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誰不希望自家孩子考高分?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因為孩子的優秀而感到自豪。

但是成績真的和幸福有必然聯繫嗎?

作為家長,你是如何看待孩子成績與幸福的關係?

你是否也曾糾結,是讓孩子更有出息?

還是隻要快樂幸福就好?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我們國家提倡素質教育多年,但實際生活中,寶媽們還是被成績牽著鼻子走,孩子分數高,全家高興,孩子分數低點,全家沮喪。

分數低了,就不是“好”孩子了麼?

林清玄先生生前不僅是一位散文大師,還是一位育兒大咖。

他對教育孩子有著非常獨到的理念。

今天,小編與您分享林先生的成長經歷,紀念林清玄,也祝福每一位孩子都能喚醒自己內心的種子!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林清玄,1953年出生 ,中國臺灣省高雄人,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學者。

據媒體報道:臺灣知名作家林清玄過世,終年65歲。

他的文學作品多次出現在高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學生,今天我們來看看林清玄先生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人間有味是清歡,世上再無林清玄

我小時候讀書差,考試都考紅字,就是考不到60分。

有一年考試,我好不容易超過60分,很高興地拿回家給爸爸看。

我爸爸正吃飯,他放下碗哈哈大笑。

哥哥姐姐很奇怪,考這麼爛還笑。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爸爸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一個接班人,現在終於找到了。”

我一聽,壞了!

爸爸是農夫,向上三代都是農夫,我不要做農夫,所以後來就用功努力讀書。

我發現大陸家長很在意成績,都想讓孩子考第一名。

其實,現在世界精英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他們在班級的排名是第7名到第17名。

原因就是這些孩子人際關係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後一名做朋友,而且孩子壓力小,生活更輕鬆,創意最好。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考大學的成績也不代表什麼

考大學了,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也沒考上,第三年終於考上了。

大學錄取分數是361,我考361.5,回到家我用紅紙寫上“恭祝林清玄金榜題名”貼在大門上。

上了大學,我琢磨起誰是考361分的幸運兒。

一番調查後,我發現是張毅。

後來他成為“琉璃工房”公司的老闆,世界五百強企業。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要讓孩子在特別小的時候就有感知幸福的能力,打破世俗的標準,讓孩子明白並不是不出類拔萃就沒有資格享受幸福,並不是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社會認可,並不是只有比別人更好才會更幸福。

人們對於成功的理解越來越功利,以至於成功的標準最終都可以簡化成掙錢的多少。

這是社會出了問題,而這個問題再折射到子女教育和後代發展上來,就變得非常畸形了。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現在的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一路拼殺而上,在一個大的社會範圍內經歷著嚴酷的競爭,好像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被整個社會承認,才是成功者,而絕大多數人都成為失敗者,這樣的評判標準是錯誤的。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成功是為了什麼,成功之後又將如何?

其實這個問題經不住幾次追問,事實上,每個人盡己所能、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出來就是成功。

別再說孩子的成績好壞沒有你的責任!

家庭的人際關係狀況。

一個家庭的人際關係如何,既是德育環境,又是智育環境。

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都有直接影響。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經常吵架鬥氣,以至鬧分家鬧離婚的家庭,會使孩子產生沒有溫暖、沒有愛、厭煩、恐懼等心理,從而導致思想消沉,學習也沒動力。

如今的孩子和從前不同了,恐懼、不自信、焦慮,這三大心理問題在我的臨床案例中可謂普遍。

然而,這三大問題,本質上都和家庭有密切的因果關係。

第一重,有些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潛意識裡深深地埋著不安

因為他在0-3歲沒有建立基本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本源是母愛,而母愛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身上得有實實在在的表現——母乳餵養,以及母親在身邊(尤其是晚上)的陪伴。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第二重,孩子在3-6歲沒有父親陪伴,也會造成恐懼。

小孩3歲開始下地探索世界,而父親就是他勇氣和力量的來源,即生理安全的保證。

若這個階段父親缺失,那麼這個孩子會變得膽怯、懦弱,在學校裡還容易受欺負,連學習都會影響。

第三重,孩子的恐懼來源於母親的情緒

孩子跟母親是臍帶剪斷、潛意識完全相連的關係,母親是孩子的最後一道防線

為人母親,若經常情緒崩潰、歇斯底里,那麼孩子的最後這道防線都塌了,如何有能量專注學習?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好孩子是已喚醒內心種子的孩子,他們認識到了自我;

壞孩子還沒有喚醒種子,沒認識到自我,還渾渾噩噩地活著。

林清玄認為,每一個孩子投生到這個世界就像是一粒種子,假如這一粒是榕樹的種子,那麼就要以榕樹的特質來幫助他們成長。

但是,一顆榕樹的種子,怎麼也不能長成松樹,或是成為最昂貴的紅豆杉。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不過,國寶級的紅豆杉固然可以做雕刻、傢俱,平凡的榕樹又何嘗不能做風景,不能讓人乘涼呢?

於是林清玄在養育三個孩子時秉承著這樣的原則:

讓孩子像草木一樣自己成長,使其本質得以發揮,而父母要做的便是慢慢陪伴,靜待花開。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林清玄

林清玄無疑是一個成功的人。

而他看待成功的標準卻是,今天比昨天更慈悲、更智慧、更懂愛與寬容。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林清玄離世了!他曾談好的教育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