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伊普雷,是比利時佛蘭德省的一個小城鎮。一戰時期,同盟國和協約國曾在這裡進行了三次大戰,交戰雙方傷亡人數達50萬之眾,而毒氣的戰場"首秀",更是讓這個小鎮在了戰爭歷史上留下了它的名字。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準備釋放毒氣的士兵

1914年10月,"奔向大海"作戰結束,德軍佔領安特衛普後,協約國軍隊退守到伊普雷一線,為佔領沿海港口,德軍制定了攻佔伊普雷突出部的作戰計劃。10月底,德軍第四集團軍在韋爾菲克——德勒蒙沿線展開,向伊普雷東南的英軍陣地發起猛攻,並突破了英軍的第一道防線,英軍儘管傷亡慘重,但還是在法軍的支援下重新建立了防禦陣地,雙方就此進入了拉鋸戰。德軍對英軍的防線進行了連續三個星期的狂轟亂炸,並集中一切力量,力求突破英軍的防線,甚至一度派出未經訓練的新兵投入戰鬥,這些缺乏經驗的新兵在英軍陣地的火力網前成片倒下,死傷慘重。後來德國人把第一次伊普雷戰役稱為"對無辜者的大屠殺"。到年底,雙方各自損失了十餘萬人。從此,西線由機動作戰轉入了陣地戰。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一戰的西線戰場

1915年4月22日,在德軍的戰線上升起了一道一人多高的黃綠色煙牆,這道煙牆隨著風向,緩緩地飄向英法聯軍陣地。煙中帶著一股刺鼻的怪味,英法聯軍的士兵被嗆得喘不過氣來,眼睛、鼻子和喉嚨好像被酸性物質灼燒了一樣刺痛,最後紛紛窒息倒地。那些在第二道陣地的士兵見此情景,紛紛丟下武器,爬出戰壕,爭先恐後地向後方跑去,跟在煙雲後面的德軍戴著簡易防毒面具,沒有遭遇任何抵抗就突破了英法聯軍第一道陣地。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釋放出的毒氣

這種黃綠色的氣體就是——氯氣,此次戰役,德軍的目的就是為了試驗這一秘密武器的威力,同時掩護部隊向東線調動,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第一次出現的毒氣戰(1915年1月3日,德軍曾在東線戰場向俄軍陣地發射了1.8萬枚含有液態甲苄基溴的炮彈,結果由於氣溫太低甲苄基溴沒有氣化,因此沒有引起協約國的重視)。此役德軍向伊普雷突出部的英第五軍、法第二十軍陣地連續施放了6000罐共16萬千克的氯氣,造成了英法聯軍1.5萬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導致英法軍隊的防線正面10公里、縱深7公里的地帶無人防守,德軍第二十六軍衝向缺口,迅速佔領朗厄馬克和皮爾克姆,並向伊普雷一科米訥運河推進。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毒氣戰

然而,德軍並沒有能夠趁機突破整條防線,因為連德軍自己也沒有料到氯氣會取得如此大的"戰果",所以沒有準備足夠的防毒面具以及預備兵力。最終,德軍的攻勢被法軍和加拿大軍隊組成的第二道防線擋住了。這次戰役中,德軍傷亡約3.5萬人,而協約國方面為7萬人。4月25日,德軍以同樣方式用氯氣攻擊了加拿大第一師的陣地,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5月24日,德國發動了一次更為猛烈的毒氣戰,在密集炮火的掩護下,德軍沿著3千米長的戰線,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傾倒氯氣鋼瓶,施放氯氣,毒霧很快吞沒了伊普雷。雖然協約國士兵吸取了一個月來的教訓,使用上了防毒面具,但由於這次氯氣濃度太高,很多士兵還是中毒暈倒。長達4小時之久的毒氣襲擊,讓3500名協約國士兵中毒,喪失戰鬥力,德軍輕而易舉地佔領了伊普雷。5月26日,英軍指揮部也下達了毒氣襲擊的命令,英軍士兵打開了毒氣鋼瓶,氯氣施放了出來,德軍同樣對化學戰沒有準備,不少德軍士兵中毒倒下,倖存者也喪失了戰鬥力,成為了英軍俘虜,從此化學戰成為"一戰"中的一種戰爭形式。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第二次伊普雷戰役中戴著簡易防毒面具的法軍士兵

1917年3月,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英法聯軍擔心德國乘機向西線調兵,決定在伊普雷地區先發制人。在經過長時間準備之後,英法聯軍在7月底發動了第三次伊普雷戰役(帕斯尚代爾戰役),7月22日開始英軍集中3300多門火炮對德軍進行了十天的密集轟擊,並動用了毒氣炮彈。從7月30日開始,佛蘭德地區的季雨連續下了兩個星期,多年炮擊產生的彈坑在綿綿不斷大雨的幫助下,變成了一大片可怕的爛泥坑,德軍第四集團軍採用"彈性防禦",把主力部署在縱深伺機反擊,迫使聯軍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重大代價,同時,德軍開始使用具有糜爛作用的芥子氣炮彈,這是一種能引起人體生膿皰的烈性化學武器,它同泥水混合後可在施放後很長時間內保持持久的殺傷力。德軍的新戰術、新武器和惡劣氣候再次遲滯了聯軍的進攻,雙方再次恢復成對峙狀態,直到11月20日,零度以下的氣溫和地上結冰才為結束這一戰役提供了藉口。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一戰時期戴著簡易防毒面具的士兵

從1914年到1917年,雙方在伊普雷進行了三次大的戰役,都使用了大量的毒氣,中毒總人數達130多萬人,死傷50多萬人。最初釋放毒氣的方法是在風向合適的時候將裝著毒氣的氣罐打開,很顯然,如果風向判斷錯誤,這種方法就沒有用了,再加上氣罐一般都位於戰壕前方,敵軍的炮擊很可能擊碎它們,所以在實戰中使用起來很不方便。在後來的戰鬥中,毒氣改由火炮或迫擊炮來釋放。據統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國都使用了化學武器,其種類達45種之多,毒劑量達13萬噸。毒氣攻擊的顯赫戰果引起了交戰各國的極大重視,各國競相研製化學武器,並開始了化學武器與防化器材之間的角逐。

魔鬼呼吸首現世——伊普雷戰役

因化學戰受傷的英軍士兵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