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另一個角度看和珅:從小屌絲到“二皇帝”,成功絕非偶然

歷史上有兩種人容易被人記住,一種是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忠臣良將;另一種是人所不齒,遺臭萬年的奸逆小人。我們認知裡的和珅,當然屬於後一種。

數百年來,和珅這個清朝最大的貪官被列為負面典型,成了教育官吏、學生的良好教材。進入現代,和珅被搬上熒屏,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以幽默滑稽,陰險狡詐的形象走入千家萬戶。

歷史上的和珅真的如此不堪嗎?憑著阿諛奉承就能走上權力和財富的巔峰嗎?


從另一個角度看和珅:從小屌絲到“二皇帝”,成功絕非偶然

今天我們撇去戲說的浮華,以中肯的態度看和珅的成長曆程。

一、勤奮好學,博聞強記。

和珅幼年悽苦,母親在他三歲時不幸病亡。父親常寶曾任福建副都統,是個正二品的官職,級別不低。和珅九歲的時候,常寶病逝於任上。少了父母的蔭護,和珅與同胞弟弟和琳備受族人欺凌,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

困苦的環境磨練了和珅的意志,他發奮讀書,立志出人頭地。幾年後,和珅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鹹安宮官學。這所學校是清朝為三旗內子弟及景山官學中優秀學生開設的高等學府,教學質量一流。

在鹹安宮求學的日子裡,和珅通讀四書五經,諳熟詩詞歌賦,精通了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深受老師青睞。《宰相劉羅鍋》中,劉墉翻譯蒙文大出風頭,和珅只有乾著急的份,這只是劇情需要,可以一笑置之。

二、伯樂出現,喜結良緣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十八歲的和珅迎娶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馮霽雯為妻。一直以來史學家們對這段婚姻眾說紛紜,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當朝宰相把孫女許配給一個破落家族的窮學生呢?


從另一個角度看和珅:從小屌絲到“二皇帝”,成功絕非偶然

在我看來這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內因,和珅俊逸瀟灑,人才出眾,是鹹安宮官學中的佼佼者,在京城有一定的知名度。外因,馮英廉老於世故,慧眼識珠,認為和珅前途不可限量,極力促成了婚事。

不管怎樣,婚後的和珅有了依靠,馮氏家族成了他背後強有力的推手。

三、進入仕途,初露鋒芒

1769年,和珅信心百倍的參加了科舉考試,結局卻出乎很多人意料,他落榜了。無奈之下他以文生員的身份承襲了三等輕車都尉。1772年,馮氏家族的力量開始顯現,和珅被授三等侍衛,補粘杆處侍衛,自此有了接近乾隆的機會。

177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和珅恰到好處的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在眾多侍衛中脫穎而出,進入乾隆的視野。乾隆封他做管庫大臣,和珅初學理財便顯示出過人的天分,布庫存量大增,成績斐然。

四、善解聖意,不斷飛昇

和珅心智、口才俱佳,善於揣摩乾隆的心思,加上辦事妥當周密,漸漸地成為乾隆形影不離的“股肱”之臣。短短的五年時間,和珅從一名乾清門侍衛升至御前大臣,速度之快令人驚歎。


從另一個角度看和珅:從小屌絲到“二皇帝”,成功絕非偶然

1780年發生的雲貴總督李侍堯案將和珅推上了事業的一個高峰。和珅處理此案有理有據,乾淨利落,深得乾隆嘉許,授正白旗領侍衛大臣,四庫全書正總裁兼理藩院尚書。同時,和珅大肆貪汙李侍堯及其黨羽的贓款,嚐到了大權大財的甜頭。此後一發不可收拾,斂財成癮。

五、理財能手,商界奇才

除了貪汙受賄,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史料記載,和珅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此外,他還經營進出口貿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等跨國企業有商業往來。

嘉慶四年(1799年)和珅被革職抄家,所斂財物估值10億兩白銀。什麼概念?以購買力計算,相當於7500億人民幣,超過了2018年福布斯排行榜馬雲、馬化騰、許家印、王健林四人總財富之和。


從另一個角度看和珅:從小屌絲到“二皇帝”,成功絕非偶然

六、權勢爆棚,盛極則衰

乾隆末年,和珅大權獨攬,權勢熏天,被人們稱作“二皇帝”。權力到了一定地步,就會喪失判斷力。飄飄然的和珅一點也沒意識到危險的臨近,韜光隱晦的嘉慶早已暗暗磨刀。

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駕崩,嘉慶即位。十天後,和珅被革職抄家。又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時年僅49歲 。

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身的主宰,選擇怎樣去生活是個人的權利。我們評價一個人要綜合性的去考量,“成功”人士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一些發光點值得去學習、借鑑,和珅也不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