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有個東西叫互聯網


很久以前,有個東西叫互聯網


昨天,有媒體說作為搜索引擎的百度已經死了。作者斥責百度將搜索引擎變成了自家產品的站內搜索,百家號大量佔領搜索結果,內容充斥著虛假的消息。百度公關反應迅速,說百家號內容全站佔比小於10%。

大星一貫相信百度,打開百度想搜索一下原文駁斥作者,但翻了N頁都沒有找到。

2016年,魏則西事件發生,百度的競價廣告模式被噴到撲街,一夜之間市值損失350個小目標。

之後,老闆娘馬東敏宣佈重回百度,第一次講話時,她問了一個問題:大家還清晰地記得我們曾是中國互聯網市值第一的公司。這四年半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王樸石也經常說這樣的廢話,比如:

我想要。

和老闆娘一起到來的還有硅谷精英陸奇,成為集團總裁和COO之後,他砍掉了百度的醫療事業部。

AI和信息流業務成為了規劃中未來的增長點。當然,主要是信息流業務,畢竟負責AI的陸奇已經走人了。

信息流廣告是由臉書發明的,這種廣告有一定偽裝性。喜歡科學上網的王樸石說,這種船新的模式只能騙得了美國人,因為臉書不敢把廣告偽裝成新聞。

百度工程師就聰明得多,信息流業務的運營負責人公開講過,我們能把音樂軟件的廣告包裝成《據說上了大學的食堂都是這樣的》,像不像新聞?點擊率提高一倍呢。

2017年,開展信息流業務僅僅8個月之後,年化收入就超過了10億美元。2018年第二季度,百度信息流業務增長超過150%,是未來百度最強有力的營收增長點。

親自負責信息流業務的李彥宏很欣慰:

這項已經成為百度現金牛的業務,有一個所謂的問題,必須先有信息和內容,才能插廣告。內容從哪裡來呢?

據說,很久以前的互聯網是個開放空間,大家都可以互相使用信息和內容,這是互聯網精神。

現在的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微信上打不開抖音的分享連接,淘寶上也不能用微信付款,QQ郵箱無法代收網易郵件。互聯網公司越來越強調生態閉環,互聯網精神多少錢一斤?

這種情況如果出現在美國,谷歌會痛苦,因為很多用戶把搜索引擎當成互聯網的入口,一旦信息不能自由流動,還要搜索引擎幹啥?

百家號內容佔比小於10%沒關係,百度有全家桶,百度經驗、百度百科、百度貼吧、百度問答在等著你。

這種模式下,用戶粘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百度的日活出現了快速增長。根據Quest Mobile的統計,百度在全國所有頭部APP中的日活增長排名第一。

多年以前,李彥宏發過一封內部信《鼓勵狼性淘汰小資》,他說,員工們要有敏銳的嗅覺、不屈不撓奮不顧身的進攻精神,群體奮鬥的狼性。所以,百度又自稱狼廠。

當狼被罵成了“狗”之後,搜狗CEO王小川跳了出來說,歡迎使用搜狗。他還說搜索引擎應該以用戶為核心,最大化用戶體驗:

這次陷入爭議的百家號,對用戶沒有價值。而百度之所以做“百家號”,是為了控制內容。

媒體問他,那你做搜狗號是為了什麼?罵得正痛快的王小川突然陷入了沉默。

來,大星指導一下清華畢業的王小川:

罵北大畢業的李彥宏需要理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