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即使你再排斥現在的不愉快,時間也不會過得慢點,所以不要隨意發脾氣。

誰都不欠你的,要學著踏實而務實,越努力越幸運。

-1-


視頻裡小男孩M,是一個頭不高,協調性也不是很好的小男孩。但是他偏偏喜歡足球!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當M的媽媽在場邊看著兒子,有些滑稽的頭球動作時,心都要碎了!

訓練結束,教練婉轉告訴她:“M很有決心,只是基礎差些!”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媽媽心裡明白,兒子何止差一些,是差很多!

可是,在家裡,面對滿臉沮喪的兒子,媽媽並沒有責怪,也沒有拿他和別的小朋友比較。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而是微笑著對兒子說:“我和你的教練聊過了,他說你一直都很努力。在這之前,你完全不會用頭去頂球呢,但現在你時不時能做到了!再努力一點點,輕觸一點點就夠了呢!”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受到媽媽的鼓勵,M轉身就去練球了!

之後,M更加努力的去訓練,但依然還是最差的那一個!

"媽媽,我追不上其它人”M快哭出來了!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沒關係,不需要超過所有人,只要努力去超過你前面那個人就好!”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媽媽看著兒子,並沒有責備,因為她知道,兒子訓練的有多刻苦,她明白兒子已經盡了全力!

面對訓練中的傷痛,媽媽始終鼓勵兒子堅持,雖然她也像所有的父母一樣,會心疼,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錯了,但她依然風雨無阻的陪伴兒子!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在兒子的努力和媽媽的鼓勵陪伴下,他們驚喜的發現,M的體能越來越好,他不僅掌握了頭球技術的要令,而且在成百上千次的努力下,已經能完成高難度的頭球了!

-2-


又是一次班級比賽!距離比賽結束還有一分鐘的時候,M所在的隊,比分依然落後。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關鍵時刻,帶球突破的M在禁區前,被對方後衛撞到,他迅速站起來,重新投入比賽。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禁區外面,面對隊友傳中,他一躍而起,高出了所有人,有力的將球送入對方大門。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1:1 平了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在最後一分鐘,M用頭球幫助本隊搬平了比分;

全場一片歡呼!

那一刻,M是全場的焦點!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可是誰又能想到,當初M的頭球技術基本為0

他能走到今天,是因為他有一個從不要求他當第一名的媽媽!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媽媽希望的,只是每天再努力一點點,超越自己一點點!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3-


前段時間,陪寫作業崩潰到要“嫁”女兒?刷爆朋友圈。

一位爸爸揮淚送女兒: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可以想像這位家長,在面對自己家的“笨女兒”是多麼的無奈,而說出如此的氣話!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說到“笨”,短片中的M在剛開始訓練時,可以說是最“笨”的一個,但最後,他竟然是用自己當初完全不會的頭球,幫助本隊搬平比分!

我們不否認,每個班,總有一些孩子很優秀,成為家長們常說的“別人家的孩子”。但他只是別人家的孩子!

家長如果能像M的媽媽一樣,並不希望他超越所有人,只希望他每天努力一點點,努力比昨天做的好一點,這時你會發現,孩子身上會有很多優點,他是獨一無二的,是上天的恩賜!

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讓一對同卵雙胞胎練習爬樓梯。

其中一個為實驗對象(代號為T)在他出生後的第46周開始練習,每天練習10分鐘。另外一個(代號為C)在他出生後的第53周開始接受同樣的訓練。兩個孩子都練習到他們滿54周的時候,T練了8周,C只練了2周。

這兩個小孩哪個爬樓梯的水平高一些呢?

大多數人肯定認為應該是練了8周的T比只練了2周的C好。但是,實驗結果出人意料——只練了兩週的C其爬樓梯的水平比練了8周的T好——C在10秒鐘內爬上那特製的五級樓梯的最高層,T則需要20秒鐘才能完成。

其實46周就開始練習爬樓梯,為時尚早,孩子沒有做好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53周開始爬樓梯,這個時間就非常恰當,孩子做好了成熟的準備,所以訓練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實驗給我們的啟示是: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實際水平, 在孩子尚未成熟之前, 要耐心地等待, 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 不要違背孩子發展的內在“時間表”,人為地通過訓練加速孩子的發展。

現在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一句“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多少父母變得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