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事實上,當下孤獨經濟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生根發芽,中國的孤獨經濟,早已經被敏感的創業者與資本嗅到商機,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開始在這片荒地上開疆拓土。現代社會,焦慮橫行,孤獨已然成為一種時代共鳴。

何為孤獨經濟?有一部分人,他們不喜歡在購物、吃飯、娛樂等日常活動中與人交流,他們更喜歡一個人完成這件事,最好連和服務員或店員說話的機會都沒有。面向這一部分人群衍生出來的經濟產業鏈,就算是孤獨經濟。

但是每個人面對孤獨,所選取的排解方式,也大相徑庭。下面就來看看,人們都是如何來消費孤獨的,又如何被孤獨所消費著自己的光陰,以及廠商們是如何從人們的孤獨中掘金開礦。

孤獨人群的“消費圖譜”

孤獨人群打發孤獨時光,都有哪些排遣方法和嘗試,以及為了排解孤獨又有怎樣的消費態度和消費圖譜。

我們調查發現,孤獨群體最喜歡通過這些方式排解孤獨,看電視電影、打遊戲、去酒吧、運動健身、聽音樂、KTV唱歌、看網紅直播、看書學習、約朋友吃飯等。

有57.69%的孤獨人群表示,會為了排解孤獨產生消費;不確定是否會產生消費,要具體情況具體看的佔到26.63%;稱不會因排解孤獨產生消費的僅佔15.68%。

在為孤獨埋單的人群裡,稱自己每月大概花費1000-3000元的佔比最多,達到41.57%;花費3000-5000元的以34.17%的佔比位居第二;花費在500-1000元的佔到13.17%;花費在500元以下的佔10.65%;為孤獨花費超過5000元的佔0.45%。

從這個數據,我們不難看出,每月因孤獨消費在1000到5000元的人就佔到七八成,這已經不是小數目。

於是問題來了,這些孤獨的人們,更願意將錢花在哪裡呢?

買遊戲裝備等、買衣服、買電影票、請自己吃大餐、KTV唱歌、給主播打賞、SPA等休閒消費、買零食、參加聚會……這些都是應對孤獨要花錢的地方。此外,有人表示,為了排解孤獨養了寵物,要定期在寵物身上花錢,無論是寵物食品、用品,還是去寵物店給寵物做護養等服務;也有的稱,因為在視頻網站上度過漫長孤獨歲月,所以充值買會員必不可少;也有人會去買書,但並不算多。

城市的發展不均衡,在過去二十年間,人們蜂擁到為數不多的大城市找機會、求發展。然而,遠離故土到了大城市,一個人獨自打拼,難免遇到挫折,也難免會孤獨。

在房價瘋漲的年代,蝸居和宅成了很多漂在大城市人的居住生活縮影,與此同時單身公寓和迷你家居也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歡迎。

在他們孤獨的宅生活中,捧紅了很多行業和領域——

他們在網絡虛擬的社交中尋認同,想要找到同類和安慰,卻發現真正的朋友越來越少,想找個人傾吐衷腸是如此之難。

他們沉浸在網絡遊戲中廝殺,卻難掩激戰後的落寞,網遊像是一張無形的網牢牢地鎖住了這群孤獨的人,遊戲公司從中賺的盆滿缽滿。

不想下樓、只想孤獨宅在住處的他們,過起了飯來張口的生活,給了外賣行業風生水起的機會。

空虛無聊的寂寞檔口,他們捧紅了直播行業,網紅為他們的孤獨而直播,討走了他們的打賞錢。

孤獨難耐,想要通過放聲歌唱去發洩,卻又不想在包房中與人搶麥,他們開始在迷你KTV裡孤獨地釋放著。

人工智能時代的崛起,怎能不對都市人的孤獨打盤算?以智能陪聊為賣點的智能音箱開始興起,主打給人們像朋友和親人一樣的陪伴和情感反饋。

渴望著陪伴,卻又特立獨行地害怕被打擾。無人便利店成了孤獨經濟的一種體現,前有青壯勞動力的日趨減少,後有這個時代年輕人的孤獨消費特徵。

有的人在城裡待得如骨鯁在喉,於是來場一個人的旅行,不想住孤獨的酒店,住進短租民宿和青旅客棧,和房東或其他短租旅行者交流和分享。

終有一天,有一些人再也不想困守在大城市的圍城,他們心一橫地離開,回到離家更近的地方,重拾曾交心的老友圈子。

此外,對於特定群體而言,首批90後已經開始禿了,廠商們盯上了他們日漸孤單的頭髮,個性自我的95後們十分抵制熬夜和無意義的加班,聲稱要珍愛髮際線,拒絕996加班。老年群體的孤獨和百無聊賴,催生了銀髮孤獨經濟,從旅遊房產購置、租賃,養老配套醫療保健、金融等環節,都成了廠商緊盯的商機。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單身公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一】單身公寓和迷你家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房價高企的年代,在大城市裡尋夢的人,是五味雜陳的,他們纏繞在孤獨焦慮、狂躁不安等各種交錯的情緒中,對於房子的面積也是需求越來越小。如果在家鄉,他們可以買上一套百餘平米、採光好的大House,但在一線城市卻只能買上四五十平的小戶型。

正是因為這種孤獨和焦慮,房地產開發商和房產租房中介,都打上了單身年輕人的主意,他們想通過描繪單身群體的理想居所,來做治癒孤獨的生意。

市場需求方,越來越多的90後結束學業、走進社會,小戶型房子成為這批新生代的一大選擇,並且需求越來越旺。

40平左右的小戶型,成為房地產商專為年輕人推出的單身公寓,主打不孤獨的單身公寓。甚至有的開發商,還會提出組建年輕人的公寓社區概念,在公寓裡有書吧、飲吧、食堂等,既方便年輕人生活,又創造年輕人相聚、交友的機會。

空間小的單身公寓,卻要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所以與之相對應的家居用品也都同比例微縮了。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迷你產品主要有餐具、餐桌椅、電視櫃、沙發、書架、床頭櫃。這些迷你傢俱比正常的傢俱小,甚至有些小傢俱只有傳統傢俱的三分之一。在價格上,一般情況下,迷你傢俱價格比一般傢俱只會便宜四分之一左右。因為,這些傢俱雖然小,但日常生活的功能都具備。

例如小而精緻的餐桌,可以縮進餐桌中的餐椅,可拆分成多個小件的書櫃、衣櫃、電視櫃、酒櫃等越來越受到這批自住剛需族的關注。

還有一些裝飾公司,針對單身青年,主張單身卻不孤獨,即使是居住在小空間,也要注意裝點房間,一個人也要精緻有趣。

孤獨的年輕人們,在有了居所、裝點了溫馨巢穴之後,還渴望足不出戶就與外界連接,這時虛擬社交給了他們一個情感的出口。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社交中持續有機會

【二】孤獨下的“社交”,持續有機會

曾經一度,因約炮飽受詬病的陌生人社交紅極一時,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社交軟件成了年輕人排解寂寞和孤獨,與外界互動的一個窗口。如同廣告語一般,即便你被全世界拋棄,總會有小小的角落可以遮風擋雨。

在很多個形影單隻的夜晚,孤獨寂寞的人習慣性地瀏覽軟件上的陌生人。

一種是軟件裡每個星羅棋佈的小頭像,似乎都可以通向一段慾望、情誼或者陪伴的窗口。

另一種,向右滑是喜歡,向左滑是刪除,或許是滑到一個天菜,隔著屏幕欣賞就讓自己有種滿足感,再或許更進一步,想滑出近一點的陪伴。

不過,互聯網從業者祁磊稱自己相貌不算出眾,所以在社交軟件可能翻幾十人,甚至上百個才有一兩個人回覆。他覺得每到渴望陪伴的時候,但在社交軟件上卻遭遇無人理睬的尷尬,反而更加深了孤獨感。

再比如平時看到有趣的事情,拍了照想要分享,卻發現並沒有可以發送的人,即使發到朋友圈也基本無人問津。

孤獨社交,指的是網絡上粉絲朋友很多,現實中能談得來的朋友卻很少。智聯招聘曾發佈調查結果,使用社交網站的多為80後以及90後的職場人,其中,半數以上人士更將其作為人際關係的主要溝通方式,“網上活躍,網下落寞”成為不少人的現實寫照。

在社交網站日益風行的今天,很多人通過網絡結識了新朋友,一個全新的網上社會似乎正在形成。國外一份調查報告顯示,Facebook、Twitter這些本應讓我們聯繫更加緊密的網絡社交平臺,可能導致人類越來越孤獨。

的確,電影《社交網絡》已經對互聯網社交進行了一次有力的“反諷”,男主角馬克在網絡世界大受歡迎,在社交網站上,他擁有500萬個網友,只有這種虛擬的、鬆散的、不需要面對面的社交,才能讓他感到輕鬆和真實;但是現實中,他卻只有一個真正的朋友,並且這個他最好的朋友還在起訴他。

有專家指出,社交網站所帶來的人際關係正在變得膚淺而低質。孤獨感是人類普遍的情緒體驗,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人們在社會關係不足時的不快樂體驗,這其中包括質量上的低下與數量上的不足。無疑,社交網絡的人際關係,雖然數量很多,在質量上卻是低下的;由於人們對不需見面的社交上癮,又導致了線下社交關係數量不足的惡果。

社交網站或者App們並沒有真正拉近人與人距離,也沒有解決人們的孤獨感,甚至會給孤獨雪上加霜。它只是給了他們朋友很多的幻想和麻痺。

不過,社交網站們卻靠著足夠龐大的孤獨群體賺取了自身的收益,有的還會給這群孤單人推送一些享受更多社交權益的增值服務,來賺取他們更多的“孤獨保護費”。

互聯網廣告業務一直是Facebook的主營業務。2017年Q3財報,Facebook來自於廣告業務的營收為101.42億美元,佔據了公司總營收的98%。誠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所言,“我們的社區繼續在成長,我們的業務表現得很棒。但如果我們的服務用的方式不能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這一切都沒有意義。“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三】網絡遊戲:牢牢地網住你的孤獨

當然,在虛擬社交的同時,也有孤獨症患者群願意在遊戲中尋求慰藉和滿足感。研究表明,孤獨與網遊成癮有著顯著的正相關。

當《王者榮耀》席捲全國,這種被人瘋狂追捧的景象,正像是一句曾經流行的話的後半句:“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獨。”

前半句所說的孤獨,是一種真實的自我,實實在在的做著自己,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所做,也許內心憂鬱卻並不空虛,是一種自我和本我的狂歡;

後半句所說的孤獨,是一種空虛的靈魂,害怕孤獨,一刻也靜不下來,只得在與人的交往和‘狂歡’中忘卻自我,麻痺自己,使自己沒有時間和機會去感受和體會內心的空虛,可是一旦安靜下來,頓時空虛無比,倍感孤獨。

聯機的網遊狂歡,很大程度上是一群人的孤獨,他們在虛擬世界裡麻痺自己、找尋從現實世界裡難以獲得的滿足感。

已經步入職場的楊碩這樣講道,上大學那會兒和舍友一起玩《戰地之王》,在遊戲裡也認識了不少玩友。但畢業幾年再沒怎麼玩過,前些日子閒著沒事上去看了看,以前一起玩的朋友都不在線了,遊戲界面也改動很大,好多地圖也沒了。隨便點了一幅地圖進去,在裡面遊蕩的時候,突然覺得好孤獨。

騰訊2017年第三季度總收入為人民幣652.1億元,網絡遊戲收入增長48%至人民幣268.44億元,佔比41.2%。其中,騰訊的智能手機遊戲收入同比增長84%至約人民幣182億元(包括《王者榮耀》等現有遊戲以及《魂鬥羅:歸來》與《經典版天龍手遊》等新遊戲)的貢獻;PC端遊戲實現約人民幣146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7%,受益於《地下城與勇士》及《英雄聯盟》等主要遊戲。

網易第三季度淨營收為人民幣125億元,其中網絡遊戲淨營收為人民幣81.117億元,手遊營收佔據了網易網絡遊戲淨營收的68.3%。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四】外賣:買走你的孤單,留下你的跑腿錢

在獨居生活中,虛擬社交和網絡遊戲的歡樂,讓孤獨的人群愈發想要足不出戶,這無疑是給了外賣行業極好的契機。

一項調查顯示,重慶、東莞、北京、蘇州、南京、杭州、上海、武漢、深圳和廣州是年輕人孤獨感最強烈的十大城市。一個人“3餐外賣”吃飯和獨居,讓這些漂泊在外的年輕人倍感孤獨。這些人群中,有三成一年才回家一次。

由於工作忙碌和交際成本,大部分年輕人交往圈子比較窄,休息時更願意哪裡也額不去,業餘時間“宅”在家中就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

最近,在北京三里屯工體附近,西貝莜麵村開了一家外賣專營店,暴增的外賣訂單是促使西貝外賣專營店出現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西貝部分門店的外賣佔比到了40%,以雙井店為例,每日外賣訂單超過700單,外賣流水已經達到了每月150萬元。從整個公司來看,西貝自去年6月到現在,在餓了麼外賣渠道的營業額翻了15倍,起初一個月100萬營收,現在一個月高達1500萬,今年整體外賣營業額已突破4億。

當火爆的外賣增量與堂食形成衝突,於是才有了西貝的外賣專營店。

孤獨的空巢青年,是外賣的最大需求者。外賣的消費群體大多消費能力強,且追求較高品質的生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做一個“精緻”的人。所以我們看到,許多外賣擁有精美的包裝,以及細緻的體驗服務。雖然價格不菲,但卻依然受到歡迎。

外賣App剛興起之時,有人預測外賣平臺的補貼力度疲軟之時,就是外賣開始走下坡之時。然而,現如今點外賣已經成為了現代消費者的習慣之一。

餓了麼在併購了百度外賣之後,還將“無人配送問題”提上日程。事實上,無論是餓了麼CEO張旭豪,還是美團CEO王興,他們都認為無人配送,也就是外賣機器人會是大勢所趨。當然,這需要經歷智能調度、人機配送,再到無人配送一步步攻堅。

無人配送的時候,是否會更加孤單呢?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五】為你的孤獨“直播”和短視頻

瞄準孤獨群體的生意經,也越發多元化,當連虛擬社交都疲於應付之後,直播湧起。網紅們在直播大潮中賺出了房子、頂級網紅甚至賺出了工薪階層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網紅女主播們日進斗金的日子,無疑少不了眾多孤獨症患者的殷勤打賞。

這些孤獨症患者們,他們在為網紅主播送禮物滾屏後,在與主播的互動中,享受自我的存在感,享受主播在數以萬計觀眾的直播間裡面對他的各種跪舔和曖昧……

主播當然要有美貌或者一技之長,但同時還需要會跪舔。“要有技巧的讓他們主動給你刷禮物,哪怕他們知道你是在坑。但是不能坑的那麼明顯,就是要讓他的虛榮心更加的旺盛,什麼老公、歐巴、哥哥,我一直播要說好多次。”有網紅直播並不諱言地吐露心聲,“謝謝這位哥哥給我送的禮物;撒浪嘿喲,你又來給我刷禮物了;我要給你生猴子。如此這般的話,更是要及時穩準地說給他們聽。”

雖然有的主播也會走到線下,約會金主粉絲,但大部分孤獨症患者們是見不到網紅真人的。即便如此,他們的虛榮心卻在直播互動中,得到了滿足,孤獨症患者在現實世界裡不能達成的心願,在虛擬空間裡得以圓滿。

直播火熱之時,祁磊也踴躍嘗試著,起初他只是個看客,逐漸地有了自己固定關注的主播,最後他終於按捺不住,往裡邊充了錢,並開始給喜歡的主播打賞。可時間久了,他突然覺得,彷彿是自己在花錢僱個人陪自己一般,沒人理睬和關心的時候,給主播刷禮物,主播就會和自己很熱絡起來,一直和自己互動,如果打賞的多,有的還會直接跟自己連線。

2015年直播風生水起,2016年直播進入爆發元年,並進入紅海廝殺的火拼狀態,映客、YY、陌陌、一直播、花椒直播等直播風起雲湧。

食色性也,去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一度達到3.25億,佔網民總體的45.8%,這一數字甚至高於了外賣用戶。

公開數據顯示,2016年陌陌十大主播總收入達1.15億元,足可媲美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年收入。其中一位人氣女主播,2016年收入高達1600萬元,還創造了8個月被打賞3000萬元的直播界奇蹟。歡聚時代CTO楊學斌公開表示,YY平臺每個月收入平均超過3000元的主播有10萬名。

直播產品這麼火,網紅收益如此之多,抽成的平臺同樣賺得盆滿缽滿。2017Q3財報顯示,直播業務收入高達3.026億美元,已佔陌陌總營收的85.4%之多。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六】迷你KTV唱出你的孤獨

李宗盛《寂寞難耐》短短一首歌道盡了歲月蹉跎的無奈和對人生的追求與困惑,引起很多人心靈的共鳴。寂寞難耐時,很多年輕人願意放聲去歌唱,唱出自己的孤獨。KTV在國內已經是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人們都有唱歌的需求。而迷你KTV則更進一步,想讓孤獨者、無聊者心甘情願地掏腰包。

目前,相對知名的迷你KTV公司有友唱M-bar、咪噠miniK、星糖miniKTV、雷石WOW屋等。與租金高、人力成本高的傳統KTV不同,迷你KTV成本極低。只要配備齊玻璃亭、點歌機、高腳凳、耳機、話筒,一座迷你KTV就可以開張,設備成本在2萬~3萬元左右。

雖然迷你KTV的成本並不高,但是價格卻並不實惠。遍佈各大商場、影城和機場的迷你KTV,雖然作為無聊時候打發時間的一種方式,但很多人只是圖個新鮮。有的迷你KTV按歌曲收費,一首歌9塊錢;有的按時間收費,15分鐘30元,核算下來也就3首歌的時間,平均10塊錢一首歌。如果打字慢,選歌時間還要延長,3首歌都唱不完。業內人士透露,在核心位置設置的迷你KTV,半年左右即可回本。

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預測,2017年中國迷你KTV市場投放量將超過3萬臺,市場規模將達到38億元;預計2022年線下迷你KTV市場投放量將達到20萬臺左右,市場規模將達到310億元左右。

今年第一梯隊的迷你KTV公司均獲得投資。7月星糖miniKTV對外稱,公司成立3個月就已完成天使輪、A輪、A+輪融資,融資總金額1500萬美元;此前,唱吧宣佈對咪噠miniK投資數千萬元;友唱則獲得了新三板企業友寶在線多次增資入股,估值達數億元。

除了創業公司,迷你KTV也迎來了成熟公司的爭食者。經過幾個月的內測,YY 的迷你 KTV——“Hello 語音機”要來了。YY 迷你KTV的差異化是“不止於極致的唱 K 體驗,更為社交而生”的理念,更加註重社交屬性。據悉 YY在2018 年迷你 KTV 終端機鋪放量計劃為一萬臺。

YY 做迷你 KTV,想要打通線上線下鏈條。一方面給線上好友提供線下約唱交友的平臺和場所;另一方面,用戶在迷你 KTV 的演唱,又會為 YY 線上娛樂平臺提供直播內容源。

今年11月,騰訊“全民K歌”在杭州開了第四家店自助K歌店。它由7間迷你KTV房、休閒娛樂區和休息區組成,佔地約500平方米。其中,休閒娛樂區設有彈珠機、自助販售機、自助橙汁機等,全程自助、無人值守。在運營思路上,全民K歌店希望打通線上APP和線下體驗店的聯動,通過線下豐富的樂迷社交玩法將MV等內容上傳、分享至線上。

全民K歌自助店計劃今年在北上廣深進駐50家左右,2018年的目標新增300家,2019年達到1000家,屆時逐漸覆蓋至二線城市。

迷你KTV為孤獨經濟而生,為特立獨行而生。然而有的孤獨症患者,卻並不喜歡迷你KTV,稱一個人唱KTV更顯得孤獨了。

北漂設計師邵東孤獨的時候,會去參加戶外爬山的活動,或者去做做運動,跟朋友唱KTV。不過,他對時下湧現的迷你KTV並不認同,他覺得獨自唱KTV,會比一個人吃火鍋更讓人孤獨。並且他覺得迷你KTV不過癮,還是包房更舒服。或許他孤獨時,內心渴望的是陪伴和聚會的場面,獨自消費孤獨並不適合他。

不過,也不乏喜歡迷你KTV的人,陳巍覺得集體約著K歌比較麻煩,不僅要約人,還可能搶麥,不如自己唱著爽。謝曉也覺得迷你KTV挺好,可以自己一個人練練歌,就是有些貴。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七】人工智能:能否慰藉你的孤獨

孤獨是個大風口,人工智能怎能不盯上當代人的孤獨?換而言之,人工智能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類孤獨感的產物。人們希望人工智能的機器除了擁有超越人類的計算能力,還能夠能夠擁有情感,在孤單時,給我們像朋友和親人一樣的陪伴和情感反饋。

智能音箱正在成為當下智能家居的入口,成為廠商卡位人工智能的橋頭堡。這些智能音箱,普遍可以通過接受人們的口令,來播放音樂、播報時間、天氣、星座運勢、查找快遞、設置鬧鐘和提醒,還可以有一些簡單的對話。同時,集合不同的廠商還會有一些特殊性功能,如叫外賣、控制家裡其他智能家電等。

目前,市場上的智能音箱有谷歌Home、亞馬遜Echo、小米小愛AI同學、天貓精靈X1、喜馬拉雅小雅AI、京東和科大訊飛合作的叮咚2……定價從300元到1000多元不等。

其中,今年夏天喜馬拉雅FM的小雅AI音箱發佈時,定位就是“孤獨解藥”。城市中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各種各樣的孤獨場景,或是父母忙碌疏於陪伴的兒童,或是異地孤身奮鬥的空巢青年,或是子女不在身邊的空巢老人,這些人群其實對高質量的陪伴有強烈需求,而這些陪伴的缺失則導致了更加強烈的孤獨體會。

由於看中目前年輕人比較宅,缺乏足夠的情感交流,Gowild公司開始開發面向年輕人的情感社交機器人,由於面向年輕人,其價位也定在了千元左右。

事實上,這些智能音箱的人機交互,此前蘋果Siri和微軟的小冰和Cortana已經在做類似的事情。不過,人工智能的不斷演進,對人們的孤獨投其痛點,但事實上並未很好地解決人們的孤獨。手機依賴症、社交網絡和微信依賴症……這些看似先進的東西都在讓人們陷入自我封閉。正如有句戲謔的話“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坐在你的對面,而你在玩手機。”隨處可見的“低頭族”,沉浸在手機裡,很多人是因為疏離而顯得孤獨了,傳統意義的人際交往日漸變成稀缺品。

疏離和孤獨問題難以緩解,所以廠商們才盯上了這群孤獨的人,賺孤獨群體的錢,讓他們繼續孤獨著。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八】無人便利店:是孤獨者的庇護所

渴望著或虛擬或真實的陪伴,卻又不由自主地去疏離,年輕人們在矛盾和搖擺之間,日漸孤獨。未來老齡化社會加劇、青壯勞動力日漸短缺,無人便利店或許有它的一席之地。從某種角度而言,無人便利店也是孤獨經濟的一種體現,前有青壯勞動力的日趨減少,後有這一代在互聯網蓬勃發展下成長起來的年輕人的孤獨消費特徵。

顧名思義,無人便利店沒有收銀員,並且結賬還不用排隊,24小時售貨……目前,無人便利店在北上廣等地已經陸續落地。

最近一兩年,瑞典、日本、韓國、美國都在試水無人便利店。其中,美國亞馬遜推出的Amazon Go便利店,在技術上更為先進,採用了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算法以及傳感器、圖像分析等多種智能技術。在國內,阿里巴巴杭州淘咖啡無人超市今年也開始試水,採用的是視覺傳感器、壓力傳感器以及物聯網支付等技術。繽果盒子去年在廣東中山實驗無人便利店後,今年又挺進上海,華南區的繽果盒子都在逐步鋪設中,並計劃1年內鋪設5000個盒子。

前段時間,一部名為《北京鄰居》的話劇在京上演,講述的上世紀90年代在北京胡同大雜院裡的故事,其中的馮老太就是在自家門口開了一個小賣部,街坊四鄰都會從馮老太這裡購買日常用品,一方面是大家彼此信得過,一方面也是照顧老太太的生意。這個戲的一條線是懷念街坊們日常相處交往過程中的鄰里之情,後來人們都搬到了樓房小區裡,鄰里概念日漸疏離。誠如該劇導演所言,過去北京人見面打招呼都愛問上一句“吃了嗎您?”因為彼此之間都很熟悉,這樣的打招呼熱絡而飽含感情。

如今小區裡,不用提其他單元樓裡,就是同層的鄰居可能都互不相識,現在電梯間、小區裡,跟人家如果再打上這句招呼“吃了嗎您?”,很有可能會讓人家覺得你有病。

從傳統的小賣部、雜貨鋪;到後來的超市、便利店;再到無人便利店。這是一個人情逐漸轉淡的過程,是一個社會缺乏情感交流、日漸孤獨的一個縮影。誠然,無人便利店的出現,是符合這一代年輕人消費特點的,他們大都喜愛通過網絡、社交媒體來展開與外部世界、他人之間的交流。

一位女士這樣描述的便利店情節,無論是加班到深夜,還是半夜睡不著,都不用擔心,還有24小時便利店,在便利店裡,孤獨是常態,但也不乏溫暖,因為無論多晚總有店鋪為你敞開。有次半夜睡不著,凌晨2點出去夜跑,跑完來到24小時便利店,先買一瓶寶礦力喝下,再帶一隻牛角酥麵包和一盒牛奶回家作為睡醒後的早晨。有時候覺得仍然無法入睡,也會買啤酒或特供紅酒回家,足夠消耗一晚上的孤枕難眠。

還有一次,她在上海出差,深夜在酒店附近的羅森便利店閒逛。進來一個身材高挑、穿著駝色羊絨大衣的姑娘,她徑直走到飲品專櫃,只拿了一瓶真露結賬。然後走到休息區,把駝色大衣脫下搭在椅被上,就那麼扭開燒酒蓋子,自顧自的喝了起來,異常瀟灑。

在她眼中,便利店是24小時守候,是繞不過的孤獨,但孤獨得自得其所。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九】短租:為異地住宿解悶兒

在城裡孤獨得難耐,孤獨得想要逃離,想要尋找一次休憩。許多孤獨的人想出去走走,在另一個相對舒緩的小城鎮和小地方,去排解孤獨。再能和萍水相逢的、心懷善意的陌生人去聊上一聊,也算是這段旅途的附贈品。

經過幾年的發展,Airbnb短租這一新興模式的好處已經顯而易見,人們往往可以便宜30%-80%的價格入住家庭旅店,而不必破費預訂專業的近乎千篇一律的酒店賓館,並且還能與當地人交流結識,成為朋友。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表示,國內在線短租市場正持續高速發展,到202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700億元。來自小豬短租的數據顯示,他們2016年比2015年訂單量增長500%;預計2017年比2016年訂單量又將增長350%。

在2017年國人住宿偏好上,一人出行時,願意選擇短租的佔51.3%,願意選擇住酒店的佔48.7%。

小豬短租的房東陳瑩,這樣表述自己眼中的短租:“這是社交的一種方式,你可以跟房客交流,即使離開了也可以保持聯繫,就像朋友一樣,旅行當中遇見的人。”

另一位房東鄭鑫稱一次出行選擇短租的經歷,讓他開始想要試試自己當房東:“我是小豬很早的用戶,那時的住宿體驗沒有現在好。但我覺得如果房東的性格好一點,體驗就會好很多。“

在他看來,出門在外,尤其是形單影隻的人,入住酒店是孤單的,短租的優勢並不只是價格便宜,更重要的是房東與短租房客的交流和溝通,一定要讓他們在異鄉同樣感覺溫暖和舒服,而不是冷清。所以,他自己想試試去為營造這樣的短租環境和氛圍,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在對短租用戶的調研中,我們發現40%的人喜歡在出行過程當中結交不同的朋友;喜歡在出行的過程中和親朋好友在一起的人佔到34%;喜歡在出行過程中獨自享受自己的時光,不被打擾的比例僅為26%。

“在城市化的發展中,孤獨經濟確實在改變著整個社會群體行為的變革,帶來消費行為的變化。但孤獨並不代表勢單力孤與世隔絕。其實,他們更期盼有志同道合或有共同興趣愛好的社交,這種需求容易帶來城市新的活力。”小豬短租相關負責人這樣表述短租客的社交需求,“人都有一定社交的需求。短租住宿可以到不同的城市,認識不同的房東,房子裡有客廳有廚房,租客與房東可以一同看電影、做飯、玩桌遊、聊天等。”

逃離一座孤獨的“圍城”

雖然北上廣猶如磁鐵一般,對年輕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但是一線城市給了他們機會,也給了他們深深的孤獨,他們放佛進入了一座永遠也走不近的、若即若離的城。

不在孤獨中毀滅,就在孤獨中爆發,當孤獨到了一個臨界點。有些人做出了抉擇,他們要離開這座城,去到離家更近、抑或讓人更舒心的地方生活。

丁強今年36歲,前些天朋友問他要不要拼單12月初一個週末的演出打折票,他說正好那個時間要去三亞收房。朋友不禁問他,怎麼想著在三亞又買房,未來會考慮離開北京嗎?他說道,到了年齡,想歇一歇。北京霧霾還是有點厲害,而且身邊的好友也都陸續離開了,自己一個人也無意在此久留。未來可能去三亞或者成都生活吧。

志鵬今年33歲,老家在合肥,老婆的老家在常州。2016年11月,他做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決定,離開北京回到了合肥發展。這時距離他2003年來北京求學,已經過去了13年。13年間,他在北京完成了打工、創業、娶妻生子等一系列過程。

志鵬目前創業是和弟弟、以及大學同學一起合夥。弟弟在合肥買的房,大學同學老家也是安徽的,也希望在合肥安家,所以他們一致決定將公司就定在合肥。並且,志鵬的大多數同學和親戚也都集中在合肥,所以這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

他的初衷是想自己整點東西,然後就一門心思鑽進去。現在小孩漸漸大了,回到老家,可以有更加穩定的圈子和生活環境。寧願過的自由輕鬆一些,然後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從事業上講,回到壓力相對小的地方,可以更加心平氣和耐心的去做事情,畢竟這是持久戰。

回來以後,志鵬的切實感受是,可以在鄉下和城市自由切換,可以經常回老家。親戚朋友間往來更多,也算是迴歸生活,了卻心中故鄉情結。

95後圈出的孤獨“隔離帶”

計劃生育政策無疑在獨生子女一代的身上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他們是在家中被視若掌上明珠、嬌生慣養的一代,他們也是缺乏兄弟姐妹親情的孤獨一代。80後從熱門話題榜上遠去了,離油膩中年很近了;90後最近“惹”到了自媒體,第一批禿了、胃垮了、離婚了、出家了、脖子僵了;接下來,脈脈數據研究院想來說說95後,他們目前普遍被外界貼上了個性自我、以自我感受為前提、對金錢欲求不強等特徵標籤。

脈脈數據研究院綜合大數據分析、調查和訪談,更傾向將95後定義為中國的“圈一代”。圈中有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圈中有極度分化的隔離,圈中亦有常人難解的孤獨。

具體而言,圈代表@,95後是從一出生就成長在中國互聯網興起的年代,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成長起來,知識和內容獲取的便捷程度超越了以往的任何時代,不出門便知天下事。

另一方面,圈代表Circle,這是被圈養的一代,社交網絡和APP史無前例地發達,然而人與人的親密度和信任度,卻越發疏離,呈斷崖式下墜。同時,圈代表圈層,95後是興趣圈層極度分化的一代,圈層之間的隔離度要遠遠大於重合度。

95後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與前互聯網時代成長的幾代相比有著鮮明的特點。他們不會內心認同父母是過來人而懂得多,相反認為父母未必比自己懂,講的也未必對,他們要按自己的方式出牌。

95後還非常反對加班,尤其是無意義、無價值、低產出的加班。反對996,保護加班狗;珍愛髮際線,抵制996的職場話題和口號,受到了95後們的追捧。

前些日子,90後漸成“脫髮主力”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脫髮正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全球三大門戶網站聯合默沙東調查公司,發現60%的男性在25歲之前就出現脫髮現象,而在30歲前出現脫髮的比例達84%。中國位列全球脫髮排行榜第十五,也就是說,中國人,27歲是脫髮基因開始的年齡。”

一些醫藥和植髮機構的調查數據顯示,脫髮人群的高發期最初集中在25歲左右,治療期則集中在28歲。開始脫髮與治療脫髮的時間有3年的間隔。因為脫髮的年輕人一般不會第一時間考慮治療,最開始意識不到問題的嚴重性。拖個兩三年之後,眼看已經沒什麼希望,會孤注一擲恐慌式治療。

所以我們發現,95後真是先知先覺,已經開始為反對996的加班、珍愛髮際線吶喊和呼籲了。的確,脫髮與熬夜有著很大關係,因為熬夜導致腎虛和肝損傷,導致頭皮血液循環不暢和缺血,造成毛囊萎縮並開始脫髮。

熬夜,某種程度是因為孤獨,網民們有各種熬夜孤獨的論調。諸如,沒經歷熬夜的孤獨,不足以談人生;熬夜,是一個人的孤獨。孤獨,只能一個人熬夜;你永遠不會知道熬夜的人有多孤獨……另一方面熬夜與工作太忙有關,長時間高壓加班緊張的狀態。

孤獨、熬夜和高壓,圍繞這些新興脫髮群體的孤獨經濟又開始起作用了。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90後佔比36.1%,即將趕超佔比38.5%的80後。由於人口基數大,中國的禿頂人數男性約1.3億,女性約0.7億,脫髮人群絕對數很大。

此外,不同年齡階段對社交的開放程度十分迥異。脈脈數據研究院通過對各年齡段人群在脈脈平臺的好友申請通過率進行分析,發現95後對好友申請的通過率最低,僅有57.4%,而80後、90後的好友通過率都近七成。

孤獨經濟:2019年要從這10個領域尋找賺錢機會

【十】養老:“銀髮浪潮”下的孤獨藥方

孤獨老人的新聞不絕於耳,七旬老太3次到便利店偷拖鞋,稱生活孤單無人陪。無論這個理由是真是假,老年人的孤獨已是不爭的事實。湖北黃石一終身未婚、長年獨居的裴姓老人被發現死在家中衛生間,遺體已化為一堆白骨。

北京大學人口所穆光宗教授的研究報告表明,我國空巢老人“孤獨死”問題已十分突出,到2050年,臨終時身邊無子女的老人可能達到7900萬。還有 3000萬以上的年輕獨身者也會逐漸衰老,多數將在無妻無子無親的空巢孤獨中終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老齡人口(65週歲及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10.8%,到2020年,該數字預計達到12%。有機構預計,2016年-2020年的“十三五”期間,我國養老市場消費將超10萬億,其中養老地產市場規模在6萬億左右。

銀髮群體的孤獨,催生了銀髮經濟。一方面,養老地產隨之蓬勃興起,老人們退休後不再需要留守在以前工作固定的城市,會選擇更宜居的地方或購置、或租賃房子。

與此同時,養老護理、醫療保健、服務與休閒、文旅、金融等方方面面,也都在銀髮經濟中,有了更多的商機。

近年來,老人的候鳥經濟逐漸興起。來南方過冬的“候鳥”老人,東北人是主力軍,能佔到80%,其次是尋暖躲霾的北京人。當嚴寒的冬季到來,他們會從自己的所在城市飛往溫暖的地方過冬,在春暖花開時再返回家鄉。近幾年,僅在海南三亞,全國各地每年前往過冬的老人就已超過40萬。廣西的北海、廣東的珠海等地,近年也迎來眾多“候鳥”。

花費上,選擇三亞臨海的小區,一套兩室兩廳,人均月租1500元。自己不做飯,每天去小區的業主食堂吃,每人每餐花費也只在12元左右。如果在三亞市區周邊的一些村鎮,一個人的租房費用每月只需四五百元。

候鳥城市們,看到了孤獨老人帶來的經濟,於是在異地醫保難的問題上,積極尋找解決方案。比如三亞市人民醫院,目前就與黑龍江省的佳木斯市和哈爾濱市開通了醫保對結核算,方便了不少前來旅遊居住的人士。

傳統觀念認為,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之舉,老人只有跟著子女住才算享福。不過,由於年代的差異,子女和老人住並一定妥,首先在絕大多數家庭,代際之間生活習慣生活觀念不同,總有難以調和的矛盾,尤其是婆媳間;其次,子女白天上班,老人在家發生意外,身邊同樣無人。

養老院參差不齊,價位高的承受不起,價位低的設施又太差。眼下,新型智能化的養老院模式也成了資本熱捧的項目。

誠如我們在開篇所言,孤獨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命題,孤獨也是雙刃劍。有人在孤獨中獲得自我的昇華,有人在孤獨中虛擲了光陰。如果只是為了逃避孤獨而去貿然的消費孤獨,恐怕是飲鴆止渴;而如果利用孤獨,享受獨處時間,去閱讀和學習,以及選擇去做其他讓自己成長,讓生活充實而有意義的事情,亦或者一個人安靜下來,好好思考人生,結果應該不會太差。

窮且一生,人終究是孤獨的,孤獨會像影子一樣,始終伴隨,時而隱遁,時而彰顯。人的一生也都是在竭力逃避死亡,努力建立更多的社會聯繫,試圖尋找生命的意義。

紙醉金迷迷倒了世間之人,歌舞昇平平息了人們的鬥志。現代人努力躲避著孤獨,卻又難逃孤獨。可什麼才是更為可貴的孤獨?燈紅酒綠的城市孤獨何尋?難道是獨飲咖啡便有孤獨?難道是獨自逛街便有孤獨?這都不是。

孤獨是精神範疇,而不應只限於外在。孤獨不是特立獨行,也不是形單影隻,它是平穩的心態,是清明寧靜的自我。

如果你厭倦了疲倦的工作和生活,對一切勾心鬥角與爾虞我詐感到厭惡,那麼你真的需要藉著孤獨的檔口,學著去品味孤獨,享受獨處,讓自己飽受摧殘的心好好歇一歇。

從事網絡安全的工程師程強這樣表示,”我覺得我很多時候自己需要獨處的時間。獨處時一般會看書,看電影,想事情,整理東西。獨處會讓人把自己也整理清楚,比如梳理自己的生活瑣事或者人際關係。“

的確,孤獨時不妨讓自己靜下來去思考,理清自己,理清生活,找回清明寧靜的自我。不妄說世間沒有桃花源,善於珍視孤獨的人會告訴你,它離你有多麼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