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者”見證中國鐵路進入高鐵時代


1.改革開放40年來,回眸凝望,滄桑鉅變。中鐵呼和浩特局的發展軌跡,呈現出一條不斷加速上升的曲線,機車轉型也將實現從最初的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再到電力機車、動車組列車的飛躍。劉春寶用他的故事向我們講述改革開放40的變化。 1988年,21歲的劉春寶從呼鐵局司機學校蒸汽專業畢業,走上了蒸汽機車貨車司爐的工作。“每跑一趟車下來,渾身像散了架。”劉春寶笑著說。回憶起每次跑車,劉春寶說那就是一個“小黑人”。光從呼和浩特至集寧的 路程至少需要每鬥1.75噸的煤5鬥。當時司機室共3名工作人員,司機、副司機、司爐。除去司機的精心操作,全憑副司機和司爐揮汗如雨、手端大鍬不斷的把煤炭投入熊熊燃燒的爐膛,把涼水燒成沸騰蒸汽作為動力運行。 1990年到1992年劉春寶擔任蒸汽機車貨車副司機, 1992年通過半年的培訓,1993年成為了內燃機車東風4B客車的一名副司機,1995年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火車司機, 1997年至今擔任司機長。從他成為內燃機車副司機的第一天,就告別了蒸汽機車的“人控車”,正式走進了“車控人”的“世界”。內燃機車不再是燃煤,而是 通過柴油機為動力,經過整流,把交流電變為直流電,再送到 6臺牽引電動機上,帶動機車運行。此時的司機室已經不再需要司爐,只有司機和副司機倆人。 2009年9月,劉春寶通過培訓,拿到電力機車司機駕駛證,成為一名電力機車司機。電力機車的動力來源是接觸網直接取電給機車,25千伏的高壓電經過變壓器變壓,再加上司機的操作,輸送到6臺牽引電動機,機車就能運行。電力機車相比內燃機車噪音小、環保、故障率低、馬力大、牽引多,可真正實現節能降耗。到時勞動強度將更小。 2013年7月1日8時,首趟時速160公里的呼包城際列車T6305次從呼和浩特站緩緩開出,實現了草原鐵路的“提速夢”。2017年8月3日,內蒙古首條時速250公里的高速鐵路——張呼高鐵烏蘭察布至呼和浩特東段開通運營,內蒙古結束了沒有高鐵的時代。在2014年退出機車工作一線,轉而成為動車隊長,負責指導20多名動車司機和地勤人員的工作,駕駛草原動車組列車飛馳在茫茫草原上。 劉春寶相繼擔任過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司機、動車組司機,安全行車2580趟、104萬公里,防止了70餘起可能發生的行車事故,先後榮獲2012年全國鐵路技術能手和2013年全局“感動呼鐵·年度人物”等諸多殊榮。“這輩子淨和火車頭、鐵路線打交道了。”劉春寶笑著說。工作幾十年,劉春寶銘記的一句話是“責任重於泰山”,最大的感觸就是鐵路事業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特別是鐵路的機械設備。 (唐哲/人民圖片)


2.2013年7月1日,呼和浩特至北京西的T315316次旅客列車再次提速,全程運行時間縮短為5小時59分。

3.2012年月3月3日,DF4C型內燃機車行駛在集寧二連鐵路上。

4.2016年12月23日,草原動車組行駛在張呼高鐵上。

5.2017年12月28日,集寧南站。

6.2019年1月29日,劉春寶進行上崗前酒精檢測。

7.2019年1月29日,劉春寶帶領動車組乘務員前往呼和浩特東站接車。

8.2019年1月29日,劉春寶盯控動車司機換端作業。

9.2019年1月29日,草原鐵路動車組列車穿越鐵路隧道群。

10.2019年1月29日,劉春寶機車駕駛證。

11.2019年1月29日,劉春寶機車駕駛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