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大家還記得初中課文《鄉愁》的作者余光中嗎?,2018年我們一下失去了江湖、宇宙、英雄和童年,而2017年的今天我們失去了著名詩人、文壇泰斗餘老先生。今天,和小編一起走進餘老先生詩意的一生。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余光中12歲開始學習古文,在父母親的啟蒙下,他認識到那些文字是有力量的,讓人情不自禁地跟著走,這在後來陳水扁要降低臺灣語文課本文言文比例的時候深刻體現,他據理力爭,聯同其他作家抗議,最後成功讓臺灣課本文言文比例至今保持在45%~55%。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青年的他住在鄉下,他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在他日後寫的詩和散文所擁有的感性部分和臨場感皆來自於此。第一首詩是在廈門的窗邊寫下的《沙浮投海》,“愛琴海”、“璀璨的星星”、“漁火”等詞語都展示了年輕的他富有著浪漫與趣味。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在余光中26歲的時候,他與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創立了“藍星詩社”。其他的創始人後來回憶到,藍星詩社就是隻要你在我們這裡寫詩,那你就是我們的人了。這種早期的詩社就是幾個有興趣、彼此欣賞的人聚在一起寫詩,頗有法國沙龍的味道。他們的那一批在校園裡的詩人,正處於對生活詩歌與對學問詩歌的探索、摸索過程,這個過程是艱難的,餘老先生戲稱他們是屬於“把腳後跟磨破的人”。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余光中曾經到美國進修,在那裡他接觸了很多新奇的事物,瞭解到美國的先進,那是一開始的好印象。但由於美國人瞧不起中國臺灣,他常常感覺自己孤零零的,那段期間他在一首詩裡寫到“我是一塊拒絕融化的冰”。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余光中40多歲的時候,在臺灣花20分鐘寫好了《鄉愁》,可是這種感覺卻已經在他的心頭醞釀了20多年。這就是《鄉愁》的由來。鄉愁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它是一個絕響。但鄉愁其實也並沒有過去,小編就常常感動於這首詩,所有離家上學、工作、留學的人都應該每讀一回鼻酸一次吧?這些經典的感人的東西,我們年輕一代不能丟!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生活中的餘老先生是一個樸素而有格調的人,他和老伴坐公交、坐火車、坐飛機到那些可能被人們遺忘的歷史古蹟去,去寫詩讀詩,這個時候的他只是一個快樂的小老頭。有時候80多歲高齡的他也會自己開車,買菜做飯,與妻子一起吃一餐簡簡單單的飯菜,這個時候的他只是一個普通地生活著的小老頭。他很重視孩子的教育,80多歲的他辛苦轉機到大學去演講,到小學去給孩子們講課讀詩,這時候的他只是一個慈祥的長輩。

紀念文壇巨匠余光中,老先生直到八十歲還在寫詩出書!

著作等身!

餘老先生的一生是逍遙遊的一生,直到八十歲還在輾轉各地學習旅行教書,把他的所有光與熱都奉獻給社會,他說自己對這個社會是有責任的,他寫了很多詩出了很多詩集,但也有一個擔憂,現在很多孩子已經不再喜歡讀詩,甚至不再愛讀書。

如今,文壇大師餘老先生逝世了,這些詩由誰來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