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譴責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濫用技術

中青在線北京11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夢影 實習生袁文幻)針對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26日宣佈的“世界上首例基因編輯嬰兒” 誕生一事,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兩位共同發明人——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與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和華人生物學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張鋒,分別發表聲明表示反對。

在伯克利分校官網的公開聲明中,詹妮弗·杜德娜表示,目前不該將CRISPR-Cas9技術用於人類基因編輯。賀建奎有責任立即對他們打破這種全球共識的行為作出充分解釋。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人譴責基因編輯嬰兒試驗濫用技術

關於賀建奎宣佈的“基因編輯嬰兒”,詹妮弗·杜德娜說,這份臨床報告目前還沒有在同行評議的學術期刊上發表;因為數據沒有經過同行評議,所以基因編輯過程的精確性還無法得到評價;正如《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的評價,目前已知的賀建奎的舉動,使得“限制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上的應用”更加迫切。只有當一個明確的治療需求尋求滿足,且沒有另外的醫療方案選擇時,才能選擇基因編輯技術。

這位生物學家表示,不希望此事影響到CRISPR技術在治療人類疾病上的許多重要的臨床嘗試。

張鋒於美國當地時間11月26日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上發表聲明稱,“編輯胚胎以消除CCR5的風險似乎超過了潛在的好處”。他說:“鑑於目前的技術狀況,我贊成暫停植入經過編輯的胚胎,這似乎是CCR5試驗的意圖,直到我們首先提出一套深思熟慮的安全要求。”

張鋒說:“所有醫學進展、基因編輯或其他方面,特別是那些影響弱勢群體的進展,都應該進行謹慎和深思熟慮的測試,與患者、醫生、科學家和其他社區成員公開討論,並以公平的方式加以實施。”

他還呼籲正在香港舉行的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同行們能“就這一消息的影響進行深入的討論,併為全球社會如何從基因編輯中獲得最佳利益提供指導 ”。

本文由中國青年報獨立出品,首發在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及頭條號,加入樹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