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一葉舟,惠安“討海”人

這些年,惠安女在鏡頭下常有一個很有名的漁民形象,在海邊拉網補網,在街邊挑擔賣魚。關於惠安男漁民,外地很多人幾乎沒什麼印象。是的,他們很難出現在人們眼前,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風波里。而惠安女的漁民形象,背後卻是惠安男人駕一葉扁舟出沒於汪洋大海搏擊風浪的艱險。

惠安漁業是和建築業、石業並列的傳統三大產業,歷史十分悠久,是全國有名的漁業強縣。在建築業和石業還未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遍地開花之前,惠安的漁民就已經將漁船開到北海南洋之遠。惠安歷史上土地貧瘠而海岸線漫長的情況,決定了沿海居民需得從事漁業來解決肚子問題。在惠安,捕魚的傳統叫法是“討海”,向大海討生活,一切都要看老天爺和海龍王賞不賞飯,由此可以想見“討海”二字有著怎樣的險難。

風波一葉舟,惠安“討海”人

敢拼能吃苦的惠安人很早就不再只是滿足於近海捕撈,開始了駕船遠航,根據天象、季風和洋流的情況追蹤魚群,常年漂泊於海上。歷史上的海洋漁業技術和管理上有很多獨創之處,從圍灘養殖、近海漁場施網到遠海捕撈,從漁船結隊協作到立鄉民公約,從捕撈、收成到加工,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所以,惠安的海產品以品類眾多、製作工藝優良而聞名。除了生猛海鮮,魚乾、魷魚母、蝦米、魚卷、魚露、魚籤都是廣受歡迎的惠安特產。

惠安的沿海討海人家,遵循著男人結為船夥共同出海捕魚,而女人在岸上或幫拉網補網分魚,或曬制海產品,或挑擔走街串巷賣魚。他們常年風吹日曬,起早趕黑,與汗臭魚腥味為伴,雖然不免聚少離多,卻總是有著一股子大海的寬闊與爽利,面對生活的艱辛和險難,不怨天尤人,永遠有著一股拼搏勁。

風波一葉舟,惠安“討海”人

然而,和每年臘月之時在外從事建築業和石業的人開始陸陸續續準備回家過年不同,“討海”人這時候卻正是要在海上忙碌的時候,一來因為夏季是每年的休漁期,從九月開始的漁季到這個時候正是捕魚豐收的季節;二來因為過年期間正是海產價格全年最高市場最好的時候,一年的收入高低端看這時的收穫。

再過不到一個月就過年了,誠望在我們閤家團聚吃著美味的海鮮之時,我們可以感念一下那還在風波一葉舟裡搏浪無法與家人吃團圓飯的惠安討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