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持有房產的都是哪些人?

我父母92年來深圳,95年我出生的時候我爸在外貿公司一年收入有30多萬,我媽在平安保險也有4-5千,那時候深圳一套好房子也不過幾十萬(水榭花都這種),但是那時候都想著做生意越做越大,做大了要買車(那時候車特別貴),車買了要買商鋪,鋪買了要買寫字樓辦公用。就這樣,我有意識的時候家裡就有兩臺車(大約值30-40萬),三套房,一個鋪,一個寫字樓。那時候在深圳有房的是做電腦、外貿生意的小老闆和大學畢業後在民企外企工作的小職工。

後來在我上小學3-4年級的時候(2003-2004年),家裡的收入應該達到了巔峰(家庭年收入可能接近100萬),但是我爸的生意沒抓住時機做大,之後就是越來越低的利潤率。我媽所在的保險行業反而迎來春風,伴隨著平安、華為、招商、萬科等一批深圳本地企業的崛起,一批來深圳早的人(他們不見得有多高的學歷,但是有經驗和人脈還有膽子大)因為經驗和改革紅利佔住了位子,他們一擲千金買下了香蜜湖、農科、車公廟、福田中心區、四季花園、景田等地的房子,成為深圳最早的中產階級。同一時期,政府、事業單位(主要是老師)也迎來政策紅利,集體分房。如果夫妻倆都是公立學校老師,則可以分到兩套房(位於梅林一二村、益田村之類的地方,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大約2013年,以深雲村的分房終結)。這一人群收入雖然不高(有些可以補課),但是好在穩定,多年積蓄可能還可以再購買一套房,因此很多都有2-3套房。

以上兩類人群可以視為新深圳房屋市場持有的主體人群。前者收入高,但是方差大,後者收入低,但是購買力並不差(因為在那個時代大家沒有很強的投資房產的概念,前者即使收入高,消費傾向也很高。買好車,吃高檔餐廳一時蔚為大觀,使得二者在淨儲蓄上並沒有特別大的差別)。

時間到了07-08年開始有了變化。首先是我爸覺得有一套房子不太好租,每隔幾個月就要跑去找中介掛牌租房很耽誤時間(用他話說,租金還趕不上郵費),所以把房子賣了拿去炒股了。然後是05年我們家換了一套新房子,所以賣了之前的一套。同年我媽辭職創業,進入影視行業投資電影企圖一筆暴富。這個時候經濟形勢一片大好,深圳一批本土企業都進入騰飛期,辭職創業、加大投資的人不在少數。同年我爸在深圳開了第五個建材的分店,同時入股了一個工廠,家裡投資了華強北一個寸土寸金的店鋪(那個時候月租金3萬)一切看起來都像要高歌猛進。

但是正如財務學所教給我們的,在最大化利潤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風險,尤其是流動性風險。06年我媽的電影生意破產,賠,後轉入少兒欄目,雖然節目廣受好評收視率當年第一但無奈初入該行業,廣告收入有限,仍然賠,後再轉入少兒司儀培訓。終於在支撐了幾年後選擇放棄,於09年重回保險業,這時候家裡不僅沒有存款還負債累累。同期遇上金融危機,外貿行業不景氣,我爸的生意越來越差,幾個店也陸續關了用於支援我媽。最落魄的時候我記得是我上初一的時候,每天收到雪花般的律師函說房貸若干月未還,若下月不還則要拍賣房產云云。我媽拿出了她的“空手道”本行,數十張信用卡來回提現,拆東牆補西牆,那段時間基本把家裡的資產全部賠光了。有一天早晨我媽出門,中午我在樓下看到她走上來的,我問她你的車呢,她說賣了。。。家裡的金銀首飾珠寶,該當的都當了,那是家裡最灰暗的一段時間。

但是同一時期房價開始突飛猛進。我記得我們家的新房子買的時候單價不到7000(04年),等到07年旁邊另外一個樓盤開盤時(那個樓盤比我們的差)卻賣到了22000,我爸當時笑著說早知如此當時買兩套了,但也只是當作玩笑話。誰知道07年的經濟危機徹底改變了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改變了時代裡每一個人的生活。自此一場房地產大戲正在上演,無數的人為之神傷,為之瘋狂,最終到今天,為之絕望。

那一時期,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人群著實搬回一局。由於經濟危機,經濟環境整體都不好,民營企業許多人離職,生意不好做。但是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朋友工作穩定,閒暇時間較多開始鑽研炒房的事情。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當時我媽一個客戶,深圳某局的小科員,跟我媽說要舉債去買南山的房子,原因是那邊規劃高科技產業,2000年左右來的人都在那邊上班,以後必然會在那邊置業。深圳在經歷06-07年一波暴漲後,08年受經濟危機影響房子不好賣,同時她是客家人,在深圳人脈甚廣,她們集體去買房,開發商通常給優惠(送面積、送花園等等)。那個時候她的收入(工資加隱形福利)大約在1萬元每個月(09左右),她老公也是公務員但是油水更多一些,加上家裡有一些存款和信用卡欠款、單位借款等,他們前後買了三套房子,都是隻付首付,分別位於後海、深實驗、深圳中心區,轉手把房子租出去,夫妻一個人的工資用於生活,另一個人的工資用於還貸。那是我媽不能理解,為什麼要把生活過得那麼累呢?我媽要堅持她的事業,所以沒跟著上車。他們提出“學區房”這一概念時我們家還不知學區為何物,他們是我印象裡最初的炒房致富者。

時間到了2010年,我爸因為壓力太大身體不佳,生意每況愈下,我媽憑藉出色的業務能力收入還是不錯但是不比從前。這一時期我們面臨還債、還貸、養家、養老人各種壓力,並沒有存款。但是時代不等人,房價在4萬億計劃後開始突飛猛進。等到2012年時,家裡總算是把所有的欠款都還清了(我媽因為保受還款壓力,那時候總是提前還款)。2012-2015年家裡重新有一些存款,但是比起房價是杯水車薪。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同時對新政府心懷信心,我們終於是沒有再買房,但選擇了其他一些投資項目,收益尚可。同一時期,那位公務員阿姨不斷加槓桿,各種抵押、賣一套買五套的騷操作,再得益於之前房子的房租上升,加上她們單位有自己的地改造成鋪位,他們現金流穩定一下子買了好幾鋪,有一次吃飯時她和我媽說,阿虹當時我叫你跟我投資你不聽,我現在一個月還完貸款房租能收30多萬。得益於房產的收益,她們還投資了電影院、店鋪、美容店。。。這樣的深圳公務員家庭雖然不多見,但是達到中產以上有個2-3000萬淨資產的還是蠻常見的,這是新時代的中產階級。

同一時期,我們家雖然收入也不斷上升,但是就像微分方程設錯了初值條件,再想追上已是杯水車薪。現在雖然也是一線城市的中產(或中產往上?),不需要為房子和金錢發愁,但是總歸不是“資產階級”。這一時期新晉的人士主要是高科技行業、金融業的從業者(騰訊華為招商平安招來的人),之前生意做出規模的生意人,以及把握住機會收入穩定的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人員。

過了15年,深圳房價突然坐地起價,平均翻了一倍。。。周圍的朋友不少都開始賣房,特別是16年,大家都覺得經濟危機真的來了。很多人把錢挪到香港去,買保險,開私人銀行,搞家族信託等等。那位神奇的阿姨把位置一般的房子都賣了,只留了福田和南山的幾套房,然後,去國外買起了房。。。。。。因為隱私原因,就不細說了,但是她們在新加坡、溫哥華、香港、西雅圖都置了業,尤其是西雅圖,她說了一句名言,“越大的,越貴的,越要買”。她們買了一套總價600多萬美金的,但無奈已不在一個階層,收益如何也沒再問,不提也罷。

15年後,深圳的門檻越來越高了。一個985碩士已經不值什麼錢,他們雖然拿著20-30萬的工資,但是買房可以說完全不可能了。寥寥幾個買得起房的大多是父母在老家當領導的,賣空了半個家幫付個首付。但無奈架不住人多,深圳的房子仍然供不應求。所以我感覺,15年以後深圳的房價反倒是真的進入了某個“剛需”的階段。不同於以前大家都在炒,現在這一波手頭有3-4套房以上的人感覺不多了,但是內地來的人平均質量越來越高(比起早期很多鬱郁不得志的,現在來的基本高學歷高素質是標配),這些人家境都不錯,父母即使不能全款買也能幫付個首付。所以深圳就好像全國經濟蕭條下的一個孤島,源源不斷吸引著一些朝陽行業的人才流入。我認為未來深圳房價很大程度取決於全國的經濟形勢,如果內地轉型成功很多精英會回到家鄉工作;但是如果內地經濟蕭條,只會使得當地的富人和精英繼續湧入深圳(和其他一線城市),前者有錢買得起房子,後者能找到高薪工作,攢十幾年也能勉強買得起,房價就還會越來越高。說到底,房子這東西只是中國地域發展不均衡的一個縮影,但是作為深圳人,所經歷的房價起伏到瘋狂,許多家庭因錯失最佳機會或錯誤決策導致一輩子都沒有機會有安定的住處(這一點我家算是幸運的,原始積累的早,及時止損,亡羊補牢),則不能不說令人唏噓。我的感慨是,作為一個深圳長大的孩子,我完全沒有繼承這個城市敢於冒險、敢於拼搏的精神,並且也深信那種辭職創業、加大投資就一夜暴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我們身邊即使是曾經那些生意做得不錯的人,如果久久戀戰,把利潤都投入企業而不及時關門炒房或者上市賣掉的,現在也已經泯然眾人了。(曾有一位叔叔90年代就做工廠,那時身價就大幾千萬,一直做到2016終於倒閉,妻子離婚,現在也就只剩一套房)。日子還是應該穩定地過的,除非你本來就一無所有。房價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不管你要做什麼,絕不要拿佔你資產絕大多數的部分去投資,絕對不要拿自己的很多錢去創業。從生存的角度來說,一線中產階級家庭最好的策略是父母幫你留下一兩套房(大概值1500萬左右,你沒有住房壓力),其他的資產賣了換成流動性強的固收類產品(最好是美元,比如50-200萬美金的等值理財)一年能收個幾十一百萬利息的(這樣沒有生活壓力),然後你好好讀書,回國拿一個穩定輕鬆的高薪。想投資就拿你的工資去玩玩,虧了也沒什麼。切不可把所有的資產壓在房產上,或者不讀書了拿家裡錢去搞什麼創業(學歷也是一種資產),更不能因為家裡的生意好就把很多錢投進去做大。人必須要有一些錢和穩定的生活才能有好的心態和競爭的能力,而這種心態讓你能考慮得更長遠,絕大多數情況下收益會大於你拼死一博把企業做大的收益。手機打得有點亂,有點跑題,各位將就看吧。

我爸來深圳的時候從事的是外貿行業,他那時候是對外經貿大學的畢業生,畢業的時候分配在外經貿部,大家應該知道外經貿那時候在全國是怎樣的一種存在(應該就是九幾年一年錄取了十幾個狀元)。所以我爸來深圳一兩年就做了一個外貿類壟斷國企的副總,賺30多萬真心的不算多。那個時候很多人拉他出去自己搞,其中一位90年代末移民香港了,那時候就坐200萬的大奔;另一位後來進了某軍工企業,現在搞進口車倉庫的壟斷生意,也發了。剩下的有的做官,到了深圳的廳局級,有的隨著賴昌星案後海關整肅被抓了。我爸呢,我爸在那個企業裡覺得太黑了怕擔責任,加上與財務搞不好關係(財務是一把手的人),於是就辭職了,先去了軍工企業(發現更黑),然後下海開了店做建材生意。生意一開始還不錯,越做越大開分店,那是我們家最好的時候,同時我爸也聯繫工廠把東西賣到南美洲(那個時候英語好懂國貿很吃香)。後來工廠老闆發現我爸是他主要客戶來源,就拉著我爸一起入股工廠,其實是不希望他找別人合作。再後來馬雲爸爸橫空出世,中國又加入了wto,各種工廠聘個英語專業畢業的在廣交會就可以勾搭一堆外商(這也是那幾年英語專業特別吃香的原因),外貿競爭就越來越激烈,逐漸就不賺錢了。後來又遇到金融危機,我爸就把店關了,專心做工廠了(那個老闆也讓了更多股權)。後來那個老闆跑去東莞做電子生意去了,廠等於是我爸在管,當然那位老闆是人才了,早就發了,這邊的生意幾乎不care。後來有個機會他讓我們家出一筆錢,他賣一部分電子廠股份給我們,讓我爸幫他管那個廠,他們和另外幾個廠一起合併上市,但我們家那時候沒那麼多錢,加上我爸也很謹慎,就沒有摻合(當然他們最終也上市失敗了)。後來我們那個廠生意也不好,過幾年也關了,然後我們家主要靠我媽賺錢,大概就是這樣。。。。但是那個老闆估計資產已經幾個億甚至十個億了。所以說專業、風口這些東西在長期都沒用,還是個人的性格和職業匹配比較重要第二點是關於我們家的消費。毫無疑問,過度消費不愛儲蓄是父母給我上的最重要的一課。我們家收入算是非常高了,感覺從小學到初中幾乎沒有幾個同學可以相比,我也很幸運算是那個時代就能體驗中產階級的小孩了。比如從幼兒園開始,各種樂器,聲樂、棋類、體育興趣班不斷,雖然堅持下來的不多。幾歲的時候就坐過飛機,住五星級酒店,從小學開始每年定期旅遊之類的,在那個時代同齡人裡還算是比較先進的。我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一個朋友得知我去過7-8個國家還表現的非常羨慕,但是一些不好的習慣也繼承了下來,比如說出門不記路習慣打車,買東西不懂節約不看價格之類的。我父母現在老了,虛榮心已大不如從前,所以基本上也不怎麼花錢,而我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花銷,希望能吸取他們的教訓。那麼是什麼教訓呢?我覺得有幾個方面:

1.就是當你花錢太大手大腳了你會習慣於高消費,這會讓你失去自由(你的工作必須要提供一個水平的消費不然你會感到不舒服),這是其一;

2.沒有或較低的儲蓄。我媽很喜歡說“錢是靠賺的,不是靠省的”,但是真相是,錢是靠賺+省的。如果不會省錢,即使200-300萬一年的家庭收入,在深圳可能存100萬都存不到,人就是這樣很奇怪的生物,有錢了你的各方面生活標準都會上升,所以要學會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

3.人際關係受到困擾。當你表現出行情很好的時候,你周圍的朋友、窮親戚都會找上門來,不是說你薄情寡義,但是真的架不住人多。我爸壓力巨大的一個原因是,那幾年各種姑姑、姑爹、表哥表姐,來深圳都找他安排工作,在老家建房子要借錢,我媽孃家更甚,處理不好還會成為親情危機,勞神傷財。此外你在公司的人際關係也會受到影響,你當老闆的,下屬會嫉妒你賺了太多錢一頓飯吃掉他半個月工資從而不願意好好給你幹活;你的客戶會覺得你可能賺他賺的太多了從而心裡不爽;你的同行會懷疑你這個生意很賺錢,從而打探消息伺機進入和你競爭。如果上班,你的同事會嫉妒你,懷疑你的崗位油水多,從而有機會能不給你錢和資源就不給你;你的上級會覺得你鋒芒畢露,不堪重任。中國的文化就是這樣,為什麼要勸人悶聲發大財呢,因為大家都喜歡李嘉成那樣勤勤懇懇的人,而不喜歡王思聰那樣得瑟的人,大家本性裡都希望能大同,大家能平均一點,而不是一個人賺很多很多其他人都很窮(即使他是合法賺的)。當反感你、嫉妒你的人存在,你的工作無形中就有很多阻力,真正有料的人不敢和你合作,因為你太招人關注怕搞翻車;有知識有思想的人才會覺得你淺薄,不願意加入你的陣營;你自己會無限膨脹,以為自己無所不能,最後豪賭一波翻車。這個經驗我覺得在我這個年齡就有這麼深的體悟是蠻神奇蠻幸運的,主要是因為我的家庭經歷,事實上很多大佬也是翻在這一點上,比如說王石、王健林、張蘭。我太能理解那種春風得意之後的忘乎所以的感覺了(就和我媽沒有任何經驗卻以為自己是超人跑去拍電影),在很多時候逆境沒有那麼可怕,而在順境中能再接再厲、心態平穩反而更難,這也是大人物和小人物在關鍵時刻的差別:闖王李自成打進北京城時何嘗不是春風得意,但是毛主席卻能在進城前在西柏坡這個小地方停下來開個七屆二中全會,告訴下屬戒驕戒躁、謙虛謹慎,警惕糖衣炮彈,迎接更大的挑戰,在大勝之後保持冷靜不忘乎所以是很重要的品質。這種忘乎所以的一個表現就是放棄對自己的約束,一擲千金任性地買買買。所以人應該從消費這種小事上學會自律,限制自己的膨脹感,保持平常心,才能走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