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在貴州省黎平縣

有一條

中間低兩頭高的老街

這條街也因此被稱為

翹街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翹街交通便利

曾是黎平地區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中心

百工百業興旺發達

而真正為老街帶來向學之風

卻是一位落魄官員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明正德年間

因不滿朝廷重臣攀附宦官

陸滄浪不畏權勢作詩諷刺

結果被敲掉了牙齒

流放到黎平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頹廢

而是把黎平當成了自己的家

陸滄浪依靠所學

為老街人施藥治病,教化鄉鄰

眼見這個不畏奸臣被流放的大官

如此與人為善

大家都十分尊重他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翹街是朝廷駐軍所建

屯軍白天要軍事訓練和務農

家裡的孩子通常無人管教

一次陸滄浪在路邊發現

一群少年圍繞著一個乞丐打罵

陸滄浪心生不忍

便上前制止

孩子們在聽完陸滄浪的教誨後

竟然痛哭流涕地表示悔過

這件事深深震撼了陸滄浪

於是

他決定創辦一所學堂

向老街的子弟傳授正統的經學知識

教他們讀書明理,勵志進取

也對在前線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們

有個交代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為了讓人們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陸滄浪便挨家挨戶登門拜訪

並向他們承諾

不管貧富都一視同仁

教學期間分文不取

老街上的居民深受感動

紛紛把孩子送到陸滄浪的學堂

並主動提出要照料他的起居飲食

在陸滄浪的帶領下

翹街向學之風開始盛行

一時間“群賢畢至,山川生色”

大批傑出人才從翹街走出

老街文脈也從此開啟

此後的幾百年間

小小翹街走出了22名進士

184名舉人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陸滄浪開黎平文化之先河

後人對他推崇備至

直到今天

老街上依舊流傳著許多

與他有關的趣事

相傳

陸滄浪沒了牙齒說話漏風

教學生認字時

“心有餘而齒不足”

一些字的讀音便走了樣

弟子們出於對先生的尊重

也學著這種漏風的口音說話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

不同於附近他處的黎平話

陸滄浪的出現為一條老街

注入了文化的氣象

也為這裡留下了許多美食

當年

細心的老街人發現

陸滄浪無法咀嚼硬物

只能喝些軟糯的流食

於是特地琢磨出了

一道美食供他享用

這就是今天老街上最具風味的小吃

滄浪圓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在詩書禮樂的薰陶下

老街人讀書識禮

民風日益向善

數百年來

為翹街留下了無數

關於責任和擔當的故事

……

一個沒牙官員遭遇職業低谷,卻造就了一條老街的精神高地


請關注

《記住鄉愁》第五季

《黎平翹街——扁擔街 挑千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