白、藍等色棉布縫製的圍腰,上打百褶,下鑲天藍色寬邊;背披“七星羊皮”,羊皮上端縫有兩根白色長帶,披時從肩搭過,在胸前交錯又系在腰後。羊皮披肩既可裝飾作用,又可暖身護體,以防風雨及勞作時對肩背的損傷。羊皮披肩是麗江納西婦女服飾的重要標誌。它一般用整塊純黑色羊皮製成,剪裁為上方下圓,上部縫著6釐米寬的黑邊,下面再釘上一字橫排的七個彩繡的圓形布盤,圓心各垂兩根白色的羊皮飄帶,代表北斗七星,俗稱“披星戴月”,象徵納西族婦女早出晚歸,披星戴月,以示勤勞之意。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從外表看,納西族女人與其他民族婦女並無二致。身著民族服裝,瘦弱的身材,長年辛勤勞作,在紫外線照耀下皮膚微微發黑。納西人以黑和胖為美,稱謂中稱女人為胖金妹。然而這些都是表象,待你深入走進就會發現,納西女子讓人震撼。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1723年的改土歸流之後,婚姻制度與他們原有的婚戀觀形成了衝突,納西族的婚姻由父母包辦,本人無選擇配偶的權利。從而產生了“遊無”,也就是殉情。殉情的主角永遠是女人,她們更重視“情”的質量。年輕的納西女子不能如願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在現實中無力反抗,便男女相約,在一個幽靜的地方,上吊或者服毒自殺。在納西女子看來,與其湊合,不如和心愛的人一起死去。

這納西姑娘,是哪家媳婦兒?

玉龍雪山下的納西女子,用她們的雙手創造著屬於她們的生活——“在獅子山深處點篝火,用剔除骨頭的納西語相夫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