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缺我這個蹩腳的作者 也不缺我的蹩腳的文章,我還要不要寫


世上不缺我這個蹩腳的作者 也不缺我的蹩腳的文章,我還要不要寫



1.

錢鍾書說過,對於沒有吃到的葡萄,我們不僅想象它很酸,也極有可能認為它很甜。

很長時間以來,我都後悔當初高中分科時,鬼使神差地學了理科,如果當初我學了文科,畢業後在一個寫作氛圍濃厚的環境裡工作,我很可能早就成為了作家。

因此我想,我不僅錯過了一個億,也很可能錯過了諾獎哈!

小時候就喜歡讀課外書,在那個沒有更多娛樂和玩具的時代,農村的家庭環境也沒有更多的課外書可讀,我利用一切可以得到課外書的機會,找書借書,利用做飯時拉風箱燒火機會讀書,遇到一張產品說明書都要認真的讀一遍。

那時,我的理想就是當個作家。

我的語文成績很好,本來想學文科,可是聽人說大學理科專業招收的人多,考上的希望大,比較有前途,那時候有一句名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既然理科招生人多,相對錄取率高,考上的概率大於文科,為了增加考上大學的可能性,於是我就學了理科。

後來,上了一個與文學毫不沾邊的大學,按部就班地上課,課程很多,每天都聽課學習專業知識,只有課餘時間可以讀讀雜誌文學書籍。

這時,潛伏在心底的願望在再次浮起,我利用課餘時間偷偷地寫,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苦心經營,我終於寫出了一本幾萬字的小說。

我懷著希望把它投給投給雜誌,然後就是等待著好消息的來臨,可是,卻得到石沉大海的結果。


世上不缺我這個蹩腳的作者 也不缺我的蹩腳的文章,我還要不要寫


2.

後來上班了,從事了一個與文字毫無關係的工作,曾經有多年的時間,除了工作需要的寫字之外,我幾乎沒有提過筆寫過跟作文有關的文字,甚至除了報紙之外,都沒看過書。

眨眼之間,十年就這樣過去了。

回顧十年工作和生活的坎坷經歷,我想用文字把它記錄下來。

對我來說,寫作就像一個人談戀愛的備胎,在與別人打得火熱時,就把她忘到九霄雲外,在被別人拋棄時,我又想起了她。

可是,多年都不提筆了,寫,談何容易,有時寫幾天,有時放幾個月不寫,一曝十寒。

就這樣斷斷續續地經過了三年,寫了三十多萬字。

拿給出版社看,可人家根本看不上,那感覺就像兜頭澆下一盆涼水。再加上各種原因,我又停下了筆。

這一停,又是十多年。

多年來,埋藏在心底的寫作的願望,按下葫蘆浮起瓢。幾經沉浮,我又想起了寫作。

好在這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了,每個人,只要你願意都有表達自己的機會。

於是,拿出多年前寫的文稿,推到重來,等於又寫了一本書,這書發在一個網站上。

可是,費盡心力寫出來的作品,滿懷希望的發出來,就如一滴水掉在大海里沒有任何反響。

這樣的時候,我又有些洩勁了,特別是苦思冥寫不出來的時候,對自己充滿了懷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水平太差,真不是寫作的料。

這時,我想,世上不缺我這個蹩腳的作者,也不缺我的幾篇蹩腳的文章,還是不要煞費苦心地寫了吧。

人如如果沒有追求,也過得很安逸,沒有想法,吃得香睡得著。有了追求,就有了壓力和煩惱。

看來我又要按下寫作的這個葫蘆瓢了。


世上不缺我這個蹩腳的作者 也不缺我的蹩腳的文章,我還要不要寫



3.

不知是誰這樣說過,文學是一種危險的東西,它像一粒種子埋在心裡,它帶給人甜蜜,也帶來痛楚,一旦這種痛楚萌動發芽,就會驅使人走到命中註定的路上去。

雖然寫作帶給我很多煩惱,當我把放下的時候,又覺得生活中缺少了什麼。

這樣的時候,我還是要寫自己的蹩腳的文字。

也許我成不了真正的作家,也寫不出多麼有深度的文章,但我可以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用我手寫我心。

巴金說:人為什麼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中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

我為什麼需要文學?我想用它來改變我的生活,改變我的環境,改變我的精神世界。

就是這樣。

寫作就是寫作,別打算從它身上得到什麼好處,你就輕鬆了。

我在一些平臺上發文,居然也出了好幾篇閱讀量超過十萬的爆文,還有閱讀量超百萬的,我想,這就是堅持的結果吧。

有人說,時代在狠狠獎勵寫作的人。不管獎勵不獎勵,愛我所愛,無怨無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