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人谴责基因编辑婴儿试验滥用技术

中青在线北京11月2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梦影 实习生袁文幻)针对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副教授贺建奎26日宣布的“世界上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诞生一事,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两位共同发明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詹妮弗·杜德娜和华人生物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张锋,分别发表声明表示反对。

在伯克利分校官网的公开声明中,詹妮弗·杜德娜表示,目前不该将CRISPR-Cas9技术用于人类基因编辑。贺建奎有责任立即对他们打破这种全球共识的行为作出充分解释。

基因编辑技术发明人谴责基因编辑婴儿试验滥用技术

关于贺建奎宣布的“基因编辑婴儿”,詹妮弗·杜德娜说,这份临床报告目前还没有在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因为数据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所以基因编辑过程的精确性还无法得到评价;正如《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评价,目前已知的贺建奎的举动,使得“限制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胚胎上的应用”更加迫切。只有当一个明确的治疗需求寻求满足,且没有另外的医疗方案选择时,才能选择基因编辑技术。

这位生物学家表示,不希望此事影响到CRISPR技术在治疗人类疾病上的许多重要的临床尝试。

张锋于美国当地时间11月26日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上发表声明称,“编辑胚胎以消除CCR5的风险似乎超过了潜在的好处”。他说:“鉴于目前的技术状况,我赞成暂停植入经过编辑的胚胎,这似乎是CCR5试验的意图,直到我们首先提出一套深思熟虑的安全要求。”

张锋说:“所有医学进展、基因编辑或其他方面,特别是那些影响弱势群体的进展,都应该进行谨慎和深思熟虑的测试,与患者、医生、科学家和其他社区成员公开讨论,并以公平的方式加以实施。”

他还呼吁正在香港举行的国际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上,同行们能“就这一消息的影响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为全球社会如何从基因编辑中获得最佳利益提供指导 ”。

本文由中国青年报独立出品,首发在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及头条号,加入树木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