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這幾天閒來無事又看了一遍《你的名字》,果然,這種畫風不管看多少遍都不會膩,不過我一直有一個好奇的問題,那就是: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口嚼酒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口嚼酒是古代時候的一種釀酒方法,把嘴裡咀嚼的東西吐出來給別人去吃,這在今天恐怕很難有人能接受。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然而在中華釀酒史上類似的做法卻是中國婦女的一大發明。據凌純聲先生考證,這是一種最原始的“發酵法”。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中國民族學家——凌純聲

咀嚼法起源於母親用嘴咀嚼米飯喂嬰兒,利用唾液中的澱粉酶使嬰兒容易消化吸收,後來便應用到制“醴”(lǐ)上。其法是先把米嚼過,然後放置木櫃內,令其發酵,經過幾天,便成帶甜酸味的“醴”酒了。

所以簡單來說:

口嚼酒=米+口水+酶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而且口嚼酒有兩個特點:

1.嚼米的人必須為女性

在日本,這種工作一般是由未出嫁的處女承擔,明代的《玉芝堂談薈》記載:於美人口中含而造之,一夕成酒。所以也被稱為“美人酒”。

不過在不同的地區,情況也不一樣,有孕婦嚼米的,有已婚主婦嚼米的,還有大媽嚼米的...

2.操作者一定要有一個不斷重複將嚼過的米吐入容器的動作

這個動作在我們現代人的嚴重有些不雅,不過在原始人的眼中是非常神聖的,

在那個充滿禁忌,一切籠罩在神秘“互滲”氛圍的世界裡,這個簡單重複的動作差不多會被他們理解成釀酒最關鍵的核心技術,他們甚至可能聯想到許多女人妊娠時也曾經頻發類似的“動作”。

於是,這個在今天看來毫無美感的“動作”就變得神聖、偉大起來。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古法的口嚼酒現在很難找到了,存世的大多也是隻用於祭祀,應該很少有人會喝。據說日本沖繩地區還有這種酒存在。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你的名字》熱映之後,嗅覺靈敏的商家已經開始有所動作。電影中宮水神社取景地岐阜縣飛彈市酒商“渡邊酒造”(清酒品牌蓬萊的擁有者)依據影片中的形象打造了一款“聖地之酒”,一壺酒售價3240日元(約196元人民幣)。不過這款酒並非真正的“口嚼酒”,瓶中所裝為渡邊釀酒的清酒“蓬萊”只是酒瓶外形和影片一毛一樣。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那麼口嚼酒的味道到底如何呢?

雖然無法直接體驗,但我們還是可以合理推測一下。

口嚼酒的做法應該現在的酒釀類似,區別就在於酒釀是將米粒蒸熟糖化,而“口嚼酒”是利用唾液澱粉酶將米粒中的澱粉轉化為葡萄糖。酒精度大概會停留在5-6% vol左右,這時酒有糖分的甜味和低度數的酒精,由於其他天然菌落的存在會伴有發酸的味道。酒液沒有過濾澄清,所以是帶有白色微粒的懸濁液。

“口嚼酒”到底是種什麼酒?味道怎麼樣?

如果釀造得很乾淨,那麼有可能會接近於現在日本清酒裡的“濁酒”的口感,微微有類似米湯的甜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