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智力问答这种形式,即便在今天,也依旧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这种益智又轻松的娱乐形式,始终对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刺猬公社 | 赵思强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让我给你出两道幽默智力题。”

2000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宋丹丹半弯着腰,声音尖利,问出了那个直击灵魂的问题:要把大象装冰箱,拢共分几步?

观众们随之陷入思考,知道答案后又会心一笑,这种脑筋急转弯总是能轻松被人接受。

智力问答是让人上瘾的,这似乎源自人类最天然地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自我证明的需要。“原来我还知道这些事”和“原来还有这些事我不知道”两种想法在脑中交替浮现,这是脑力游戏天然的魅力。

全球最早面向大众的智力问答节目,可以追溯到1955年美国NBC广播电视网推出的《64000美元问题》,而国内则大概在八十年代末兴起,三十年间,大量智力问答类电视节目涌现,在大众娱乐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去年的这个时候,直播答题、头脑王者又成为了2018年初的现象级事件。

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智力问答似乎始终让人“欲罢不能”。

初尝试,寓教于乐

1990年,22岁的杨澜即将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正好赶上中央电视台来学校招聘,想要给一档新节目找一位女主持,要求清纯美丽。

节目制作人辛少英让选手各自做自我介绍,同时对栏目提一些想法,“她(杨澜)和别人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在一档节目里,辛少英回忆。

“为什么女主持人就是要漂亮的清纯的,都是一个辅助的角色,为什么我们的屏幕上没有一个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主见的女主持人的形象?”杨澜这一问,把她问进了中央电视台。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主持的节目名字叫做《正大综艺》,是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与泰国“正大集团” 联合创办的第一个国际性栏目,每年由“正大集团”提供给该栏目80%左右的国外节目。

“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这句家喻户晓的口号,也是《正大综艺》的节目宗旨。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会带领嘉宾观看记者在国外录制的外景视频,介绍各地的奇观异景,在某些节点,记者会给演播室的嘉宾抛出问题,让嘉宾回答,“猜迷—破迷“是节目的主要形式。

这是中国最早将户外探索与嘉宾益智竞答结合在一起的游戏型娱乐节目,在推出之后,立刻获得了观众的喜爱,收视率最高时曾达到了23 .6 %,年轻的杨澜也因此被众人熟知。

在当时,《正大综艺》的节目安排是充满创意和活力的。从第40期起,抢答器被引入现场,变问答为抢答,观众可以通过现场抢答、与嘉宾搭档、场外答题、有奖竞猜等多种形式参与节目。201期之后,又增加了“快速抢答”环节,使节目更有戏剧性和挑战性。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正大综艺》编导董平回忆,节目播了几年,正大集团提供的节目已经不能满足观众需要了,节目组就用台内资料编辑了许多小单元节目,有关音乐、电影、体育、城市等问答题;有关职业性的 “真真假假”猜题。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新改进,例如用 “幸运搜索” 的方式请观众上嘉宾席、举办猜题抽奖活动请观众参与……

节目做到200期时,杨澜和搭档赵忠祥宣布退出节目,赵忠祥回忆与杨澜的合作时这样说:“在场上,我们一老一小 ; 一个沉稳 , 一个热情 ; 一个充满了洞察世态的沧桑感 , 一个因涉世未深而理想单纯。于是形成了我们的分工合作的角色格局。既有各自的特色,又相辅相成而统一。”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离开《正大综艺》后,杨澜去了美国读书,赵忠祥转去《人与自然》,接手的是袁鸣和程前。在这之后的二十多年间,正大综艺换了近十五任主持。

这个过程中,整个节目形式也不断变化,益智问答环节一直坚持到了2005年。2006年,《正大综艺》改版,与吉尼斯英国总部合作推出《正大综艺·吉尼斯中国之夜》,之后又将室内游戏引入,慢慢转向真人秀综艺,现在已经成为央视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综艺节目。

与此同时,正统的知识竞赛节目也慢慢出现。2000年7月16日,《三星智力快车》开播, 和《正大综艺》面向大众,偏娱乐向的风格不同,《三星智力快车》更专业,是一档对选手知识面的广度、深度、思维判读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的节目。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在环节设置上,《三星智力快车》和同期的《幸运52》《开心辞典》纯答题形式不同,而是设置了一些小品考题、外拍短片、现场实验等方式,把寓教于乐的概念贯穿在了整个节目当中。

正因为此,《三星智力快车》在中学生中人气颇高,开播前三年有全国各地的528名高中生参加。每期有来自不同区域的4名选手进行对垒,通过“闯关”的形式,现场淘汰三名选手,一人胜出。年冠军奖金金额累计可达10万元,以及有赴国外旅游和深造的机会。

有数据统计,参加过《三星智力快车》的中学生几乎都考上了重点大学,其中有五分之一左右进入了清华、北大。

制高点,实现梦想

如果说《正大综艺》的专业度不够,《三星智力快车》的大众性不强,那把两者有机结合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可以说真正把智力问答电视节目推向了顶峰,真正让普通平民参与到了节目中。

1998年,一个大学同学找到李咏,让他为一个外国宣传片配音。那是英国ECM旗下的博彩节目《GO BINGO》,竞猜拿大奖的节目形式让自认为见多识广的李咏也看傻了眼,他当即决定把这个节目引入中国。

李咏找了CCTV对外部,被拒绝,又联系了文艺中心,也没了下文,最后他把样片送到CCTV二套,时任广告信息中心谭希松给李咏打电话表示同意接手,但同时也提出要求:“对我来讲,它只是个项目。如何把它变成一个节目,如何通过这个节目赚取收视率和广告,那是你们的事。”

这项任务被很好地解决了,熟悉《幸运52》的人应该都记得,在节目中,赞助商的商标直接作为“计分板“融入在环节之中,4排13列,共52个。在每期节目最后,还大量的商标滚动,让观众挑出十个“幸运商标”。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幸运52》的主要节目形式,就是邀请普通百姓担当选手,进行五轮不同形式的智力问答比赛,包括抢答主持人给出的描述题,猜测主持人手中商品的价格,和搭档一人描述,一人猜题等。获胜选手会获得实物奖品,他所代表的队伍也会获得奖励。场外观众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及时地参与到节目中。

这样强互动性的节目类型,在当时是没有的,所以有媒体评价说,“李咏把中国电视带到了全民狂欢的新纪元。”

在自己的传记中,李咏说,《幸运52》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中国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过去谁敢提钱啊,但《幸运52》破了这个例,我的口号是:‘人人都有机会!’只要来参与,最不济都能落块手表。”李咏这样写道。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李咏和《幸运52》火了。他独特的泡面头和飞手卡的习惯动作,都变成了他的独一无二的标签。

在2000 年末举办的“中国电视排行榜”评选活动中,《幸运52》一举夺得“年度电视节目”“最佳游戏节目”“最佳游戏节目主持人”三项大奖。

也是在这一年,另一档智力问答节目上线,名字是《开心辞典》。同样是素人选手参赛,但和《幸运52》的多人竞技不同,《开心辞典》是选手与主持人坐在题板面前一对一对垒,每回答对一道问题,就可以获得一份相应金额的奖品,最终可以累积奖金拿到大奖,但一旦答错,前功尽弃。

《开心辞典》针对的受众更加精准,即以“家庭”为单位的收视群体,利用 “家庭梦想”和 “平民智力英雄”等核心概念抓住了普通大众的心,在当时,和《幸运52》一样,《开心辞典》成了另一个可以实现普通人梦想的平台。

节目也捧红了主持人王小丫,很多人对她标志性的“灵魂拷问”记忆犹新:“你确定吗?真的确定吗?不改了吗?”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2004年人民网刊发的《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报告》显示,中国人均收视时间排名前10位的娱乐栏目中,《幸运52》《开心辞典》位列前二,分别是100分钟、88分钟。

但《幸运52》以及《开心辞典》这类节目都采用主持人与选手对抗的形式,主持人在节目中常驻,是节目的核心,选手却每周都不同,所以两档节目捧火了主持人,但让人记住的选手却几乎一个没有。

改变这种情况的是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节目环节设置从选手与主持人的对抗,选手与选手、选手与观众——甚至与机器进行比赛,重新让智力问答回到了电视观众的视野,但此时电视媒体已经开始遭受互联网的冲击,虽在节目形式上做出了革新,但整体也已经无法达到之前的巅峰。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开心辞典》停播后,原班人马又制作了《开门大吉》,这档以“听歌识曲”为核心的综艺节目在中老年群体中较受欢迎,刺猬君的妈妈就经常坐在电视机前跟着尼格买提大喊“开!门!大!吉!”,在电视综艺整体式微的情况下,已经算是头部。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还制作了《中国诗词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等把重心放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大型益智节目,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两档节目并不是常规周播或日播的节目,节目效果持续时间也并不长。

可以说,在《幸运52》和《开心辞典》之后,传统电视综艺中,就没再出现过真正在全年龄段有影响力的常规节目。

后时代,全民狂欢

2018年初,在王思聪的带领之下,智力问答包裹着移动互联网的糖衣重新出现在了大众视野。《冲顶大会》10万元一场的答题瓜分现金游戏,换来了25万同时在线人数。

极低的获客成本引来360、映客直播、今日头条、百度、微博、网易等公司纷纷效仿,大手笔“撒币”。甚至《开心辞典》的制片人刘正举也在微博上说,益智游戏答题节目终于拿到了超强武器。

当年全家聚在一起,坐在电视前看《幸运52》或者《开心辞典》的场景又重新上演,只不过这次眼前的终端变成了手机,节目也不再是周播,而是一小时一场。人们不停分享着直播链接,只为了多拿几张“复活卡”,好在下一个时间段的答题里,从几百上千万的奖金中,分得一杯羹。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当年《幸运52》提出的“人人都有机会”,一瞬间变成了现实。据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1月21日一天,各大平台直播答题总场次51场,总奖金额达3749万元 ,单场参与人数最高突破400万,只要你运气好,或者博学多识,总是能赚到些小钱。

然而就在众生狂欢时,花椒直播旗下一个直播答题平台出现了内容审核纰漏,随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内容平台要继续做直播答题,得拿到视听节目直播资质。不到两个月,直播答题偃旗息鼓,成为2018年内容行业的第一朵昙花。

和直播答题一同进入大众视野的,还有一款微信小程序游戏——头脑王者。每局比赛两人参与,五道题,在不用道具的情况下,答对一道题最多可得200分,答得越慢分越少,答错不得分,得分高者获胜。

如果说参与直播答题可能还多少有点受金钱诱惑的成分在,那头脑王者更多是纯粹是享受脑力游戏带来的快感,看着不断上升的段位,一种“文化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数据显示,2017年12月28日到2018年1月12日,头脑王者的微信指数从64w飙升至近2300w,然而好景不长,1月30日,微信团队称,“头脑王者”小程序相关内容涉嫌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被下架, “头脑王者”团队发表公告回应称是由于题目审查不够严谨。

从《正大综艺》到《头脑王者》,人人都爱智力问答

在这之后,虽有大量“头脑王者”的模仿者出现,但也再没有哪一款小游戏能像头脑王者一样用户量快速增长。

2018年初,直播答题和头脑王者就像过山车一样,突然爆发,又快速沉寂。但不可否认,这两款产品的成功,也让不少人意识到,智力问答这种形式,即便在今天,也依旧有广泛的受众基础,这种益智又轻松的娱乐形式,始终对人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只是如何让这种吸引力能够持续,像过去的电视节目一样,不断给用户新的刺激,可能是产品开发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否则只会是一拥而上,随后一地鸡毛。

不久的将来,智力问答或将以新的形势卷土重来,毕竟,学海无涯。

CCTV10 《人物》杨澜篇

赵忠祥:《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与正大综艺》

李咏:《咏远有李》

百度百科:幸运52、正大综艺、三星智力快车、开心辞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