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我喜歡三位作家:史鐵生、王小波、村上春樹。所以喜歡,是因為這三位作家有一個共同點:都看重靈魂的質地,都追求靈魂的自由——林少華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1生命如此脆弱,不忍讓人直視

十歲那年,史鐵生在一次作文比賽中得了第一。

十八歲那年,史鐵生自願到陝西延川縣插隊。

插隊初期,史鐵生脊髓損傷、腰背疼痛。

有一次他在山裡放牛,遇到了暴雨和冰雹。

高燒以後,重現腰腿疼痛的症狀,從此落下了病根。

在史鐵生21歲的生日第二天,因為腿疾,父親攙扶著他第一次走進病房。

那一刻,史鐵生有過一個決心: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要再這樣走出來。

隨著雙腿日漸地麻木,肌肉無可遏止地萎縮,史鐵生悵然若失。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未名氏哲人說:危臥病榻,難有無神論者。整日整夜,臥榻病床,史鐵生消減了讀書的興致。

門外來來回回、走走停停的腳步聲擾亂了史鐵生的思緒。

史鐵生在心裡荒荒涼涼祈禱著:上帝如果你不收我回去,就把能走路的腿給我留下。

南窗之下,桃紅柳綠,雖令人心神嚮往。

但史鐵生再也不敢去羨慕那些在花叢樹行間漫步的健康人。

他甚至都不能回憶起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自此以後,他也再沒有站起來。

生命原來如此脆弱,不忍讓人直視。

二十一歲、二十九歲、三十八歲,史鐵生三林三處出醫院。

尤其二十九歲那次,史鐵生高燒不退,整天昏睡、嘔吐。

將近三個月不敢聞飯味,全靠血管去喝葡萄糖,血壓也不安定。

大夫們一度擔心他活不過冬天了。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2兒女的不幸,在父母那兒要加倍

史鐵生殘廢以後,他母親的整副心思全放在給他治病上。為了治病,全家負債累累。史鐵生母親四周打聽治病偏方,花錢如流水,萬般搜尋稀奇古怪的藥。

她給史鐵生又是洗,又是敷,又是燻,又是灸。史鐵生又是吃,又是喝。但奇蹟,未有絲毫顯露

讓史鐵生終身受益的,是友誼醫院那位老大夫的話:“你一生都未必能有這樣閒在的時候,你何不用這樣的時間來讀點書,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緒?

在初中二年級,史鐵生趕上“文革”,沒有讀過什麼書。大多世界名著等等是在他雙腿殘疾之後讀的。史鐵生每天搖著輪椅去地壇,不是讀書,就是思考。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史鐵生母親對兒子的腿也終於絕望。為了盡力忘掉這份不幸,史鐵生母親到處給他借書,頂著雨或雪推他去看電影。

生怕史鐵生自盡,忍著疼痛和擔心,她放兒子單獨出去。有很多回,史鐵生在這園子裡待得太久了,她就來找他,但她又不敢驚動他。只要見到史鐵生好好的,她就會一聲不吭,轉身回去。

或許出於倔強和羞澀,史鐵生假裝沒有看到,有時還會故意躲起來。三十歲時,史鐵生的第一篇小說終於發表。過了幾年,史鐵生又一次獲獎。而她卻再也不能和兒子共享這輝煌的一刻,早在四十九歲時,她就離他而去了。

史鐵生回憶道,自己當時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卻不知道自己的不幸在自己母親那兒總要加倍。史鐵生痛恨自己那時的倔強,可惜,懂了已經來不及了。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3活著不一定為了追求,追求有時為了活著

在癱瘓的艱難歲月裡,史鐵生暴躁易怒。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便不得不耗在園子裡。他有時待一會,有時直至月光滿地。

史鐵生說:這麼多年我在這園子裡,有時候是輕鬆快樂的,有時候是沉鬱苦悶的,有時候優哉遊哉,有時落寞,有時候平靜而且自信,有時候又軟弱,又迷茫。

縈繞史鐵生的耳邊,有三個問題一直在騷擾著、陪伴他。

第一個是要不要去死?第二個是為什麼活?第三個我幹嗎要寫作?

讓史鐵生受啟發的,是卓別林的一部電影:《城市之光》。

女主人公要自殺,卻被卓別林救了。女的說,“你為什麼救我?你有什麼權利不讓我死?”

卓別林說,“急什麼?咱們早晚不都得死?”史鐵生心中怦然一動:是啊,咱們早晚不都得死?

對於死亡,史鐵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對於殘疾,史鐵生總想憑什麼我能寫出小說來呢?憑什麼那些小說的素材會送到一個截癱者跟前來呢?

王蒙曾說,正因他是個殘疾人,所以他作品中有別的作家沒有的一股靜氣。

對於生活與寫作,有朋友曾勸史鐵生,你不能死,你還得寫呢,還有好多作品等著你去寫呢。

這時,史鐵生真正意識到,人活著,說到底是慾望,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慾望。不怕死和想去死是兩回事,怕活不等於不想活。而為了生存,人類應該找一些牢靠的理由,認為自己可以得到點什麼,比如愛情、價值感之類。所以,史鐵生說:活著不是為了寫作,而寫作是為了活著。只是因為我活著,才不得不寫作。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4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生命本身是脆弱的,但有時,它兼負責任或使命,哪怕只是傳宗接代、養家餬口。

父母無微不至,精心呵護,使我們長大成人。

母愛是世間任何一種情感都難以超越和替代的。

生活本身或許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活下去,去追求,去努力,去創造,誰敢保證真的沒有意義呢?

聽完史鐵生的故事,我保證,你會佩服,又會流淚

《老人與海》的作者海明威告訴我們,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就是說,我們的肢體,我們的身體隨時可以被毀滅,甚至我們還可以死。

但只要我們活著,我們存在,我們的思想,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意志,

便與我們同在,我們決不允許它們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