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修正自己的價值觀、修正自己心理行為的過程。修行就是修出自己的本性和行為,修心實際上是為了自己的心能夠不為外塵所轉

比方說,今天別人有什麼想法、看法,有什麼事情發生了,你的心馬上就轉了,那麼你就是為外塵 所轉。所以,修心的人要能夠安止,就是讓自己的心定下來,“安”就是定下來,“止”就是不要去想、要守戒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我們的心實際上是穿梭在空有之間,也就是說,人間今天有,明天沒有了,就是空了、有了。想一想,你的心今天對某一人或事有了,明天沒有,因為我們今天擁有的東西,表面上看還是有,過幾天沒有了,這就是讓你心動的東西也會沒有,所以人要學會安止,讓自己的心不要去動

人的身體和靈魂對這個世界有不同層次的理解。我們小的時候經常提出小時候的問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那些小時候的問題我們慢慢地理解了,問題就會解決,我們不會再問了,我們就進入了高層次——大人的年代。實際上,對世界的這些不同層次的理解給我們帶來了智慧,因為度過了年輕的時候,我們慢慢地進入中年,對小時候的一些很愚痴的問題已經能夠理解了,我們知道那些不是問題,所以我們才會增長智慧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修心就是要不斷地調整人間產生的不平衡的思維。比方說,我今天拿的多了,或者拿的少了,跟人家起爭鬥了,如果你心中有因為不平衡產生的這種思維, 那麼你的心、你的行為就會受到影響,你就不會很正常。為什麼很多人心理不正常啊?比如我看不慣別人, 我就是覺得自己吃虧了,這些都是因為你的心理不平衡所產生的,所以,修心就是要調整人間產生的不平衡的 思維。

做人要用智慧來轉化人間各種不同的煩惱。智慧是什麼呢?就是不管碰到什麼問題,你馬上能夠解決它,想得通、想得明白,那你就是已經有智慧了。很多人想不開、想不通,這個人就是沒有智慧。人間只要有煩惱,為什麼不能夠把它消除呢?就是因為你沒有智慧, 你煩了,你解決不了,你難過了,你的智慧就丟失了。 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是不會這樣的。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師父跟大家講,身體實際上是健康的覺醒。這是什 麼意思呢?一個人的身體好了,你是不是感覺到自己很 健康啊?健康了之後,你會感覺到身體對你的重要性,自己就會有覺悟了,很開心、覺醒,就是我理解了。所以,一個人的身體是自己健康的覺醒,但那只是你身體 的覺醒:“我的身體不能抽菸,我的身體不能喝酒。” 那麼你的身體慢慢地會越來越好,這就是身體的覺醒。

但是,人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是身體,一個是心靈,這個心靈也要能夠覺醒。師父告訴大家,如果一個人的心覺醒了的話,那就是人格的覺醒。如果你是一個聖人,你就不會去做骯髒的事情,你不會去做雜七雜八、很丟臉、下三濫的事情,這是人格的覺醒。很多人 的身體很健康,但是做的都是畜生的事情;有些人的身體非常健康,但是沒有到健康的境界。如果你有健康的身體,再加上人格的覺醒,那就說明你是因果的覺醒, 你這個人真的懂因果了

修心、學佛學到最後就是學習因果

,因為你懂得因果的覺醒,就是我知道這個因種下去,一定會有果出來,那麼你知道不能亂種這個因,那你的果一定會得到善的回報。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實際上,因果的覺醒完全在於人的心,實際上是人的心在覺醒,不是說身體隨便能夠覺醒的,所以修心比修行重要,一個人的心修好了,你就容易覺醒。心是有力量的,心的力量叫心力,因為心覺醒了之後,我的心的力量很強,它能夠幫助我提升再覺醒的平衡

。就是說,我已經在做了,我還要努力去把它做好,這就是再平衡。

希望你們要懂得,心的力量能夠幫助提升再覺醒的平衡力,也就是說,我今天做錯一件事情了,我平衡了,我不去想了,我不難過了,過兩天我又難過了,我的心再去平衡,再去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話,你的進步就會很大。

心如果有慈悲的話,這個人會產生智慧。為什麼一個人越是慈悲越是擁有智慧呢?其實慈悲本身就包含有智慧,一個有智慧的人,他一定會很慈悲。所以,在智慧與慈悲心中,它的平衡能夠產生一種非常強烈的東西,這就是佛法界經常講的“悲智雙運”。因為你慈悲 了,你會有智慧,有了智慧的人,就會慈悲,慈悲和智慧可以相互促進。這是兩千多年前佛陀就在講的佛法的經典,師父不過是濃縮一下告訴你們。一個今天很慈悲的人,他的心就有智慧,那麼有智慧的人,他就會可憐別人、同情別人、原諒別人。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身心合一,能夠擁有慈悲、智慧,就會在心中產生一種平衡感,這種平衡感會讓你覺得自己度好了,也要去度別人,這就叫智慧,這就叫自度度他。

那麼,怎麼樣能夠做到身心合一呢?就是心要自然。我今天無慾無求就是自然,我可以做到煩事無事, 就是煩惱的事情像沒有發生一樣;難事無心,很困難的事情我沒有心;隨緣隨順,來了就這麼做了,既來之則安之,來了我就好好地去承受它,去把這個事情解決掉;一切無礙,你的心中就不會有障礙。身心合一靠的是心要自然,煩事無事,難事無心,隨緣隨順,一切無礙,這都是佛教的經典。

不愧於人,不畏於天,是為大丈夫

佛菩薩是怎麼讓自己修成的呢?其實佛菩薩就是靠的這些,幾個字讓自己開悟,幾句話讓自己想通,菩薩到人間來也會碰到很多事情,只是菩薩比我們容易想得通,而人的毛病就是想不通、不 開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